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敦煌市,由雅丹景區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以及自然景觀遊覽區和文化遺址遊覽區組成,面積2067.2平方公里。特殊的地質背景和極端乾旱的氣候條件形成的地貌景觀,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古絲綢之路形成的文化遺址在這裡渾然成為一體。雅丹地貌、鳴沙山-月牙泉,以及沙漠、戈壁和西湖濕地是大自然的造化;莫高窟古絲綢之路文化遺址陽關玉門關以及古軍事遺址漢長城河倉城等則是敦煌文化歷史的寫照。[1]

2015年9月19日,敦煌地質公園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被授予「敦煌世界地質公園」稱號。敦煌世界地質公園是甘肅省首家,全國第32家,世界第113家世界地質公園。[2]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景區在恢復運營後,對全國所有醫護人員實行免費開放,直至2020年底。[3]

  • 中文名稱:敦煌世界地質公園
  • 外文名稱:Dunhuang Geological Park
  • 地理位置:中國甘肅省敦煌市境內
  • 氣候類型:暖溫帶極端乾旱氣候
  • 占地面積:31200平方公里
  • 植被類型:以草原、荒漠為主

目錄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內有種子植物168種,其中裸子植物2種,被子植物166種。分屬麻黃科、楊柳科、榆科、藜科、石竹科、毛茛科、罌粟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豆科、蒺藜科、檉柳科、錦葵科、胡頹子科、鎖陽科、傘形科、報春花科、白花丹科、夾竹桃科、蘿摩科、紫草科、馬鞭草科、前科、菊科、眼子菜科、水麥冬科、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鳶尾科等三十科,一百零五屬。

動物資源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內有野生動物196種,其中鳥類141種、哺乳類32種,魚類8種,兩棲類2種,爬行類1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8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3種。 野生獸類:狸、兔、野馬、野駱駝、狼、狐、黃羊、蝟、、野貓、獺、猞猁、獐、、鹿等。 飛禽類:鷹、貓頭鷹烏鴉鵓鴿、天鵝、沙雞、野雞、雁、鶯、麻雀、燕、鵂鶓布穀鳥、鴟鴞、喜鵲、鸛、梟鳶、蚊母鳥等。[4]

主要景觀

神龜出海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由於邊緣斷層的影響,使原本水平狀的雅丹體變形,形成了傾向171°、傾角 25°的上翹雅丹體,其形如海龜昂首出海。組成雅丹體的地層內夾透鏡狀砂質層,發育槽狀交錯層理。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廣泛分布該階段的雅丹地貌,使得公園成為世界雅丹地貌研究和地學旅遊的場所,具有科普、科研意義。[5]

雙獅守門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壟崗狀雅丹受外營切割侵蝕,形成了對稱分布的牆狀雅丹體,高約10米,長約20米,如同兩隻雄獅矗立,守護着大門。牆狀雅丹是雅丹地貌發育至壯年期的代表,這一時期的雅丹地貌形態各異,類型齊全。[6]

雅丹城堡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高大的牆狀雅丹體表面被侵蝕成為城堡狀。整體長170米,高40米,恢弘、高大。共發育垂向節理12條,表面發育沖溝,塑造了城堡的形態[7] 2019年5月18日,甘肅省首家、全國第32家、世界第113家世界地質公園——敦煌世界地質公園揭碑開園儀式在雅丹景區主碑廣場舉行。

天生橋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雅丹體長200米,寬25米,高20米,雅丹體底部溝谷處發育沙丘。上部發育天生橋,孔洞呈橢圓形,長3米,寬1米,距頂部約1米。砂層中發育大型交錯層理,底部含扁平泥礫,鈣質膠結,屬水流作用的產物。[8]

金桂戲蟾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牆狀雅丹體向塔狀雅丹體的過渡類型, 長50-100米,高度平均20米,寬度10-15米,屬雅丹壯年期。與雅丹體共生的有沙漠濕地、固定沙丘等。

二龍戲珠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崗狀和塔狀雅丹的組合,壟長近百米,高度平均20米,寬度10米左右,似兩條巨龍戲珠,屬於雅丹發育的壯年期。 [9]

