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拒絕(弗蘭茨·卡夫卡作品)

《拒絕》奧地利作家弗蘭茲·卡夫卡寫的短篇小說。

目錄

原文

當我碰到一個漂亮姑娘時,我求着對她說:「請跟我來吧。」而她默默地走着,又扔出了如下的話:

「你不是有名的公爵,又不是具有印第安人身材的、大度的美國人,他們具有平直、安靜的眼睛,他們的皮膚是由草原和水鄉氣候滋潤成的,你沒有去他們的大湖旅行過,我也不知道何處可以找到,好了,我求你別傻了,我這樣一個漂亮的姑娘為什麼要跟你走呢?」

「你忘了,你沒有屁股後面冒煙的汽車載你在胡同里晃悠,那些先生們,作為你的追隨者的像片緊藏在你的衣服里,我沒有見到,他們或許在整整半個縣裡,緊跟着你的屁股,口中念念有詞,為你祝福。這些人我也沒見到。平心而論,你的胸衣很不錯。但你的大腿和臀部只是那種守戒節慾的一種補償。你的衣服是帶有皺痕的琥珀織物,像去年秋天一樣給我們大家帶來了樂趣。你可還 笑——生死攸關在於身子——當然不是任何時候都這樣。」

「我們二人各有理由,就每人保留自己的吧,我們最好還 是各自回家去,對嗎?」

(陸增榮譯)[1]

作者簡介

弗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於奧匈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組成的政合國)統治下的捷克德語小說家,本職為保險業職員。主要作品有小說《審判》、《城堡》、《變形記》等。

卡夫卡1883年出生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四部短篇小說集和三部長篇小說。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三部長篇也均未寫完。他生活在奧匈帝國即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