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戛納國際電影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戛納國際電影節
 

外文名: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法 文: Festival De Cannes

創辦時間: 1946年

獎項性質: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

舉辦地點: 法國戛納

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舉辦地點: 法國戛納

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創立於1946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每年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戛納國際電影節分為「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六個單元。

自開辦以來,戛納國際電影節始終堅持其創立初衷,即推動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除了對電影節初衷的堅持,電影節也準備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1]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他們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並且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造的平台。

基本簡介

單元設置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特別關注」、「國際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

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非競賽部分,以提拔新人為主,其中」導演雙周」及「一種特別關注」,發掘了不少頗具潛力或業有成就的導演。

主競賽單元

主競賽單元是戛納國際電影節主要的環節,也就是決定「金棕櫚獎」歸屬的頒獎單元,金棕櫚獎前身為「金鴨獎」。「金棕櫚獎」是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因其獎盃為金制棕櫚枝,故稱「金棕櫚獎」。這是由於戛納這座法國南部的濱海城市,在金銀兩色的沙灘上到處種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櫚樹。從1946年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置。

導演雙周

「導演雙周」單元被稱為導演專業單元,1968年由法國新浪潮電影主將特呂弗在戛納創辦,以抵制當時正日趨商業化的戛納國際電影節。1969年革新過後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接納了「導演雙周」,由法國導演協會主辦,成為該電影節最純粹、最具創新及探索精神的一個單元。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2]

一種特別關注

「一種特別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

國際影評人周

「國際影評人周」誕生於1962年,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引入「法國全國評論家協會」的力量後創立的第一個次生單元,被稱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大女兒」。「影評人周」單元設有單獨獎項,參加該單元展映和競賽的影片必須是導演執導的首部或第二部長片或短片,有些類似於其他電影節設立的「處女作獎」。[3]

短片單元/電影基石

「短片單元」是戛納官方正式競賽單元之一,「電影基石」則是1998年由主席吉爾·雅各布創立的學生作品單元,只是它們「共用」同一批人組成的評審團。

正式單元

正式競賽長片【主競賽單元】(Longs métrages en compétition)

正式觀摩長片【非競賽展映單元】(非競賽,Longs métrages hors compétition)

一種特別關注單元(Un certain regard),1978年成立

正式競賽短片(Courts métrages en compétition)

電影基金會(Cinéfondation),1998年成立

短片角落(Short Film Corner),2004年成立

平行單元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La Semaine de la critique),1962年成立

導演雙周單元(La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1969年成立

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意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墨索里尼獎」;

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是因為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着好萊塢明星如 Tyrone Power、賈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來到戛納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

但是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電影聯合會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戛納國際電影節,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第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是在戛納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後由法國工業部和商業部共同組織。

自1946年第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電影節在新的大樓「電影節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1968年5月19日第2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因為受到「五月風暴」的影響被迫中斷。 前一天5月18日,評審之一路易·馬盧辭職,楚浮克勞德·貝黎(Claude Berri)、尚-蓋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e)、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跟讓·呂克·戈達爾衝進「電影節大樓」的大廳,堅持要中斷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罷工的學生、勞工站在一起」。

正式定名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國際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

2018年5月,戛納國際電影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指定為新設立的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獎座

作為電影盛典無可爭議的標誌,最新的金棕櫚獎座由卡羅琳-舍費爾(Caroline Scheufele)於1998年在時任電影節主席皮埃爾-維奧(Pierre Viot)的邀請下重新設計。

2014年起,金棕櫚獎座便採用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的「公平採礦」認證金原料製作,賦予金棕櫚獎座環保的寓意。

2017年,戛國際納電影節迎來70周年之際,為紀念此盛事,為戛納製作金棕櫚獎座的瑞士珠寶品牌蕭邦創作了一座帶鑽石的奢華版金棕櫚獎座。

2017年,全新的金棕櫚獎座其上點綴的鑽石原料來自經責任珠寶委員會(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認證的供應商,如星塵一般鑲嵌在標誌性的棕櫚葉上,映襯着纖巧精緻的葉柄,綻放灼灼光華。這座富有傳奇色彩的電影聖杯煥發全新華彩,將再次成為所有人的心之所向。

金棕櫚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級珠寶創作匠心的具現。葉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風輕拂,輕柔的葉片隨之曳動,仿若倏忽間經久定格。棕櫚葉由118克經「公平採礦」認證的18K黃金打造而成,置於祖母綠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細節令每一個金棕櫚獎座都變得獨一無二,因為大自然母親從未創造過兩塊完全一樣的水晶。五位工匠大師需花費不下40個小時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這座電影節最令人夢寐以求的臻寶傑作「金棕櫚獎座」。

獎項設置

官方競賽單元獎項

1、金棕櫚獎(Golden Palm)

「金棕櫚獎」前身為「電影節大獎」(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乃是針對參加「主競賽單元」的20餘部影片評選出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

