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改則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改則縣隸屬西藏自治區,地處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區的東部、藏北高原腹地。東與那曲市雙湖尼瑪縣相接,東南與措勤縣相連,南與日喀則市的仲巴縣毗鄰,西與革吉縣日土縣接壤,北以崑崙山為界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界。東西長450公里,南北寬670公里,總面積13.56萬平方公里,是阿里地區面積最大的一個純牧業縣,約占阿里地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2011年,改則縣總人口2.2萬。改則縣轄1個鎮、6個鄉:改則鎮物瑪鄉先遣鄉麻米鄉洞措鄉古姆鄉察布鄉。共有1個社區、49個行政村,政府駐地在改則鎮。

301國道和216國道(中心是新藏公路二線)通過本縣。

建制沿革

清初順治年間,改則境內先後形成了改則本、幫巴部落、色果部落三大部落。改則本、色果部落屬噶夏政府和達賴喇嘛轄區。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五世達賴派噶丹次旺進軍阿里,擊敗拉達克軍隊。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建立了阿里噶爾本政府。幫巴部落隸屬噶爾本轄區。此後,隨着改則境內部落的不斷興起壯大,到改則本第三代頭人貢布頓珠後期(1925年)改則本頭人受封為世襲四品官,改則本相當於宗級。

1949年前,改則境(包括措勤)除了幫巴部落、改則本、色果部落(後分為色果羅瑪部落,色果江瑪部落)外,還有羅美部落、秋夏部落、露途部落、下瑪部落、強圖部落、那讓部落、江讓部落、秋夏老部落、赤瑪部落、雄瑪部落、塔爾美部落、塔爾計部落、巴果部落、參朵部落、江都部落、江美部落、白爾寺部落、東果江瑪部落、昂無部落、偏吉部落等大小二十多個部落。最早的色果部落在距今約900年以前就已居住在改則麻米一帶,是最早活動在改則境內的部落。改則本、幫巴部落等部落大多由青海、昌都等地遷徙而形成。

1950年8月2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進藏部隊獨立騎兵師一團一連(先遣連)在團黨代表李狄三的率領下抵達改則西北扎麻芒保(在今先遣鄉境內)地區。

1951年5月6日,獨立騎兵師二團副團長安志明率領後續部隊進入阿里。

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公然撕毀十七條協議,發動全面武裝叛亂,改則東南局部地區發生武裝叛亂,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第十一師三十三團進駐改則平息叛亂。

1960年10月,改則縣人民政府成立,轄路南、路北共4個區。

1961年3月,縣址由門董村遷至隆仁,後遷羅瑪仁波(現址)。

1962年,相繼建立了康托區、麻米區、洞措區、物瑪區、磁石區、達雄區、措勤區、江讓區8個區委、區公所。

1966年7月15日,改則縣文革領導小組成立。

1967年4月1日,改則縣軍管小組成立,全縣實行軍事管制。

1968年12月25日,改則縣革命委員會和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成立,取代了縣人民政府。

1969年2月7日,改則縣革命委員成立「四大組」,即辦事組,政治工作組,人民保衛組,生產指揮組,分別取代原縣委、政府各工作機構。6月至9月近4個月的時間裡,相繼成立了洞措區、滋石區、江讓區、措勤區、康托區、物瑪區、麻米區、達雄區革命委員會。

1970年底,經國務院批准將路南2個區劃出,成立措勤縣,兩縣均隸屬阿里地區管轄。縣府現駐改則鎮。

1971年10月,原改則縣所轄達雄、措勤、磁石、江讓4個區,21個鄉劃歸新成立的措勤縣。

1977年5月18日,經西藏自治區批准,開始籌建察布區。

1978年10月30日,察布區委、區革命委員會成立。

1981年12月25日,改則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縣人大常委會成立,選舉產生縣人民政府組成人員。

