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畏階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畏階禍》選自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筆記--《郁離子》。

原文

蒙人衣狻猊之皮以適壙,見之而走,謂虎為畏已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復與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為虎所食。邾婁子泛於河,中流而溺,水渦喣而出之,得壺以濟岸,以為天佑已也,歸而不事魯,又不事齊。魯人伐而分其國,齊弗救。君子曰:「無畏者禍之本乎,惟有德可以受天祥,祥不妄集,聖人實有之,猶內省而懼,畏其不能勝也,而況敢於自祥乎?非祥而以為祥,喪其心矣,其能免乎?」

譯文

一個蒙地人披上獅子皮便走到墓穴地里,老虎看見了他就逃去,他認為老虎是害怕自己了。回到家而感到自傲,膽子就更大了。第二天,他又穿上狐狸皮衣到曠野去,又與一隻老虎相遇,老虎停下來斜視着他,他恨老虎不逃跑,便呵叱它,就被老虎吃掉了。邾婁子乘船在河中漂游,至河心失足落水,水渦又把他旋出來,得到了一隻葫蘆而漂流上岸,他認為是上蒼保佑了自己,歸來以後,既不侍奉魯國,又不侍奉齊國。後來魯國討伐並分占了他的國家,齊國也不肯去援救。君子說:「膽大妄為是災禍的根源,只有具備功德才可以承受上天所賜福祉,吉祥不會輕易出現,只有聖人才配得到它,卻還經常反省擔憂,害怕自己不能承受,何況怎麼敢自己妄想吉祥如意呢?不是吉祥卻自己認為吉祥,失去了自己的理智,那怎麼能免遭災禍呢?」

啟示

膽大妄為、肆無忌憚、鋌而走險是一切災禍的根源,那些自以為強大,便目空一切,自以為聰明的人,與蒙人何其相似,最終引火燒身,必然自取滅亡。

作者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郁離子》的寓言體風格可謂「牢籠萬匯,洞釋群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在這點上頗似《莊子》的語言風格,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辭富麗、氣勢磅礴、感染力強。更為重要的是,《郁離子》還吸收改編了一些《莊子》的寓言來就事論理。

視頻

無畏階禍 相關視頻

來聽劉伯溫《郁離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漲知識
陳勝華轉述<郁離子>新書發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