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技術壁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技術壁壘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技術壁壘指的是一國以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類健康、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欺詐行為及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而採取的一些技術性措施。它主要通過頒布法律、法令、條例、規定,建立技術標準、認證制度、衛生檢驗檢疫制度等方式,對外國進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術、衛生檢疫、商品包裝和標籤等標準,從而提高對進口商品的技術要求,最終達到限制其他國家商品自由進入本國市場的目的。

技術壁壘的作用機制

技術壁壘具有控制進口商品數量和價格的雙層作用,只有符合規定技術要求的商品才被允許進口,從而增加產品成本,進而提高產品價格。在這兩種機制的作用下對進口商品的成本、效益和貿易條件產生影響。

1、數量控制機制

技術壁壘的實施,首先會對進口商品產生明顯的數量控制作用。當進口國對進口商品實行技術性貿易保護時,如果進口商品完全達到進口國的各項標準要求,則被允許進口;相反地如果進口商品沒有達到進口國規定的各項技術性要求,將被禁止進口。即技術壁壘可有效控制進口商品數量。

2、價格控制機制

為應對進口國的技術壁壘,出口國會想方設法改進產品以符合進口國的各項標準要求,通常會按照進口國的技術性要求來改進產品質量或者提高技術水平,由於進口商品在進入市場前必須經過一定的合格評定程序,還需要支付檢驗費用及其他費用。這些改進便提高了進口商品的生產成本,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升,最終形成了對進口商品的價格控制作用。

技術壁壘的數量控制機制和價格控制機制並不是單獨發揮效用的,在進口國實施技術性貿易保護初期,技術壁壘體現為數量控制效應;隨後,出口國會對進口商品進行改進,這時的技術壁壘會表現出數量控制與價格控制的雙層效應。

技術壁壘的特點

技術壁壘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合理性

設立技術法規、標準及檢驗程序,主要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及消費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WTO的有關技術壁壘協議並不否認各國技術壁壘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術壁壘不應妨礙正常的國際貿易,不得具有歧視性。

複雜性

技術壁壘因其涉及的技術和適用範圍的廣泛性,使其比配額、許可證等其他非關稅壁壘形式更為複雜,而WTO允許各國根據自身特點如地理及消費習慣等制定與別國不同的技術標準。因此,要證明技術標準是否妨礙正常的國際貿易並不容易。

隱蔽性

技術標準過高,檢驗程序過嚴,都可以影響國際貿易。要區別一項技術標準或檢驗程序是否合理往往比較困難。技術壁壘因其合理性和複雜性而具有隱蔽性,不容易遭到其他國家的報復。這是各國願意利用技術壁壘的主要原因。

靈活性

不斷發展的技術和技術壁壘多樣化的形式為靈活運用技術壁壘提供了條件,技術壁壘也較其他關稅壁壘更容易實施。

技術壁壘的表現形式

從表現形式來看,技術壁壘主要是技術法規、標準及合格評定程序。技術法規即規定強制執行的產品特性或其工藝和生產方法,包括適用的管理規定在內的文件;這些文件還包括或專門適用於產品、工藝或生產方法的專門術語、符號、包裝、標誌或標籤要求。標準指的是經公認機構批准的、規定非強制執行的、供通用或重複使用的產品或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的規則、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文件還包括或專門適用於產品、工藝或生產方法的專門術語、符號、包裝、標誌或標籤要求。合格評定程序指的是任何直接或間接用以確定是否滿足技術法規或標準中的相關要求的程序。

技術壁壘的內容

構成技術壁壘的實質性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1、安全標準:是指那些以保護人類和國家安全為理由而採取的限制或禁止貿易的措施。主要發達國家都頒布了一系列有關安全的法規,如德國的《防爆器材法》;美國的《冷凍設備安全法》、《聯邦烈性毒物法》和《控制放射性物質的健康與安全法》;日本的《勞動安全與健康法》、《氧氣瓶生產檢驗法》等。

2、衛生標準:是指以人類健康為理由對進口動植物及相關產品實施苛刻的衛生檢驗檢疫標準,以限制或禁止商品進口的貿易措施。雖然烏拉圭回合通過的《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議》規定,成員方有權採取措施,保護人類與動植物的健康,但由於各成員方有很大的自由度,為某種目的,往往任意提高標準或增加程序,從而造成貿易障礙。從發展趨勢看,發達國家對食品安全衛生指標將持續提高,尤其對農藥殘留、放射性物質殘留及重金屬含量的要求日趨嚴格,從而使很多出口產品達不到其衛生標準而被迫退出市場。

3、包裝標識:主要是通過對包裝標識進行強制性規定來達到限制或者禁止進口的目的,它是技術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發達國家在包裝標識制度上都有明確的法規和規定。美國對除新鮮肉類、家禽、魚類和果菜以外的全部進口食品強制使用新標籤,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必須在配料標識中如實標明經政府批准使用的專用名稱。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要求銷售的強化食品應按規定加附營養標籤。營養標籤上的信息應包括:食品單位,使用與該食品形態相應的詞語(如塊、膠囊、包或勺);每盒份數;膳食成分信息,如日參考攝入量(RDI)或日參考消耗量(DRV)。修改後的法規對強化食品標籤的格式、字體大小、線條粗細等都作了明確而具體的規定。

4、信息技術標準:是指進口國利用信息技術上的優勢,對國際貿易信息傳遞手段提出要求,從而造成貿易上的障礙。例如電子數據交換(EDI)和近幾年方興未艾的電子商務對發展中國家將是一個新貿易壁壘。在EDI和B2B企業電子商務領域,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商務應用上美國等發達國家均處於主導地位,所以須密切關注這一領域的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技術壁壘對企業的利與弊

技術壁壘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好的資金、資源和市場優勢,進一步加強其優勢,保持其市場地位和利潤優勢。

技術壁壘也有一些弊端。首先,技術壁壘可能會限制市場上創新產品和服務的發展。企業擁有技術壁壘後,可能缺乏進一步創新的動力;其次,技術壁壘可能會限制市場的競爭度。企業擁有技術壁壘後,可能不會主動推動市場的競爭發展,從而使得市場競爭度降低,不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