1984年,全縣鄉一級換屆選舉工作開展。以人民公社為單位成立了為各選舉委員會,「撤社建鄉」。至此,全縣從縣到鄉的革命委員會組織全部撤銷。

1997年,縣政府駐隆瑪仁布。

1999年8月,改則縣撤區並鄉,重新調整行政區劃,撤區並鄉後轄[[物瑪鄉]、洞措鄉麻米鄉先遣鄉察布鄉古姆鄉6個鄉及改則鎮

2019年12月9日,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批准改則縣退出貧困縣(區)。

行政區劃

改則縣轄1個鎮、6個鄉:改則鎮物瑪鄉先遣鄉麻米鄉洞措鄉古姆鄉察布鄉。共有1個居委會、49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改則縣世居民族為單一藏族。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十一師兼日喀則軍分區政治部調查報告顯示,1962年,全縣(包括措勤縣)總計有32個部落,2738戶,10897人。2000年,全縣總人口17532人,其中農牧民人口16104人,農牧業勞動力7915個。2011年,改則縣總人口2.2萬。

交通

改則縣已形成以隆仁為中心的交通運輸網絡。安獅公路貫穿改則縣境,各區、鄉均通公路,通車裡程已達1000多公里。

1956年3月23日,從黑河(今那曲)到阿里首府噶大克的簡易公路試通車(1956年2月24日,由西藏一支勘察隊的汽車隊從那曲往阿里方向進發,邊勘察邊修路,歷時20餘天,行程1300公里,始抵噶大克),最後,修建成一條橫貫改則的公路主幹道——安(安多)獅(獅泉河)公路。此後,由拉薩經日喀則途經改則至獅泉河的另一條公路拉(拉薩)獅(獅泉河)公路建成通車。1996年,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改則縣征稽站成立。2000年,改則縣交通局成立。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安獅、拉獅公路為主線,向各鄉鎮、村輻射的公路交通網。據統計,到2000年底,全縣各種公路(包括鄉村道路)里程達2657公里。擁有各種公車,私車數達246輛,拖拉機254台。年完成貨運量近400噸。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改則縣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東部,藏北高原腹地。東經81°59′-86°,北緯31°30′-35°40′,東與那曲市雙湖尼瑪縣相接,東南與措勤縣相連,南與日喀則地區的仲巴縣毗鄰,西與革吉縣日土縣接壤,北以崑崙山為界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界。東西長450公里,南北寬670公里,總面積13.5616萬平方公里,約占阿里地區總面積的五分之二。

氣候

改則縣屬高原亞寒乾旱高原季風型氣候。乾旱,多大風,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以隆仁為界,南北朝氣候差異較大。年平均氣溫-0.2℃,1月平均氣溫-12.8℃,極端最低氣溫-44.6℃(1987年12月);7月平均氣溫11.9℃,極端最高氣溫26℃(1979年6月),平均氣溫日較差14℃左右。年平均日照3168小時。年平均風速4.3米/秒,最大風速36米/秒,年出現17米/秒的大風日數平均為46天。年均降水量189.60毫米,年極端降水量最大295.8毫米(1977年),年極端降水量最小84.5毫米(1982年),年降雪日60天左右。有冰雹、積雪、乾旱、風沙等災害性天氣。

地貌

改則縣地處南羌塘高湖盆區,均為高山河谷地帶,無平原。山勢平緩,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主要有山脈有崑崙山、隆格爾山、夏康堅、達日龍、波雜、查多崗日等,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全縣平均海拔4700米,最低海拔4356米。最高峰瓊木孜塔格峰,海拔6962米。

水文

改則縣境內分布有大量冰川,河流(均為內流河)、湖泊、溫泉和豐富的地下水。境內冰川主要分布在崑崙山脈、夏崗堅、藏薩崗日、瓊布崗拉、昂龍崗日山脈等,總面積約7200萬平方米。水質良好,是境內河流、湖泊、泉水的重要補給源。境內較大的河流(總長在20公里以上的)有12條,湖泊面積在6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4個,其中絕大多數為鹹水湖。黑石北湖為境內最高的湖泊,湖面海拔5048米。境內散布了大小逾30個(已探明的有26個)溫泉。比較大的有夏崗堅溫泉、康托微溫泉、溫泉湖溫泉、高溫泉、鴨子湖西微溫泉等。