羽毛狀沙壟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主要分布於敦煌西南的庫姆塔格沙漠,是中國獨有的沙漠形態,羽毛狀沙壟占整個沙漠的1/5,庫姆塔格沙漠也以羽毛狀沙壟而著稱。該區羽毛狀沙 壟自東北西南方向逆山坡向上延伸,沙壟之間分布一些低矮的沙埂,沙埂 與沙壟幾近直角相交,沙壟好似鳥羽的管子,沙埂好像管子兩側的羽毛,故而將其稱作為羽毛狀沙壟。 作為中國獨有的沙壟形態,羽毛狀沙壟對於研究乾旱區氣候環境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月形沙丘鏈

  • 歸類:鳴沙山月牙泉遺蹟景觀

由多個新月型沙丘的翼角橫向連接而成,高10-30米,長几百米,延伸方向與主導風向垂直。 [10]

新月形沙丘

平面形態為新月型,迎風坡緩,坡角在5° -20° ,表 面發育小的沙波紋;背風坡陡,坡角可達28° -34° , 接近沙粒堆積的休止角,為向逆風方向的弧形,沙粒鬆散,在順風方向有兩個向前伸的翼角。[11]

波紋紗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主要發育於園區西南部的庫姆塔格沙漠,平面形態為新月型,有一個較銳利的沙脊,迎風坡緩,坡角在5°〜20°,為流線形,並發育小的沙波紋,沙粒較緊實;背風坡陡,坡角可達28°〜34°,接近沙粒堆積的休止角,為向逆風方向的弧形,沙粒鬆軟,在順風方向有兩個向前伸的翼角。

金字塔沙丘

  • 歸類:鳴沙山月牙泉遺蹟景觀

金字塔沙丘主要發育於園區西南部的庫姆塔格沙漠,為錐角狀沙丘,有三個以上 的三角形面,每個面代表一個風向,坡度在30°左右,沙體高30〜50米, 是在三個以上方向的風交叉時,而且風力相近的情況下形成的,它們相互牴觸造成沙粒沉積形成金字塔狀沙丘。[12]

印章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位於雅丹景區東部,高20米,直徑15米。中、下部粘土層較厚,上部以砂質沉積為主。差異風化使砂質層侵蝕凹進,總體外形呈印章狀。塔狀雅丹標誌着雅丹地貌發育開始走向老年期,是雅丹地貌走向衰亡的開始,對於研究雅丹地貌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13]

天外來客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屬柱狀雅丹體發育的後期。高5米,直徑0.5-1.5米。 沿垂直發育的節理使雅丹體發生崩塌,形成了頂部粗大、中下部纖細的柱狀雅丹體,酷似外星人,也稱天外來客。[14]

孔雀玉立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雅丹高約10米,粘土層抗風蝕能力強,砂質層抗風蝕能力弱,這種差異風化 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孔雀玉立形態。屬於雅丹地貌發育的老年期,反應雅丹地貌發育過程的重要一步, 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15]

黑海孤舟

  • 歸類:雅丹遺蹟景觀

在廣闊的黑色戈壁中有唯一的呈橢圓形的雅丹體,直徑約30米,高約10米,猶如黑海中的孤舟。 [16]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位於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中國甘肅省敦煌市境內,屬敦煌市管轄。敦煌市總面積31200平方公里,地質公園的面積2067.2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範圍東經92°59′—94°47′,北緯39°53′一40°34′。敦煌市位於甘肅、 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地,東與瓜州縣相鄰,南部為肅北蒙古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境內有215國道、313省道穿過,已擴建的4C級敦煌機場可直接與北京、蘭州、西安、烏魯木齊、天津、成都等城市通航。鐵路交通便利快捷,敦煌旅遊鐵路從蘭新線的柳溝站起始,向西南經安西站到達敦煌站,將蘭新鐵路青藏鐵路聯在一起。市內觀光旅遊專線縱橫交錯,連接了敦煌各景區、景點。[17]

