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學·副刊·夢想(王永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學·副刊·夢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文學·副刊·夢想》中國當代作家王永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文學·副刊·夢想

今天一早,看見蕾蕾微信發來的信息,一則鐵門關在線的公眾號信息,一則約稿信。

知道《綠原報》副刊·沙棗花就要2000期了!

2000期,這是何等難得的一件喜事啊!我的記憶里,《綠原報》副刊一周文摘,一周沙棗花,不出意外的話,一年也有20來期沙棗花,這2000期該有多少個棗花的春秋,該有多少個沙棗花副刊日夜的打磨和期盼

而我就是這風雨值守里的一個巡夜的人,在打梆子或敲鑼報時時,由慢到快,連打三趟,而且這一打就是10年。那時候因對文學的痴迷,在文學之海中徜徉的人不勝枚舉。我在打梆子或敲鑼時叫醒的人,到現在他們每一個人依舊是我的好兄弟、好姐妹,我編的副刊有200來期吧!那時,文人們把沙棗花當自己的家!

著名編輯李輝說過:「文人與報紙副刊沒有任何關係的,大概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不是編者,就是作者。這裡不說「作家」,而用「文人」,是因為從現代文壇來看,一些活躍於副刊之間的編者作者,有許多並不是作家,而是學者、教授或翻譯家等。」我知道那些豆腐塊都是血和汗水凝結出來的智識,是可以照亮人生的一盞桔燈。

這裡可以輕易地舉出當過《綠原報》副刊·沙棗花副刊編輯的著名文人:比如,何永國和王克林的傾情付出。那時候,我們仨因為沙棗花,都是富足、幸運和快樂的。對於故鄉來說,三個來自同一個團鎮的男兒算是走出故鄉的文曲星的晨光吧。那時的副刊編輯還有丁春和劉淵,劉淵已駕鶴而去,魂歸故里。劉老的離去,讓我撫今追昔,總是飽含熱淚。丁春則因為考察塔里木河飲酒傷得挺重,一不小心就腦中風,淨重短時間瘦了十幾公斤。住進醫院病床後,醫生隔一段時間就會把他叫起來,害怕他產生意識不清。丁春說,那個疼痛感到現在你都沒有辦法去描述如果沒有吃止痛藥,每次都是疼得承受不住。

正是在他們手中,一期期《綠原報》副刊·沙棗花才得以以其獨特風貌在二師現代文壇閃耀其灼灼光彩。正是在他們手中,一部部重要作品,從副刊走入讀者中間,從副刊走進歷史榮耀

作為《綠原報》副刊·沙棗花編輯,是感到非常幸運和充實的。這些年來,我有幸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優秀文學作品和才華橫溢的作者,比如:皮玉江、時新原、辜麗香、呂長青、胡澤新、曲新宏、劉昌輝、王玉霞、時新芝、莫春燕、黃文生、李英、劉瓊、陳金平,駝鋒海、黃斌、賈群德、吳霞、楊春燕、劉瀏、張萬平、尚新革、張靖、彭淵、韓浩亮、徐蓮芝、張勇、鹿宏偉、林青、陳文畢、鄧玉珍等,他們的文字在每次編輯一篇文章或者整理一期副刊時都給予我一次思考和學習的機會。

在這十年的編輯生涯中,我學會了如何辨別好的作品和優秀的作者,並給予他們充分的支持和鼓勵。我不僅僅是一個審稿人,更是一個引導者和指導者,幫助作者們將他們的作品優化到最佳狀態。

我與作者們的合作也讓我更加了解了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和風格,從詩歌到小說,從散文到雜文,從報告文學到戲劇,我都積極地去挖掘和推廣。我經常參加各種文學活動,親自與作者們交流和互動,這不僅豐富了我的視野,也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他們的創作意圖。

作為編輯,我不僅僅關注作品的質量,也注重刊物的整體規劃和設計。我喜歡將各類作品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有流暢性和連貫性的副刊體系。我注重細節,關注排版和排列順序,力求給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體驗。

這十年,《綠原報》副刊·沙棗花推出的小說《最後的青年排》獲新疆新聞獎副刊作品二等獎,小說《居家的燈火明了》獲兵團新聞獎副刊作品三等獎,四幕詩劇《愛之舞》獲全國地市報副刊作品好作品獎、報告文學《解讀中國馬鹿》獲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羅布人村寨:一條河兩個世界三種風四類人》《嵌入心靈深處的血性》獲當代最佳散文創作獎;《愛之舞》獲全國農民報好副刊作品獎;《塔里木情素》獲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三等獎等。

這十年,《綠原報》副刊·沙棗花推出的作品,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雜文散見於《人民日報》《中國農民報》《經濟日報》《中國作家》《青年文學》《綠洲》《新疆日報》《兵團日報》《新疆經濟報》等!

這十年,我也面臨過一些挑戰和困難。有時候,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繁重的編輯任務;有時候,我需要與作者們溝通和解決一些意見分歧;有時候,我需要面對各個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然而,我通過不斷學習和成長,掌握了更多的編輯技巧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十年,彈指一揮間,然而歷史不會忘記。

記得,2002年3月,我剛到綠原報社。來了就主持《綠原報》副刊·沙棗花。當時,報社裡六台電腦,像寶貝一樣放在機房裡,進去要給領導請示穿拖鞋!而編輯們要用大A3的版紙、尺子、紅藍筆、大塊橡皮、計算器工作,造成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我就同社長、主編談我的想法。領導同意將電腦分給編輯、搬上辦公桌。但是,電腦上桌後做什麼?一套編輯軟件上萬元。我就下載綠色的不帶插件的飛騰方正編輯軟件,給每台電腦裝上,然後,利用下班時間共同學習!從而綠原報社在全兵團、自治區甚至是大部分省市率先實現編輯無紙化辦公!由於,實現了無紙化辦公,《綠原報》副刊·沙棗花的郵箱裡成千上萬的副刊稿件向我飛來,不乏名家、大家,但為了保持定力,堅持培養本土作者、堅持使用本土作家作品,從而實現以本土作家的報告文學《解讀中國馬鹿》拿下中國新聞獎,使自治區新聞出版總署的總編輯、社長培訓班在師里盛大召開,成為師新聞宣傳領域的盛事。

這些,歷歷在目。

王克林成為省級黨刊的高級編輯,黃文生成長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兩部小說集,張靖、尚新革進入地州級作家協會的領導班子!辜麗香、張清闖更是走上了師市文聯的領導崗位,時新芝、曲新紅、楊春燕、張勇等更是在師市人大、團鎮、法院等重要崗位擔任領導和部門負責人……這些哪一樣不是他們文學主體人格的外化,哪一樣不是因為《綠原報》副刊·沙棗花為他們文學追求施灑養料成就人生髮展的整體性思考和考量?我想,這完全是了。

十年為證,有詩云:

默默無聞著玉衣,甘心情願做文梯。

清芳但得漫川野,翰墨流香待日霓。

作為文學副刊編輯的這十年讓我收穫滿滿,開闊了我的眼界,提升了我的專業能力。我相信,《綠原報》副刊·沙棗花將會繼續努力,為文學事業、成就夢想貢獻自己的力量。

《綠原報》副刊·沙棗花依舊是師市文學的一面旗幟。[1]

作者簡介

王永健,資深副刊編輯,記者,作家,新疆作家協會會員,兵團作家協會會員,新疆巴州作家協會副主席,兵團第二師作家協會秘書長,《鐵門關文藝》主編,現居庫爾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