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七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七子有「前七子」與「後七子」之分,前七子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等七位有名的文人。為區別後來嘉靖、隆慶年間出現的李攀龍、王世貞等七子,世稱「前七子」。後七子指明嘉靖年間的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等七位有名的文人,因其前尚有李夢陽等七人稱前七子,故亦稱後七子,也稱嘉靖七子。[1]

[]

七子簡介

李夢陽在復古模擬上堅持主張"刻意古范",句模字擬,逼肖前人;詩重氣魄,追求雄奇、豪放的風格。何景明思想較靈活,主張對古人作品要"領會神情"、"不仿形跡",以達到"達岸舍筏"的目的;詩重才情,偏向清新一路。徐禎卿詩論頗多精闢、獨到之處,在追隨李、何後其詩歌風格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康海、王九思主要成就在散曲、雜劇,詩多率直。邊貢、王廷相短詩清新、明快,但總體成就較遜色。前七子的文學主張和創作實踐都有現實意義,但由於過分強調復古,文學的創造性顯得不足,有的甚至淪為"高處是古人影子耳,其下者已落近代之口",給文壇帶來新的流弊。

來歷

後「七子」一詞也常指明七子為代表的文學流派。

概述

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的文學流派。成員包括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首見於《明史·李夢陽傳》。為區別後來嘉靖、隆慶年間出現的李攀龍、王世貞等七子,世稱"前七子"。七子皆為進士,多負氣節,對腐敗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氣不滿,強烈反對當時流行的台閣體詩文和"嘽緩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習氣。其文學主張被後人概括為大力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旨在為詩文創作指明一條新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詩風。他們都懷着強烈的改造文風的歷史使命,卻走上了一條以復古為革新的老路。前七子崛起文壇之後,其復古主張立迅速風行天下,成為文學思想之主流,掀起了一場文學復古運動。這在明代文學史上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他們一些具體的文學見解不盡相同,創作上各呈特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