地形地貌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所在的敦煌盆地南北高中間低。區內地貌主要以風蝕、風積地貌為主,伴隨有間歇性洪水作用形成的地貌。總體地勢為自東向西傾斜,東部海拔最高的鳴沙山可達1650米,西部海拔最低為814米。其主要的地貌類型包括山地、平原和盆地。公園內發育了雅丹、戈壁、沙漠、濕地、綠洲等多種地貌類型,其中雅丹、戈壁和沙漠是極端乾旱地區地貌類型的典型代表。[18]

氣候特徵

敦煌位於中國西北內陸,遠離海洋,地處中蒙乾旱區的中心區域,屬於典型的暖溫帶極端乾旱氣候區。具有乾旱少雨、蒸發量高、冬寒夏酷, 季節和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輻射值高、多大風等特點。

敦煌年均氣溫1.4一17.8°C。平均最低氣溫為1月,平均最高氣溫為7月。年平均無霜期139—193天。多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主要集中在6、7、8三月,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60多倍,高達2846毫米。年日照時數達3053.3—3483.9小時,年太陽總輻射量6418.58MJ/平方厘米。主要風向為靜風和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2.2米/秒。[19]

水文

月牙泉

月牙泉,古稱沙井,俗稱藥泉,自漢朝起極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東西長200米,南北寬25米,泉水平均水深0.8米,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20]

疏勒河

疏勒河屬於內陸河流,源於祁連山脈西端,在羊橋子附近流入敦煌市東北界,流經昌馬、玉門鎮等地。

黨河

黨河屬於疏勒河系內陸河流,為敦煌市境內主要河流。河水源於祁連山疏勒南山的崩坤達坂,宰力木克和黨河南山東部的巴音擇日肯烏勒、諾干諾爾的南北量坡冰川群。黨河的水源主要由祁連山北坡的冰川冰雪融化補給。

黨河水庫

黨河水庫位於敦煌市境內的黨河口處,北距敦煌市36公里,壩址處流域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2.93億立方米,壩高46米,庫容1500萬立方米,壩頂高程1421.5米。水庫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 ,5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5年建成投入運行,水面寬闊,氣勢宏大。[21]

土壤

地質地貌、氣候水文條件可以決定土壤特徵。敦煌世界地質公園所在區土壤類型主要可分為7個土類,24個亞類,25個土屬,38個土種,其中土類為灌淤土、潮土、風沙土、棕漠土、鹽土、草甸土、沼澤土等。

植被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及周邊區域的植被類型以草原、荒漠為主,另有草甸、灌叢和闊葉林。因受東南季風的波及和北部祁連山西部高山區的影響,地帶性植被在分布上受很多非地帶性條件的限制,從而打亂了部分地帶性分布的規律。大致分為6個植被型組:闊葉林、草原、荒漠、灌叢、高山墊狀植被和草甸,其中主要以草原、荒漠和灌叢為主。[22]

地質遺蹟

物質組成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內地質遺蹟較為豐富且具有特殊意義,主要包括地貌遺蹟、構造地質遺蹟、沉積構造遺蹟、地層遺蹟和水體景觀遺蹟。最為典型、具有極高科研價值和代表性的當屬雅丹地貌和鳴沙山。

敦煌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其組成物質為第四紀中晚更新世形成的未完全固結的河流湖泊相砂質、泥質層,以粉砂、砂為主,其次為粘土,含有少量礫石。

鳴沙山由流沙堆積而成,最高海拔高度1650米,響沙由紅、黃、綠、白、黑五色沙粒組成。其中白色沙含量較高,黃色沙粒含量較低。沙粒粒度均勻,磨圓度好,一般為次圓-圓狀,多數不透明,玻璃-毛玻璃光澤,粒徑一般在 0.1-0.5毫米之間。

地層構造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所在區域地層區劃隸屬塔里木-南疆地層大區、塔里木地層區、塔南地層分區。由於第四系廣泛覆蓋和侵入岩體的吞蝕破壞,地層出露不全。基底為太古界、元古界的變質岩,蓋層以侏羅紀、新近紀地層為主,局部發育奧陶-志留系、石炭系、二疊系和白堊系。[23]

