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撲克牌通緝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撲克牌通緝令
圖片來自easyatm

撲克牌通緝令(Most-wanted Iraqi playing cards),官方稱呼為個人識別撲克牌(personality identification playing cards),是一套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期間,由美國政府[1] 所設計、繪有人像在牌身上的撲克牌,用以幫助軍隊識別薩達姆政權的通緝犯成員。

創意

印刷撲克牌通緝令,既不是五角大樓情報人員的主意,也不是廣告公司的新創意,而是一位名叫斯普林斯頓的普通年輕印刷工人的想法。

由於伊拉克高官紛紛躲藏起來,美軍一開始想到的通緝伊高官的辦法相當傳統,就是印刷大量的普通傳單和通緝令,在伊拉克各地大量發散張貼,這一印刷工作承攬給了斯普林斯頓所在的印刷廠。由於時間緊,任務量大,印刷工人們經常在休息的時候打撲克放鬆。斯普林斯頓在打牌的時候突然來了靈感,認為應該把這些通緝對象印到撲克牌上去。這樣,既可以「化零為整」,避免通緝一個人就要印製一個版本通緝令的龐大任務,又可以避免發放的傳單遭遇被隨意丟棄、收效甚微的厄運。斯普林斯頓立刻登錄了美軍中央司令部網站,給負責官員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這一提議得到了美國軍方的賞識,第二天,斯普林斯頓就收到了美國軍方的回信,告知軍方已經採納他的意見。

設計

這副撲克牌通緝令有別於普通撲克牌共54張的慣例,一共有55張。

其中有52張上印有包括薩達姆在內的52位伊拉克高級官員的頭像、姓名、職務等基本資料。

薩達姆總統被放在了「黑桃A」的位置,是整副撲克中最大的一張牌。

彩色鬼牌JOKER,俗稱「大王」)上印的是關於伊拉克軍銜制度的說明性文字。

黑色鬼牌(JOKER,俗稱「小王」)上印的是有關阿拉伯人姓氏規則的說明。

除整套54張牌之外,另添加了一張「副牌」,上面印有伊拉克的地圖及簡單的文字介紹。

「黑影」

在這副撲克牌通緝令中,有13張只印有被通緝高官的姓名和職務,沒有對應的照片,稱作「黑影」。

這些伊拉克高級官員平時都隱藏在幕後,基本上不在媒體中拋頭露面,因此,就連美國情報人員也找不到他們的影像資料。這副撲克中,各種花色的「2」,「3」,「4」上印的全部是伊拉克復興社會黨在各個的地區骨幹、核心領導,他們在自己管轄的區域內有着熟悉環境、信息渠道暢通等絕對優勢,對美軍來說是很有價值的。但「黑影」基本上都出現在這些地區骨幹中,使美軍想要按撲克牌上的有限資料抓到他們變的十分困難。可以說,這些人一天不落網,駐紮在伊拉克各地的美軍就一天不得安寧,因為他們隨時可能組織民眾展開反對美軍的鬥爭。

事實也證明,當通緝令中許多伊拉克高官被抓獲後,「黑影」人物卻無一人落網,因此,也曾經有媒體這樣評價過「黑影」人物:這些「隱秘分子」將成為美軍的「難言之隱」。

價值

使用效果

五角大樓在採納了印製撲克牌通緝令這一創意之後,第一時間印製了200副發放到駐伊拉克官兵的手中,隨後又陸續印製發放了數千副,使這些撲克牌的覆蓋範圍幾乎隨着不斷挺進的美軍到達了伊拉克所有的地方,相比於張貼普通通緝令和發放傳單來說,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自從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開始,美軍就在戰壕掩體里通過打撲克來消磨戰爭中多餘的時間。在伊拉克戰場上,由於這種撲克牌的出現,讓美軍官兵在閒暇娛樂的同時也牢記住了包括薩達姆在內的伊拉克高官的模樣。

但是,美國軍方官員表示,這種看上去「頗有新意的通緝令」,實際上卻沒有什麼用。原因是,雖然有眾多通緝令上的伊拉克高官落網,但卻沒有幾個是被官兵通過對照這副撲克識別出來並抓獲的。|time=2014-05-19T13:07:53+00:00

商業價值

美國,一副普通的撲克牌售價不過1美圓,而且五角大樓也宣稱這副撲克牌通緝令為「版權所有的非賣品」,但是在一些著名的電子商務網站上,這副撲克牌的仿造品售價卻高達50美圓。

在伊拉克,許多巴格達商人也公開向當地人出售薩達姆等伊拉克高官的「撲克牌形象」,而且售價也達到了每張10美金。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出現了各種語言的仿製品。中國也有類似仿製品出現。

全套目錄

牌盒封面

牌盒封面印有文字:Issued By Intelligence Agenc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3(中文翻譯:美利堅合眾國情報機構發行,2003年)。

牌盒背面

牌盒背面上方印有文字:Lists of Saddam Staff Captured By US-led Coalition Forces(中文翻譯:美國領導的聯軍緝捕的薩達姆人員名單)。

牌盒背面下方是整副通緝令的全圖。

起因

美國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宣布向恐怖主義宣戰,並將伊拉克朝鮮等多個國家列入「邪惡軸心」名單。此後,美國藉詞侯賽因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薩達姆政府踐踏人權等原因,於2003年3月20日,正式宣布向伊拉克開戰。

美伊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了避免美軍切斷其通訊系統,導致指揮失控的現象出現,採用了有別於海灣戰爭期間由總統統一指揮全國各地軍隊進行抵抗的作戰方式,將指揮權下放到各個戰區指揮官的手中。而各級官員均紛紛效仿,逐級下放權力直到基層指揮官,致使戰爭打響之後,由於各部之間不能有效協調進行抵抗,伊拉克由中央到地方基本沒有出現大規模反擊,而包括薩達姆在內的眾多伊拉克高級官員及對美軍有價值的許多伊拉克重要人物,均趁亂而散,隱藏起來,使美軍搜尋起來十分困難。

所以,五角大樓印製了「撲克牌通緝令」,並於2003年4月11日起發放到駐伊拉克官兵手中,希望可以通過對照撲克牌上的有關信息,找到這些伊拉克前政權的高級官員。

參考文獻

  1. 美國政府,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