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耶穌愛心之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救主耶穌愛心之樂》外文名:Jesus. Thou Joy of Loving Hearts,音樂類型:聖詩傳統詩歌。
在最一般的形式[1]中,將音樂描述為一種藝術形式或文化活動,包括音樂作品的創作(歌曲、曲調、交響曲等),表演,對音樂的評價,對音樂歷史的研究以及音樂教學[2]。古希臘和印度哲學家將音樂定義為水平排列為旋律而垂直排列為和聲的音調。諸如「各個領域的和諧 」和「這就是音樂在我耳邊」之類的俗語指出了這樣一種觀念,即音樂通常是有序且聽起來很愉快的。但是20世紀的作曲家約翰·凱奇(John Cage)以為任何聲音都可以是音樂,例如說:「沒有噪音,只有聲音。」
簡介
(來源:《歲首到年終》)
救主耶穌、愛心之樂
Jesus. Thou Joy of Loving Hearts
Bernard of Clairvaux, 1091-1153
從來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 1:18)
「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雖然神的能力與智能,已由祂所創造的萬物彰顯出來,但是惟有祂的獨生子能將祂完全的神性顯明出來。神的兒子永遠在父懷裡,是父所敬愛的。
主耶穌在世的一切生活,都是彰顯神的愛,祂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更將神愛人的心顯明出來。「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約壹 3:16)凡接受救恩的人,就是領會神的愛,雖然是祂所測不透的。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祂的道路也高過人的道路。原來神無限的愛是人心所測不透的,將來在永世里,神要不住的將祂測不透的愛揭露出來。凡接受救恩的人,莫不因十字架的愛,而有說不出來的喜樂(彼前 1:8 )。這首「救主耶穌、愛心之樂」作者為中古時代的修道士 Bernard of Clairvaux。1091 年生於法國 Fontaines,他是中世紀歐洲教會最傑出的人物,馬丁路德稱讚他是「世界上最聖潔的修道士」。幼年時即獻身為主,進入修道院,21 歲時,帶了一批同道,在法國北部的深山中,建造一座修道院,自為院長。這山谷原名為 Wormwood 意即「苦楚」,後因 Bernard 的領導有方,修道士增至兩百多人,以他們的屬靈生活,成為全歐洲的榜樣,那山谷的名字,也就改名為 Clairvaux 意即「光明之谷」了。
本詩是 Bernard 所作長詩的一部份,1858 年由美國 Congregational 的牧師 Ray Palmer 從拉丁文譯為英文,常被使用在聖餐禮拜中。
1 救主耶穌,愛心之樂!生命之源!萬人之光!
我今撇下世間幸福,轉面歸向救主君王。
2 救主真理,萬古不變,呼主之人,蒙主恩拯;
尋主之人,見主善良,得主之人,感主深恩。
3 我靈望主十分懇切,苦海浮沉悠悠我心;
覲主慈容,我便喜樂,因信近主,我便歡欣。
4 求主為我永恆依靠,使我時刻平安輝煌!
懇求驅除罪惡之夜!懇求煥發聖潔之光。
*在愛的引領之下,向着人,我們放下自己;向着神,我們則將自己完全獻上。 ── 約翰達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