地層遺蹟

莫高窟洞穴地層

莫高窟地處敦煌盆地東南,距敦煌市25公里,東臨三危山,西街鳴沙山,石窟群開鑿在大泉河西岸陡壁之中,長約1600米,高約25米,有文物的洞窟492個,廢棄洞窟200個左右。莫高窟所在的地層分為三層:下更新統冰水沉積——洪積玉門組礫岩,中更新統洪積——沖積酒泉組半膠結礫岩和上更新統洪積戈壁組砂礫石層。

酒泉組礫岩分布於三危山、小紅山山前及西洪積扇前緣,出露面積約60平方公里。構造成莫高窟榆林窟以及東、西千佛洞的洞窟圍岩。其岩性為單一灰白色砂礫石,鈣泥質膠結,結構較密集,局部稍疏鬆,具微層理構造,中夾不規則的中細砂透鏡體。酒泉礫岩的演示成分主要有花崗岩石英岩、輝長岩、千枚岩、片麻岩、石灰岩等組成。礫石的礦物成分主要有石英、長石、方解石輝石角閃石黑雲母等。[24]

地貌遺蹟

雅丹景區南緣斷層

位於雅丹景區西南緣,屬於構造擠壓斷層,斷層走向東西,斷層面傾北西,破碎帶寬約3.5米,產狀350°<70°。地表破裂明顯,形成高約5米的斷層崖,斷層面上有斷層角礫岩和斷層泥,斷層角礫岩呈黃色,膠結較好,碎塊呈稜角一次圓狀,大小參差不齊。[25]

地質構造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所處的敦煌盆地位於河西走廊西端,整體疊置於塔里木板塊東部的敦煌地塊上。敦煌盆地東部為華北板塊,北部為準噶爾板塊,南部為青藏板塊,整體呈北東東走向,是連接不同板塊且分隔和改造古構造系的特殊的沉積盆地。由南向北,盆地內有東巴兔山和三危山兩個基岩高隆起,將盆地自然分割成三個坳陷,即安西坳陷、踏實坳陷和阿克賽坳陷,盆地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80-120公里,面積約40000平方公里。盆地內主要發育疏勒河和黨河2條河流,中部分布有諸多小鹽鹼湖沼和沼澤地。

新構造運動的特點表現為:在時間上,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一帶主要斷裂均發生在古近紀前,強烈活動於第四紀,特別是後期;在空間上,表現為:阿爾金山山前大斷裂切穿了第四紀地層,山前戈壁的深切和河流的偏向流動,以疏勒河-北石河東西向隱伏斷裂為邊界之北地塊相對穩定、之南為強烈斷陷的盆地,"山字型"西翼反射弧弧頂部分的盆地更新世以前抬高,之後部分下降,玉門鎮一帶的反射弧構造形態弧頂兩側呈對稱的分布着"八"字型第四紀盆地。多小[[鹽鹼湖沼]和沼澤地[26]

地學博物館

雅丹地學博物館

雅丹地學博物館位於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建成於2006年,面積為800平方米,其中放影廳500平方米,供遊客觀看地質地貌全景及地質遺蹟形成的過程,地學博物館300平方米,就地取景,自然景觀與人工展示渾然一體,互為補充。地學博物館共分雅丹形成的控制因素、地質背景、景觀類型,中國與世界的雅丹地貌,地質公園與地球知識等3個展廳。館內收集展示各類雅丹標本近百餘種,以通俗的文字、簡潔的圖片,全面細緻地向遊人介紹了雅丹地貌基礎知識、雅丹地貌獨特的地質資源、悠久的人文歷史及敦煌地質研究成果等。 [27]

莫高窟陳列廳

莫高窟地學陳列廳位於莫高窟遊客接待中心,面積1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敦煌莫高窟的現狀、歷史及藝術成就,莫高窟得以保護的自然條件、莫高窟的地質環境特徵、環境地質災害及預防等知識。讓遊客在東方藝術瑰寶莫高窟感受千年文化藝術的同時,增進地學科普知識。 [28]

