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揭秘民國時期一道答案令人動容的歷史考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訓

來自網絡的圖片

國時期某中學的一次考試,歷史考卷中有這麼一道題目:說出你最崇拜的歷史人物,幾乎所有學生都回答武訓[1]

如果在今天,恐怕幾乎沒有學生知道吧。在中華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個人,為中國的平民教育嘔心瀝血——

清朝末年,在山東堂邑縣西北鄉柳林鎮武家莊,有一個叫武宗禹的貧農。家裡人口多,土地少,生活很困苦。1838年12月5日,他又多了一個小兒子,因為在伯叔的兄弟間排行第七,故名「武七」。

武七小的時候,每當看見莊上地主富農家的孩子們上學便好生羨慕,跟着他們走到學屋門口,滿懷希望向屋裡張望。富人家的孩子見他衣裳破爛,都瞧不起他。甚至蠻不講理的打他、罵他。

武七常常哭泣着回家,問他母親:「娘!我為什麼不能去念書呢?」他的母親含着眼淚回答他:「咱家窮的沒有飯吃,哪裡還有錢去上學呢?書,不是窮人念的!窮人家的孩子,只有依靠做莊稼活做苦工來賺飯吃。」 7歲時,山東各地鬧大災,更雪上加霜的是,父親也去世了,困頓的家瞬間失去了頂樑柱,他只好隨母親乞討為生。

武七年紀雖小,但對母親十分孝敬。每逢他要到比較乾淨可口的乾糧,都一定帶回去給母親吃。

十三歲,武七開始跟着哥哥學做莊稼活他學會了農村窮家孩子們所會的一切勞動本領,拾柴、割草、拾麥子、檢棉花、飲牛、牽車等,決定了他一生靠勞動生活的前途。 十五歲那年,武七來到姨父家扛小活。他雖是個未成年的孩子,但處世十分忠誠渾厚。莊上的人以為他是個「傻子」,常有人譏笑他。他對別人的奚落與諷刺全都不理,天天在烈日下按時勞動,按時休息鍛煉着自己。

姨父張老闆並不因為是親戚,而優待武七。相反的,他把武七當做一個成年工人使喚。不管什麼粗笨的活,都找他干,還從來不給工錢,自以為賞他一碗飯吃已經是很厚的恩惠了。武七天天忙碌的工作,生活像牛馬一樣。

十七歲時,經鄉親介紹,武七來到大地主李老辮家扛活。李老辮是個發了財的訟棍和尖酸刻薄的惡霸,武七在他家扛活的時候,常常受到虐待。

一次過新年的除夕,主人叫他去貼春聯,因為他不識字,把春聯倒貼了位置,李老辮髮現之後,認為大不吉利,拳打腳踢,又吵又罵,不許他吃飯,罰他一夜不睡覺,在風雪嚴寒的天氣站在院子裡過了一個通宵。

武七在李家扛了三年活,每年的工錢是十六吊,三年沒有支過工錢,也沒算過賬。有一天他母親有病,想借點錢回家,李老辮認為他愚誠可欺,便製造了一筆假賬,硬說武七早把工錢支完了,還叫家奴把他打得頭破血流。

鄉人們都明知道武七受了冤屈,但畏於李老辮的惡霸勢力,誰也不敢說一句公道話。

武七受了欺騙,在小廟裡昏昏沉沉睡了三天沒動,他想到世界上有多少窮人家的子弟,因為沒錢念書不識字兒受人家的欺侮與剝削。

三天後,他爬起來,立志要以堅決的行動去從事勞動生產,把自己的血汗換來的金錢積存起來去創辦一所義學,為勞苦人民服務,使那些苦難的窮孩子們,獲得念書的機會。

此後,他便開始了行乞興學的生活。武七離開李老辮家後,既不回家,也沒有固定職業,東西流浪,只能遇機會替人家打些短工。

他到各莊村上沿街吆喝:「出糞,鋤草,拉砘子來找。管黑不管了,不論錢多少。」

大清早太陽還沒出來,武七就替人家打掃茅房。有時也打掃豬圈,把豬糞倒在空場上曬乾後,再收藏起來儲備肥田。鍘草本是一樁危險的工作,稍不留心就會把手指頭混在草里鍘掉。武七替人家鍘草填草從來都是精工細作,不慌不忙泰然自若,從未受過傷。 砘地是一種非常吃力的工作,本是用牲口拉的,武七不辭艱苦欣然樂為,他高興地說:「給我錢,我砘田,修個義學不費難。又當騾子又當牛,修個義學不犯愁。」 每當沒有工作的時候,武七就到處沿門要飯。不論何時,總是口中念念有詞的咕咕噥噥,似歌非歌的順嘴胡念,口口聲聲離不開義學。

武七討來的好飯捨不得吃,專揀那菜根芋尾而食。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唱道:「食菜根食菜根,我吃飽不求人,省下飯修個義學院。」 武七討飯時,遇到有人給他水,意思是叫他喝,他卻先拿來洗臉後喝,人家就問道:「這髒水哪能喝呢?」

他便唱道:「喝髒水不算髒,不修義學真骯髒。」

二十三歲那年,武七剃掉了頭上的長辮子,賣給剃頭師傅,除了剃頭錢,淨得京錢一吊,做了他興辦義學的第一筆基金。有人問:「為何這樣怪頭怪腦?」他說:「這邊剃,那邊留,修個義學不犯愁。」

