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丁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丁粄(客語發音:xinˊ denˊ banˋ)又稱紅粄,客家傳統在家中添丁時製作,用來向祖先及上蒼報告並乞求小孩平安。客家米食既是以台灣米做為原料,發揮本省在萊米、糯米及蓬萊米的特性,製作出各種特色米食,稱之為「粄」。

早期客家農業社會,以種植稻米維生。農民種植稻米,歷經耕作、播種、施肥……等時期,這期間還需防患各種天災,才使得有成熟飽滿的豐收。稻米的豐收象徵著人民生活得以安定和對未來的希望。客家人勤奮的耕種,以米為主食,對稻米有著深厚的情感。因為豐收而有了感恩;因為感恩所以珍惜;因為珍惜起了敬畏。客家人自古即是「敬天崇祖」的民族,天地間的神祇保境安民、恩威浩蕩,神明信仰的具體行為就是「祭祀」。客家米食文化即是在敬天地、祭鬼神和拜祖先,這樣崇敬慎重和感恩的態度為基礎發展起來,有關稻米的食物與祭祀節慶,也就發展出不同的風貌,產生了和客家人的生活、禮俗及信仰密不可分的關係。[1]

美食由來

客家人製作「新丁粄」源自於農業社會重視「出丁」的風俗。客莊的家庭為慶祝家中新添男丁,通常在元宵節時,會以糯米做成「紅粄」當祭品,拿到莊頭伯公祠叩謝伯公(土地公)添丁賜福,並祈求祖先和神明保佑新生兒平安長大,故稱「新丁粄」。新婚夫妻做新丁粄是討喜氣 ,希望來年可以生兒子。因紅粄所採用的圖像,以象徵長壽幸福的龜甲為花紋,又稱「紅龜粿」。新丁粄在祭拜後就拿回家分發給鄰里,分享添新丁的喜悅。選在元宵節舉辦是為了延續新春的年節歡樂氣氛,讓在外地工作的鄉親能回鄉返家團聚,並趁此機會向家鄉鄰里報喜。[2]

食材

糯米,水,油,紅花米(色素),模具

習俗

東勢山城一帶,每到元宵節,過去一年家中有新生兒誕生的便會全家總動員製作「新丁粄」,已超過百年歷史,現在社會男女平權觀念已普及,新生兒不論男女家中皆會製作新丁粄酬謝神明,男生的新丁粄為紅色、女生的桃粄為粉桃紅色,酬謝神明之餘也祈求神明能庇佑小孩健康長大。

「新丁粄」還衍生出了元宵節「鬪粄」的文化,每年家家戶戶製作的新丁粄眾多、在神明面前一字排開,婆婆媽媽們為了面子,新丁粄越做越大、越做越精美,後來更乾脆辦起了「鬪粄」比賽,每年分成個人組、團體組較勁,請來專業評審,選出色香味俱全的新丁粄,獲得第一名的參賽者還能得到獎金,也為新丁粄節增添刺激感。[3]

東勢新丁粄節代表客家人知恩惜福,製作「新米粄」答謝土地公、土地婆,庇佑家中人丁興旺、多子多孫多福氣,為東勢年度盛事。[4]

視頻

客家新聞雜誌第424集 做粄玩東勢
客家電視台︰客家禮俗—第四集 新丁粄

參考文獻

  1. 新北市客家觀光美食館,hakka-cuisine.ntpc.gov
  2. 新北市客家觀光美食館,hakka-cuisine.ntpc.gov
  3. 台中東勢新丁粄節 客家限定版求子紅龜粿,bobee.nownews,2018-03-03
  4. 2020東勢新丁粄節,travel.taichung.gov,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