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字的魅力(潘家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字的魅力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文字的魅力》中國當代作家潘家定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文字的魅力

可能受家庭環境影響的緣故,我很早就與文字結下了一種不解的情結,一得空閒,便琢磨起來,很是投入。記得在小學高年級時,老師把我的作文當作範文在班上讀,說文筆流暢,夾敘夾議。上中學時,我專門備了一個本子,在扉頁上寫上「好詞好語」四字,上面記滿了那些描寫山川景物的優美辭藻,現在回想起來,雖然令作文增色不少,但不免有賣弄炫耀成分,未得真諦。及至到了今天,我對那些方塊漢字的熱度依然沒有減退,但已沒有少時的淺薄與浮躁,而是着力品味其不可言狀的愉悅和快感,細細揣摩其千年積澱的魅力與內涵。

大千世界眼花繚亂,茫茫塵世紛繁複雜,但剝其外表,觀其內在,大多是以簡馭繁,以不變成萬變。譬如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便裝扮了五彩繽紛的萬千景物,變幻出美不勝收的一幅幅燦爛圖景;而攝人魂魄的無數奇峰峭壁,不過是一方土石;至於林林總總的中外音樂,不外乎是永恆不變的七個音符的奇妙組合與搭配,如此等等,不一而列。與上述現象相比,我們祖先留下的方塊漢字,更是充滿着神奇的內力,彰顯着無窮的空間,就是這些永恆不變的文字,卻分明承載着5000餘年的華夏文明,流淌着數不清的血與火,訴說着綿綿不絕的愛和恨,以至大到治國理政,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清清楚楚跳躍在字裡行間。可以這麼說,從倉頡造字至今,漢字一路與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同行。

少時喜歡讀模山范水的激情散文,每到精彩處處,常常欣喜若狂,不能自律,恨不得把那些好的詞語一一刻在腦海中,在寫作文時,更是絞盡腦汁將其用上,而後反覆欣賞,洋洋自得,自以為很像個文學青年。現在則更多注意讀經典作品,尤其讀古代詩詞經典作品,同樣在讀到精妙處時,也是反覆咀嚼,再三回味,不時拍案叫絕,如獲至寶。像李白的「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和辛棄疾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些高山仰止般的文學大師們出神入化的構思想象、深入淺出的文字表述和爐火純青的藝術功力着實令人欽佩,常常嘆為觀止。在為自己以為平日普普通通,又耳熟能詳的文字高興驚喜之餘,平增由衷的敬畏和崇拜,加深一層次的痴迷和探尋。無獨有偶,近日參觀中國地質博物館,看到古羅馬學者普林尼讚嘆寶石的一段話:「在寶石微小的空間裡,包含了整個壯麗的大自然,僅一顆寶石就足以展示天地萬物之優美。」,久久駐足間,深感文字的巨大力量,超越國度,貫穿古今,為人類所共有。

在為文學先輩們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傾倒的同時,我也寫了數量不菲的詩歌和散文,經常暢遊在漢文字的大海中,正是在與文字的長期耳鬢廝磨中,我愈發覺得我眼前這些似乎沒有感知,而又一直無言不語的文字,漸漸地有了溫度、厚度和力度。在這裡,僅舉中國古典詩詞中有代表性的幾篇為例。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一詩,尤其是其中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兩句,無不給人一種在寒冷的秋雨敲窗中暖意襲身的感覺,浸透着恩愛夫妻久別重逢後的真情摯愛,令人刻骨銘心,恍如有身臨其境之感。寥寥的十四個字,在詩人的筆下,散發着濃濃的感人溫度,千百年一直為世人津津稱道。而劉禹錫的《石頭城》中的兩句:「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沉鬱蒼涼,極富內涵,濃縮了建都金陵歷代王朝的興衰成敗,仿佛穿越重重的歷史帷幕而來,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壓抑和凝重,這就是文字的厚度,亦被後代推崇為詠史名篇名句而無法超越。又如辛棄疾的《破陣子》一詞中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短短的五句話,雄健有力,激情四射,一位偉大的愛國詞人投身疆場,英勇殺敵的形象栩栩如生,這也是辛棄疾一生的真實寫照,讀後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壯懷激越,這就是文字的力度。當然,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和近當代文學作品,以及外國優秀文學作品中,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正因為我們的古老文字具有如此不可代替的力量,在歲月滄桑和新舊更替中,在一次又一次外來力量衝擊下,依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經久不衰的活力,歷經5000餘年得以完整地存留和代代傳承。也正因為漢文字一直沿用至今,我們悠久而燦爛的文明才沒有中斷。今天的我們,才可以沿着這些不朽的文字,尋找到中華民族文明史的最初曙光,領略到難以計數而又輝煌燦爛的歷史典籍和文學作品,清清楚楚知道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的來路。我想,在我們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上,我們這樣一個如此大的民族久經磨難而不散,追根求源,維繫其中最為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認同身份的共同符號,正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這些方塊漢字,這在世界上各個民族中,可能是絕無僅有。

寫到這裡,我似乎又聽到那些文字在召喚我了,那可是在我靈魂深處的呼喚,呼喚我去一片神奇而又廣闊的天地,那裡「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任你登高望遠,縱橫馳騁。我的這些朋友們,每天都在以新的姿態迎接我,擁抱我,而我,卻是永遠也無法窮盡朋友們博大而寬廣的胸襟。我只能在每天的溝通交流中,加快地真正熟悉它們,讀懂它們,以求在今後的歲月中,但願我們能共同演繹出精彩的一頁,在我的這一支絀筆下,也能寫出一篇篇充滿溫度、厚度和力度的文章,使越來越多的文字更加鮮活起來,跳躍起來,讓已經充滿魅力的文字具有更為迷人的風采。[1]

作者簡介

潘家定,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進入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系統內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