自然資源

動物

改則縣境內棲息着許多野生動物。有野氂牛藏羚羊藏野驢黑頸鶴盤羊岩羊黃羊黃白鴨猞猁雪雞高原免狐狸旱獺岩鴿等。沼澤區的水禽有棕頭鷗斑頭雁赤麻鴨等,還有西藏毛腿沙雞、角百靈褐翅雪雀棕頸雪雀細嘴沙石靈等。

草場

改則縣境內草場面積1億畝,可利用草場面積7000萬畝。

礦產

礦產資源主要有砂金天然鹼食鹽鉀鹽冰洲石石膏等。

=經濟概況

綜述

「十一五」期間,改則縣國內生產總值從「十五」末的13935.1萬元增長到「十一五」末的26739.7萬元;牧民人均純收入從「十五」末的2958.28元增長到「十一五」末的3900元;勞務輸出創收從「十五」末的610萬元到增長到「十一五」末的1387萬元;幼畜存活率從「十五」末的55.43%提高到「十一五」末的81.5%;成畜死亡率從「十五」末的9.8%降至「十一五」末的4.3%;牲畜出欄率從「十五」末的26.6%提高到「十一五」末的37%以上;農畜產品綜合商品率從「十五」末的55.1%提高到「十一五」末的69.7%。

2013年,改則縣地區生產總值3.72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36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239元,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並全部超額完成預期目標。

農業

改則縣境內有廣闊的牧場,主要飼養耗牛、偏牛、馬、綿羊、山羊等,是阿里地區最大的純牧業縣之一,畜牧業是改則縣經濟的支柱產業。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由於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發展緩慢。人們生活狀況極為艱苦,生產條件極為惡劣。西藏和平解放後,改則縣路南地區28個鄉開展了「三反兩利」(即反叛亂、反烏拉差役、反奴役,牧工和牧主兩利)運動,進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後,牧區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1995年,各類牲畜存欄數達74.36萬頭(只、匹),比1994年增加5.7萬頭(只、匹),商品畜為3.4萬頭(只、匹),羊毛產量達400.78噸,牛絨總產量達13.55噸,酥油產量達70.05噸,人均收入達1417.75元(扣除物價因素),糧食總數為1669.18噸,人均占有227.53斤。牧民群眾的存款已達960萬元,人均存款達654元。大多數群眾已住上扶貧項目援建的定居點(土木結構住房)或自籌資金建設的住房。電視機、汽車等已進入普通牧民群眾家庭。

1998年,牧業總產值完成4005.28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算),牲畜存欄數達到80.5萬頭(只、匹),牲畜總增率(比1997年,下同)為9.5%。幼畜成活率達到77.34%。年底,共完成收購綿羊毛496噸,山羊絨47.9噸,牛絨16.2噸,酥油產量86.2噸,奶渣產量164.11噸,農畜產品綜合商品率44.49%。1998年共完成牧民半定居點576間(包括1997年續建工程241間),完成半封閉羊圈574套,標準羊圈172套,太陽能採暖水井6眼,飼草飼料基地建設500畝。

在「十一五」期間,改則縣共實施退牧還草工程340萬畝,總計發放退牧還草補助資金912.3萬元;實施人工種草10000畝,培養人工種草專業戶24戶,引進優秀試種草種3種,乾草產量達80斤/畝;

工業

手工業:改則縣民族手工業,以加工業和簡易手工製作為基礎。和平解放前的加工業主要是原始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加工。如加工拉古爾(註:一種加工糌粑的石磨),董末(一種打酥油茶用的條形桶),扎拉(一種三條腿的鐵質火爐支架)等。改則北部由於特殊的生存需要,製造打獵工具。「尼」是捕獵工具,用鷹羽或用草捲成橢圓形,牛毛線捆緊、中間夾着羚羊角若干細條,上面放短繩,放在地坑裡套野獸。「續落」也是打獵的一種工具。這些捕獵工具直至1997年才停止使用。

西藏地區和平解放後,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原始的生產工具不再被牧民群眾接受,代之以更為先進的生產工具。以家庭作業為主的加工業不再盛行,民族手工製作占主導地位。民族手工製作以簡易生活用品製作為主,主要製作服裝(衣帽鞋等)、氆氌、帳蓬、土槍、袋、尼網,捕捉野獸用的套索、刀具、博(一種縫紉工具)等。