遺蹟保護

綜述

根據地質遺蹟資源類型和分布特徵,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劃分為雅丹和鳴沙山月牙泉兩個地質遺蹟景區,以及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址兩個遊覽區,總面積 2067.2平方公里。

其中,兩個地質遺蹟景區劃分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保護區。

特級保護區

特級保護區是地質公園的核心保護區域,重點保護月牙泉,面積0.016平方公里。特級保護區不允許遊客進入,只允許經過批准的科研、管理人員進入開展保護和科研活動。保護區內不設立任何建築設施。。

一級保護區

一級保護區面積4.47平方公里,主要保護雅丹景區內的分布有序、集中度高、規模巨大的壟崗狀雅丹群。一級保護區內適當設置必要的游賞步道,禁止遊人攀爬雅丹體;禁止一切與地質遺蹟保護無關的工程項目,禁止機動交通工具進入;一級保護區的保護責任落實到人。

二級保護區

二級保護區是主要的地質遺蹟分布區和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的區域,可適當建立用於旅遊服務的基礎設施,其建設風格必須與景觀環境相協調。

三級保護區

三級保護區是除上述保護區以外的地質遺蹟保護區,可適當建設一些必要的旅遊設施,但要規模合理,且保持與周圍景觀環境相協調。 [29]

美食

西域煎餅

最早出現在唐代敦煌的啟蒙教材中,說明敦煌人在很早的時候就食用煎餅。煎餅的起源較早,在《俗務要名林》和《類書》中即有記載。因其製作簡單,快捷方便,口感軟糯,受到人們的喜愛。[30]

燙麵油餅

據《敦煌莫高窟文書》P2040卷子記載,唐五代時稱為"水餅"。由於"燙"好的面,經過擀薄,撒上香豆末,抹上油,烙熟。所以,口味略帶甜香,酥軟可口。有別於溫水和面,故稱"燙麵油餅。

紅粟餑飿

紅粟餑飿俗稱"高粱米節節"。"粟"在晚唐以前是敦煌人的主食。自宋以後,小麥磨的麵粉漸漸代替"粟"成為主食。紅粟餑飿由麵粉和高粱粉製作而成,紅白相間,屬於低糖的健康食品。

特產

敦煌壁畫傘

敦煌壁畫中有種靈形象(佛、菩薩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畫中的人物之分,這兩類形象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質。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象和誇張成分較多。從衣冠服飾上說,俗人多為中原漢裝,神靈則多保持異國衣冠;暈染法也不一樣,畫俗人多採用中原暈染法,神靈則多為西域凹凸法。所有這些又都隨着時代的不同而不斷變化。

敦煌彩塑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的主體。因敦煌石窟是開鑿在礫岩上,因此多為木架結構。在人工製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葦草,草外敷粗泥,再敷細泥,壓緊抹光,再施白粉,最後彩繪。始自十六國,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直到清代,共計彩塑3000多身,其中圓雕2000多身,浮塑1000餘身。 [31]

旅遊信息

線路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地址:敦煌市區以南約五公里處

公交車:盤旋路乘坐3路公交車,至終點站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票價1元 /人。

出租車:市區乘坐出租車到達景區,票價10-15元/人。 [32]

莫高窟景區

地址: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宕泉河西岸的斷崖上。

公交車:沙洲市場東門(興榮賓館對面)乘坐公交車至終點站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票價3元/人。觀看數字高清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後,乘擺渡車到景區。

出租車:市區乘坐出租車到達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票價15-25元/人。 [33]

票務

雅丹景區票價

全價-120元(門票50元,觀光車票70元)

優惠-95元 (門票25元,觀光車票70元)

開放時間:上午7:00—下午19:00

視頻

參考文獻

  1.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8
  2.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3-03
  3.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0-03-05
  4.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5.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6.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7.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8.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9.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10.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11.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12.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13.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14.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15.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16.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17.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8
  18.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8
  19.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8
  20.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21.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22.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23.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24.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3-03
  25.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3-03
  26.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27.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28.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29.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8
  30.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3-03
  31.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2-29
  32.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3-02
  33. 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引用日期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