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石頭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新石頭記》最初標為「社會小說」,後又改標為「理想小說」的晚清長篇科幻小說《新石頭記》。當時,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紅樓夢》續作,遺憾的是,它們大都「託言林黛玉復生,寫不盡的兒女私情」,甚至眾女共事一夫,家族興旺,皇恩浩蕩,蘭桂齊芳之類。而《新石頭記》與此迥然不同,承繼了《石頭記》的迷幻時空框架,小說中,賈寶玉在1901年復活,到上海、南京、北京、武漢等地遊歷,目睹了大量火車,輪船,電燈等電氣化的新事物,甚至乘坐潛水艇由太平洋到大西洋,由南極到北極繞地球一周,為高度發達的西方科技文明所震撼,並自信將來有一天中國也能製造這些東西。對於這部在文學史上占據一席之地的小說,通常的評價是說它集中反映了作者對烏托邦式的社會和國家制度模式的嚮往,但我認為它的另一重價值在於它的科幻色彩與遠邁常人的想像力,如飛車,電炮,潛艇等,放到今天猶能給人遐想,而這一點,應該與吳趼人當年在江南製造局的經歷有莫大關係——冥冥中命運的安排,確實有令人難以深究之處。

作者簡介

吳趼人 (18661910 年),原名寶震,又名沃堯, 清代譴責小說家,字小允,又字繭人,後改趼人。 廣東南海(佛山)人,號沃堯,出生於北京 ,因居佛山鎮,在佛山度過青少年時代,自稱我佛山人。以此為筆名,寫了大量的小說、寓言和雜文,名聲大噪,成為近代譴責小說的巨子。 清末(近代)小說家。活躍在清代文學時期, 代表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痛史》、《九命奇冤》等 。 吳趼人(1866年1910年),原名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佛山人。筆名有 偈、佛、繭叟、繭翁、野史氏、嶺南將叟、中國少年、我佛山人等,尤以我佛山人最為著名。 吳趼人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兼湖廣總督,祖父莘畲,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吳趼人幼年喪父,十七八歲至上海謀生,常為報紙撰寫小品文,光緒二十九年始,在《新小說》雜誌上先後發表《電數奇談》、《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恨海》、《劫餘灰》、《情變》等,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恨海》轟動一時,影響深遠,1910年留下《情變》前八回未完而在上海逝世。 吳趼人創作的小說有30多種,人稱小說巨子,是清末譴責小說的傑出代表。 他的小說,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如《瞎騙

內容預覽

  大凡一個人,無論事業,撰文章。那出色當行的,必能獨樹一幟。倘若是傍人門戶,便落了近日的一句新名辭,叫做:「倚賴性質」,並且無好事干出來的了。別的大事且不論,就是小說一端,亦是如此。不信,但看一部《西廂》,到了《驚夢》為止,後人續了四出,便被金嘆罵了個不亦樂乎。有了一部《水滸傳》,後來那些續《水滸》、《蕩寇志》,便落了後人批評。有了一部《西遊記》,後來那一部《後西遊》,差不多竟沒有人知道。如此看來。何苦狗尾續貂,貽人笑話呢?此時,我又憑空撰出這部《新石頭記》,不又成了畫蛇添足麼?按《石頭記》是《紅樓夢》的原名,自曹雪芹先生撰的《紅樓夢》,《綺樓重夢》……種種荒誕不經之言。不勝枚舉。看的人沒看一個說好的。我這《新石頭記》,豈不又犯了這個毛病嗎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