改則縣大力扶持民族手工業,2011年,魯仁扶貧民族手工業廠和鑫隆民族手工藝廠的興辦,既發展了民族手工業,又解決了部分群眾的就業問題。

礦業: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已有一定程度的開發利用。由於技術落後,其利用率相當低下,資源保護意識差,屬典型的掠奪式開採。1971年,阿里地區革命委員會批准同意開發位於洞措鄉境內的川巴煤礦,但由於煤質差,技術條件落後,1984年停產。1992年,改則縣人民政府與那曲交通綜合公司簽約,聯合開採「基布茶卡」硼礦,從而揭開了全縣礦產資源大規模開發的序幕。此後,大批金礦開發商進入改則,開採金礦,帶來了一定經濟效益。1999年財政收入中,僅金礦收入就達101.5萬元,占1999年全年財政收入的25%。

商業

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了第一家茶館。改革開放以來,各種從事餐飲、娛樂、小商品批發零售的個體戶逐年增加。據統計,1990年,改則縣有個體工商戶32戶,註冊資金2.74萬元。個體工商戶完成稅收59萬元,占全縣稅收總收入的29.94%。到1995年,完成稅收101萬元,占全縣稅收總收入的59.76%。2000年,全縣個體工商戶161戶,註冊資金275萬元。個體工商戶共計完成稅收143萬元,占全縣稅收總收入的69.08%。

社會事業

教育

教育發展:在西藏和平解放前,改則縣的教育僅局限於寺廟教育,在有條件的家庭(如領主),其子女則由聘用之家教或由親屬言傳身教接受一些文化教育,其受教育面相當狹窄。農奴子女很少有機會接受教育。

1964年,改則縣第一所民辦小學成立,系改則縣完小前身。首屆學生有20名,教職員工3人,開設藏語、數學兩個科目。從而結束了農牧民子女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歷史。後由於辦學條件差,遂撤銷。

1974年3月恢復招生,招收學生37名,有教職員工4人,開設藏文、算術、漢文三門課程。

1975年,學校擴大招生規模,更名為改則縣農牧中學,課程設置有所增加,開設藏文、漢文、數學、體育、音樂五門課程。

1983年,國家加大教育投資力度,停止使用改則縣「農牧中學」的名稱,改則縣小學正式建校。

1983年,改則縣小學有學生96名、5個教學班級,開設藏文、數學、語文、政治、體育、音樂六門課程。

1990年,改則縣小學更名為「改則縣完全小學」。

1999年,改則縣中學成立,招收來自措勤縣,改則縣新生27名(初中一年級),有教員2名,開設藏文、語文、數學、英語、生物、音樂、體育、美術八門課程。改則縣完小,中學同址,學校占地面積60畝,有教學樓一棟,學生宿舍樓一棟,學生平房宿舍四棟,職工宿舍三棟,教學設施日臻完善。

到2000年,全縣有小學6所,教師43人,在校學生100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46.6%;幼兒園一所,有保育員2名,入園兒童34名;中學一所,教師2人,學生21人。

2013年,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達到99.76%、99.43%。

教育布局:改則縣初級中學、改則縣完全小學、察布鄉小學、洞措鄉小學、改則縣幼兒園、先遣鄉小學、物瑪鄉小學、麻米鄉小學、古姆鄉小學。

文化

2010年,改則縣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全面啟動,為619戶「戶戶通」用戶進行了衛星接收設備升級;「2131」工程設備全面更新,數字電影「進牧區、進機關、進學校」,放映電影380場;完成了38個牧家書屋創建工作,為各書屋添加讀物4000餘冊。

色果服飾:色果服飾乃改則縣各部落服飾中較有特色的服飾之一。無論有袖或無袖之服裝,後均輟紅、黑、藍、青、綠五色。五色代表彩虹,象徵其對彩虹的一種原始崇拜(註:彩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代表仙女)。

