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舊唯物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舊唯物主義
圖片來自手機評站網

舊唯物主義同「新唯物主義」相對。泛指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它包括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等,不包括庸俗唯物主義。在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16—18世紀英法等國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以及19世紀德國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1]

發展歷程

唯物主義的發展經歷了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近代機械的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和現代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的新唯物主義。

狹義上的舊唯物主義就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叫機械唯物主義。它承認物質第一性,這是唯物主義的。但認為事物都是孤立的靜止的不變的,這又是機械的或形而上學的。時間和空間不是事物的儲藏所,而是運動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時間和空間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不是儲藏與被儲藏的關係,不是大與小的關係。把它們分割開來,就是把它們當作彼此孤立存在的東西,所以說這是一種機械唯物主義的時空觀。

缺點

1形而上學性: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思想對待一切問題。

2機械性:用機械性原理解釋一切現象,包括人的活動。

3不徹底性:舊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堅持唯物論,在社會歷史觀上堅持唯心主義。

4用個別代替一般,用自然科學的物質概念代替了哲學的物質範疇,不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2]

區別內容

⑴、現代辯證唯物主義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把實踐作為全部認識論的基礎,指明認識是主體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克服了舊唯物主義否認實踐作用,把人的認識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了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

⑵、現代辯證唯物主義把辯證法貫徹於反映論,科學地說明了人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揭示了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克服了舊唯物主義把認識直觀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學的缺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