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霸王別姬》(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2、評委會大獎/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

僅次於「金棕櫚獎」的電影節第二高獎,相當於主競賽單元影片的「第二名」。與1967年設立,在此之前「評審團特別獎」(Special Jury Prize)是電影界的第二高獎。曾用名「評審團特別大獎」、「評審團大獎」。

3、評委會獎/評審團獎(Prix du Jury)

不同於上述獎項,評委會獎(評委會特別獎)屬於非常設獎項,地位類似「xx榜中榜」的傳媒推薦獎,頒獎原因往往是個別評委因偏愛而為其爭取的特殊表彰。

4、最佳導演、影帝、影后、編劇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演員獎無主角、配角之分;編劇獎無原創、改編劇本之分。

5、短片金棕櫚獎(Short Film Palme d'Or)

由「電影基石」單元評審團針對入圍「短片單元」的數十部作品評出,這些作品的長度通常都在20分鐘以下。

其他單元獎項

1、一種關注大獎(Prix Un Certain Regard)

「一種關注」單元誕生於1972年,與主競賽單元大師雲集不同,這個單元旨在介紹國際新晉影人帶來的「原創性和不同」的作品。該單元的最高獎「一種關注大獎」設立於1998年,而自2005年起,法國的「安盟-甘」集團(Groupama-Gan)每年向這一獎項的獲獎者提供3萬歐元的獎金。

2、電影基石獎(Cinéfondation prizes)

「短片單元」是戛納官方正式競賽單元之一,「電影基石」則是1998年由主席吉爾·雅各布創立的學生作品單元,只是它們「共用」同一批人組成的評審團。每年從來自世界各地電影高校的報名的兩千多部短片和眾片中挑選出參賽作品,旨在發現和提攜新的血液。評審團將評出「電影基石」單元的一二三等獎,而獲獎者幾乎都能保證其之後的第一部故事長片能夠參展戛納國際電影節。

3、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

「金攝影機獎」是針對於戛納的所有單元包括「主競賽」、「影評人周」、「導演雙周」和「一種關注」單元展出的長片處女作進行評選的獎項,意味着它其實是戛納的「最佳處女作獎」。

4、影評人協會獎,又稱「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

「費比西獎」不屬於戛納國際電影節官方頒出的獎項,而是由「國際影評人協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e Cinématographique)主辦。該機構1930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創立,比戛納的歷史還要悠久,目前擁有世界上50多個國家地區的成員。不僅是戛納,威尼斯、多倫多和華沙國際電影節上也都常設有「費比西獎」,用來獎勵協會眼中最具有進取心的電影作品。

5、國際影評人周獎(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Prizes)

「影評人周」誕生於1962年,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引入「法國全國評論家協會」的力量後創立的第一個次生單元,被稱為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大女兒」。該單元主要展出尚不為人所熟知的世界各地新人導演的第一或者第二部作品,過去的五十年中,從肯·洛奇阿莫多瓦弗朗索瓦·歐容吉爾莫·德爾·托羅弗朗索瓦·歐容安德里亞·阿諾德等人,他們都是從這裡開始為世界所認識的。

每年,被邀請參加「影評人周」的資深媒體人、影評人在看完影片後打分,最終通過得分高地決出「大獎」(Grand Prix)獲得者。此外,該單元還設有最佳劇本(SACD)和發行支持(ACID)獎。「影評人周」為期10天,比主競賽單元提前一天結束,因為也是戛納最早揭曉的獎項。

6、天主教人道獎(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

該獎項的特別之處,通常由6名信奉天主教的電影人、媒體人組成的評審團選出,頒發給那些「通過關注人類自身的苦難、失敗以及希望來揭示人性神秘的深度同時又擁有藝術價值」的作品。除了戛納國際電影節之外,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瑞士洛迦洛國際電影節、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以及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等也會每年頒發這一獎項。自1978年設立以來,「天主教人道獎」的獲獎影片大多來自歐洲國家。

7、同志棕櫚大獎,又稱「酷兒金棕櫚」(Queer Palm)

與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泰迪熊」(Teddy Bear),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同志獅」(Queer Lion)相類似,戛納國際電影節自2010年起也有了自己專門LGBT同志電影獎項,而它的首屆獲獎者是由格雷格·阿拉基執導的美國電影《大爆炸》(Kaboom)。該獎項針對電影節期間所有單元展出的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相關主題的影片,由獨立的評審團進行評選。[4]

8、金眼睛獎,即最佳紀錄片獎。

9、金馬車獎

「金馬車獎」是「導演雙周」於2002年創設的終身成就獎,由法國導演協會評選,目的是表彰「純粹的電影天才」,獎項名字來源於法國電影宗師讓·雷諾阿的傑作《金馬車》。

相關視頻

現實題材韓影《寄生蟲》中字預告,宋康昊、奉俊昊再聯手!

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頒獎禮全程視頻【獨家中文字幕】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