歌舞:受遊牧生活的影響,改則民間歌曲(下稱民歌)高亢、豪放粗獷、以歌生活為主。情歌真摯、細膩,以歌對愛情之嚮往,對情人的摯愛。歌詞簡潔明快,朗朗上口。用本地藏語方言傳唱。此外,受藏傳佛教影響,歌詞多用比喻(用宗教法器等作喻體)等手法。

改則一帶歌舞大都是歌和舞的結合,歌曲可分為「雄魯」(普通歌曲)、「魯夏」(對歌)、「昌魯」(流浪歌)、「啦魯」(情歌)等四大類。舞蹈以集體舞蹈為主,最為普遍和具有代表性的是「鍋莊舞」,由很多人圍在一起,手拉手,隨節奏轉身、轉圈、跺腳、蹬跳。舞蹈動作舒展,以手和腳的動作為主。一般雙手隨節奏向上或向下自然伸展,腳隨節奏順時針移動,移動時伴隨各種腿部動作。舞蹈時,且歌且舞,大多數歌舞節奏明快,曲調高亢,男女合聲,場面壯觀。

改則民歌主要有《幸福吉祥讚歌》、《牧人讚歌》、《牧歌》、《對歌》、《祝福歌》、《雄魯》、《昌魯》、《啦魯》等,還有一些沒有名字的歌曲;流傳下來的諺語有30餘句,如:山羊放頭上,羊糞拉臉上。(喻不聽尊重);民間故事主要有《海螺之子》、《窮人娶仙女》、《勇敢的維色占堆》、《任勞的兔子》、《勇敢的牧人》等;文物古蹟主要有熱加索康岩畫遺址、列石遺址、祭壇遺址、墓葬遺址、扎麻芒保革命遺址、麻米寺、扎江寺、洞措拉康、羅布拉康等。

醫療

1963年,改則縣衛生所成立,到1990年,全縣有醫院1所,衛生所5所,防疫站1個,各區設有獸防機構,全縣有醫務人員26人,鄉村醫生54人。2000年,擁有醫院1所,衛生服務中心1處,病床60張,醫務人員34名,各鄉擁有衛生所,赤腳醫生。此外,縣城還出現了數家私人西醫門診。改則縣人民醫院已擁有藏醫門診,西醫門診,開設有內、外、兒、婦、傳染、流病、急診等科。預防免疫注射率達95%以上,牧民群眾就醫率達到85%,各種傳染病控制率達60%以上,藏醫覆蓋率達65%,公費合作醫療覆蓋率達70%。

2010年,完成各類疫苗常規接種3000餘人次,免費接種甲流疫苗3583人,接種風疹疫苗500人。新農合住院統籌報銷1458人次,報銷金額99.9萬元。

體育

改則縣體育以民間體育活動為主,每年夏季,牧民群眾都有規模或大或小的賽馬活動。除賽馬外,還有抱沙袋,摔跤等傳統項目。進入20世紀90年代,縣城陸續修建了一些簡易籃球場,足球場。並開闢了一處地勢平整的賽馬場。每逢盛大節慶日,都有規模較大的賽馬及自行車比賽,足球、籃球、長短跑比賽等項目。

風景名勝

改則縣地處藏西北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這裡地廣人稀,自然生態至朴至真。有十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屬羌塘自然保護區。改則縣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資源主要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兩大類。

自然風光

夏崗江雪山

夏崗江雪山位於洞措鄉境內,距縣城約100公里。雪峰終年積雪,與日月相映成輝。雪山底部有溫泉,可開發利用。[1]

據傳,夏崗江雪山原是一位美麗的少女,許配給了阿里有名的神山崗仁波齊做妃子。在遠嫁崗仁波齊的途中,被改則洞措境內一個陰險的老頭扎古朗占為己有,悲憤之餘,她化成了千年不化的雪峰,並在雪峰下生出一眼清澈見底的溫泉。我們猜測,這眼汩汩上冒的溫泉,是少女一直在流淌的幽怨的眼淚,是她在對扎古朗進行着無聲的控訴。[2]

麻米湖

麻米湖位於麻米鄉境內,距縣城90公里,海拔約4700米。麻米湖是傳說中的瑪旁雍措的右眼,是境內知名的聖湖之一。[3]

