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擬聲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擬聲詞(onomatopoeia)也稱為象聲詞、摹聲詞、狀聲詞。它是摹擬事物的聲音的一種詞彙。在漢語里,它只是漢字當成「音標」符號,用來表音,而和字義無關。

描述

象聲詞可以描繪物體的聲音,如「嘩啦嘩啦」形容雨聲、「叮噹」形容鈴聲、「呼呼」形容風聲;也可以形容動物的聲音,例如「汪汪」形容狗吠聲、「喵喵」形容貓叫聲、「咩咩」形容羊叫聲、「哞哞」或「吽吽」形容牛叫聲、「蟈蟈」形容青蛙或蟋蟀叫聲、「呱呱」形容鴨叫聲、「嘎嘎」形容鵝叫聲;也有人的聲音,如「嘰里咕嚕」形容說話,「呼哧」形容喘息[1]

但是形容人的感嘆的聲音的詞如「啊呀」、「唉」不算是擬聲詞。

分類

擬聲詞起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擬聲詞分為兩種,一種是象聲詞,模擬人聲或其他的聲響。另外一種是擬態詞,用以表達更抽象的概念,例如情感的狀態或做事的方式。象聲詞的用法和在英語中的用法差不多,在會話中或是寫作中表示某種聲響。在日語詞典中有這樣的詞條:ton- ton,指的是敲門的聲音;biri-biri,指的是紙張或是布料撕開的聲音。

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模擬動物叫聲的詞彙是牙牙學語的孩子們最早學會的語言。

作用

第一、擬聲詞具有直觀性,擬聲詞可以表聲音,如:小狗的擬聲詞汪汪汪,小貓的擬聲詞喵~,汽車擬聲詞嘀嘀嘀等;也有表示動作的,如:小魚的擬聲詞游游游,小烏龜的擬聲詞「爬爬爬」等。

第二、擬聲詞覆蓋面比較廣,涉及到動物類、交通工具類、常見物品(如球)、日常生活動作類等。

第三、擬聲詞容易被察覺到。開機初期聽障兒童對聲音的察覺能力非常有限,單獨的一個音「貓」,聲音時長信息了短,兒童有可能根本沒有注意到,聲音就已經消失了,或者剛剛注意到,聲音信息已經結束。而使用擬聲詞「喵~~」聲音信息時間比較長,使兒童容易察覺到,在初期教學中,擬聲詞首先保證讓聽障兒童容易察覺聲音。

第四、擬聲詞容易分辨積累後達到辨識,擬聲詞從本身時長和頻率上有很大差異,便於分辨,如:小蛇的擬聲詞「s」與小狗的擬聲詞「汪汪汪」,「s~」的時間信息比較長,頻率高,而「汪汪汪」節奏比較強,頻率低,兩個擬聲詞相比較既有時長與節奏的差異,又有頻率上的差異,因此容易分辨出不同。有些擬聲詞節奏相同,為了便於兒童區分,可以根據需要在擬聲詞讀法上創造出差異性,首先可以利用快慢節奏不同創造差異性,如:小狗的擬聲詞可以讀「汪~汪汪」節奏為︳x xx︱,先慢後快,小兔子的擬聲詞可以讀為「跳跳~跳」節奏為︱xx x︳,節奏先快後慢,小鴨子擬聲詞可以讀為「嘎嘎嘎嘎」,節奏為︱xx xx︱,節奏相對比較快。其次也可以利用發音時的重音不同創造出差異性,如:小、小烏龜和小兔的擬聲詞節奏都為︱xx x︱擬聲詞可以讀為「汪汪 汪」(聲音先重後輕),小兔子的擬聲詞讀為「跳跳 跳」(聲音先輕後重),小烏龜的擬聲詞讀為「爬爬 爬」(聲音越來越重)。再次可以通過發音的大小聲不同增加差異性,仍以小狗和小兔為例,小狗的擬聲詞可以是「汪汪汪」(相對大聲),而小兔的發音「跳跳跳」(聲音相對較輕)。此外還可以通過控制擬聲詞的時長不同增加差異性,通過這些超語段信息的改變,噪音和聽力保護,其差異性增加,使其容易分辨從而達到辨識的目的[2]

視頻

擬聲詞 相關視頻

有興趣的擬聲詞
巧用擬聲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