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堂 (哥本哈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救主堂(Vor Frelsers Kirke)是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座巴洛克教堂,最為著名的是它的酒鑽形尖頂與外部的螺旋樓梯,從樓梯可以爬上塔頂,俯瞰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全景。它還以北歐最大的鐘樂器著稱,每天從8時至午夜十二時演奏旋律。
歷史
當克里斯蒂安四世在1617年計劃克里斯蒂安港時,打算在Amager島上建一個獨立的商人城,因此它需要一個教堂。1639年建立了一個臨時教堂,目前的救主堂由Lambert van Haven設計,於1682年開始修建。這座教堂在14年後的1695年開幕,但內部的祭壇仍是臨時性的,鐘樓還沒有尖頂。1732年該教堂建成了永久的祭壇,興建尖頂的計劃直到1747年弗雷德里克五世統治時期才得以制定。建築師是Lauritz de Thurah。他很快就放棄了Haven的原始設計,改用自己的設計,並於1749年得到國王的批准。三年後尖頂完成,1752年8月28日,國王舉行了登塔儀式。
其他
法國畫家Édouard Riou 在法國插圖本地心歷程中描繪了這座教堂,但搞錯了尖頂的方向[1]。
參考文獻
- ↑ Højdeskræk - Jules Verne og Vor Frelsers kirkes spir.. The Danish Jules Verne Society newsletter no. 1. [2009-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