武七有時替人家挑水,每挑只能賺兩個制錢,有時也替人家澆園,一天到晚工作可以賺到二百文制錢。武七自己想:「只要能多掙到一個錢,義學就會早開辦一天。」

武七對那些樂善好施的善士們常唱歌以頌揚之,歌曰:「我要飯你行善,修個義學你看看。」

31歲時,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和兩個哥哥分了家,他分得三畝地,變賣為120吊錢,連同多年行乞攢的90吊,共有210吊錢。他想找一個可靠的人存放生利息,為義學積攢更多的資金。

武七久仰柳林鎮的進士楊樹芳,是個急公好義的紳士,肯幫助別人。他特地跑到楊家跪了整整一天一夜,終於感動了楊進士。錢可以生錢了,離辦義學又近了一步。這更激發了武七討飯、掙錢的熱情。

接着,他又跑到各地乞討掙錢的渠道也不斷拓寬。他走街串巷,接觸的人很多,就給人家說媒,每撮合成一樁婚事,就會得到一些喜錢。他還撿拾婦女做針線活遺棄的破布廢縷,拈成線繩或纏成線蛋賣。

武七50歲那年,與楊樹芳在堂邑柳林鎮創辦崇賢義塾。從20歲討飯到50歲,整整30年,才建成了第一所義學,其中的心酸也只有武七自己知道……

儘管義學有足夠的校舍,他卻不肯占用任何一個房間,平時只睡在走廊里。

一天上午,他發現學生都已到齊,老師卻沒來上課,他就悄悄走進臥房,不聲不響地跪在床前不住流淚。老師醒來後很慚愧,從此再不敢懈怠。

如果有學生曠課,他就跪在學生面前,流着淚勸說:「讀書不用功,回家無臉見父兄,讀書不用心,回家無臉見母親。」

1890年,他又創辦了第二所義學。這一年,他已經五十三歲了,有人勸他娶妻生子好養老,而且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卻不在意,還乞討時唱着:「人生七十古來稀,五十三歲不娶妻,親戚朋友斷個淨,臨死落個義學症。」

慢慢地,他的善名傳揚,很多貧苦人稱他為武善人。

他的善行也引起了山東巡撫的注意,巡撫見他衣服破爛不堪,率真純樸的態度,大為感動,便把武七興學的事跡,呈報給光緒皇帝。從此,他的事跡傳遍了山東全省。

清政府還准予給他建"樂善好施"牌坊,賜名"訓",賞穿黃馬褂。從此,他便有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名字:武訓。

他也成了以乞丐身份,被載入中國正史的唯一一人。

1896年4月,他病倒了。靜靜地躺在御史巷義塾的房檐下,不吃飯、不服藥,每天只喝幾口清水,但他一聽到學生的讀書聲,臉上就會浮現出笑容。

《清史稿》記載:「(武訓)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

1896年4月23日,武訓在朗朗讀書聲中含笑離世,終年五十八歲……

出殯當日,堂邑、館陶、臨清三縣官吏鄉紳執紼送殯,各縣鄉民自發參加葬禮達萬人以上,沿途來觀者人山人海。

一時師生哭聲震天,鄉民淚如雨下。

武訓行乞興學的故事,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被編採入國民學校的教科書中。

江蘇省南通縣的師範學院在民國初年,即將武訓的塑像與孔子的塑像並列在禮堂中,春秋二季同時享受人民的祭祀。

​陶行知先生在《把武訓先生解放出來》的文章中曾疾呼:

武訓先生不是異人,不是異行人。他是一個平常的人。他是一個平常的老百姓。他一生只做了一件平常的事:興學,興學,興學。

在一個教育不發達的國家內,文盲竟占了人口百分之八十,興學這件事是每一個平常人的責任。大家都忘了這個責任,而武訓先生卻將這責任負了起來。


1937年《武訓先生畫傳》(段承澤撰文,孫之俊繪圖)於天津《大公報》連續發表,並在天津楊柳青出版發行。後由陶行知先生作跋,在1943至1945年間,曾印刊至第六版,並譯成英文對外出版發行。

孫之俊,中國現代漫畫和連環畫的先驅者之一,現存漫畫、連環畫作品四千多幅(件)。他主要的創作活躍期是解放前(1927年—1949年),代表作為《武訓畫傳》《駱駝祥子畫傳》等。

簡介: 本書由著名畫家孫之俊先生女兒孫燕華主編,主要收錄了孫先生的重要作品《武訓先生畫傳》(1936年創作,1938年出版單行本)和《武訓畫傳》(1950年創作,1951年出版)兩書。前者即電影《武訓傳》的啟示源和依據。因《武訓傳》成為「為大地主、大流氓、大債主武訓歌功頌德」的反面教材而廣受批判,相關材料被封禁多年,故今人多不知武訓到底是怎麼回事。

本次合刊二書,書中有受武訓感召的段承澤將軍寫的序,郭沫若的題詞,導演孫瑜、主演趙丹及繪畫撰文者的序,見字如面。

兩本畫傳雖題材相同,但卻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繪畫手法,也可看到社會審美和繪畫觀念的變化與追求。[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