麻米湖是岡底斯山脈東北部的一個鹽湖,傳說是神湖瑪旁雍錯的右眼,湖水會根據天氣的不同變化而呈現不同的顏色。在與麻米湖隔湖相望的古昌山中坐落着麻米寺。據傳,早在900多年前,一位得道高僧欲在此地修建一座寺廟,正當他為選址傷透腦筋之際,得到了一隻神鷹的指引。神鷹說:「我在哪裡降落,你就在哪裡建寺。」說罷,那隻神鷹降落在了古昌山中,於是,高僧就在此修建了麻米寺。

北部生態旅遊景區

北部生態旅遊景區(察布鄉先遣鄉古姆鄉)分布着大量的高原湖泊、草甸、雪山和野生動物資源,是探險、科考、觀光的理想去處。在北部羌塘自然保護區內,成群結隊的藏野驢、悠閒自得的藏羚羊、藏原羚、還有雄壯威武的野氂牛,野生動物與牧人的炊煙、廣袤的高原形成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天然畫卷,是境內開發生態旅遊的主要區域。

人文景觀

先遣連遺址

位於先遣鄉境內,距縣城約140公里,距先遣鄉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遺址範圍含先遣連冬季駐地、夏季駐地、工事、紀念碑等約50平方公里。在先遣鄉境內,還有被當地群眾命名為金珠朗的先遣連走過的小路遺址。先遣連遺址是境內開發紅色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人文景觀。[4]

麻米寺

麻米寺位於麻米鄉古昌山谷中,距今有近800年歷史,是境內歷史最悠久的藏傳佛教寺廟之一。麻米寺依山而建,有修行普巴(山洞)1處,有經堂僧舍佛塔等寺廟建築,寺藏有藏傳佛教經文、經書等典籍。是了解改則藏傳佛教文化的窗口。[5]

扎江寺

扎江寺位於改則鎮境內,距縣城15公里,是境內規模較大的寺廟之一,屬噶瑪噶舉派。寺廟外圍有規劃整齊、規模宏大的曲登群(佛塔),寺院建築風格獨具西藏藏傳佛教寺院建築的特徵,融合了藏漢兩種建築特點。寺廟西南約3公里處有天葬台一處,是了解藏民族喪葬文化的一個重要平台。)

色果民俗

色果民俗是境內部落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獨具特色。在色果部落眾多的民俗文化中,其在部落時期的獨特的婚俗和森果婦女服飾,是研究和了解色果部落文化的重要窗口。色果部落包括森果強瑪部落和色果羅瑪部落,居住在今物瑪鄉和麻米鄉境內。表親(表兄妹等)通婚是色果部落婚俗的獨有特徵,色果女裝是境內獨具特色的服飾之一,通常採用氆氌、羊皮為材料,配有鮮艷的青、紅、藍、綠、黃、黑、紫等七色,再配上各類首飾,刀具,象徵彩虹,是色果婦女自然崇拜的具體體現。色果婦女服飾分有袖和無袖兩種,傳說是從格薩爾王的妃子升天時的着裝演化而來。

旅遊信息

路線

改則縣旅遊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是南線,以公路為界,南面三鄉一鎮(洞措鄉物瑪鄉麻米鄉改則鎮)為南線,包括夏崗江雪山風情、麻米湖風情、麻米寺宗教文化、扎江寺宗教文化、色果民俗文化等特色旅遊產品可供遊客選擇。二是北線,北部三鄉(察布鄉先遣鄉古姆鄉)為北線。有先遣連遺址紅色旅遊、藏北野生動物和生態特色旅遊等產品供遊客選擇。

時間

最佳旅遊時間為每年5-10月,但也是高峰期

注意事項

因西藏日照強烈,紫外線強,需準備攜氧片(速效抗高反)、太陽鏡太陽帽太陽傘和防曬油等,另外當地氣候較乾燥,需準備潤唇膏、保濕霜等防乾燥護膚品。

視頻

改則縣公安局「新時代全民健身動起來」

視頻

改則縣校地合作宣傳片

視頻

20190724阿里大北線 前往改則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