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朝建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朝建築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明代建築

建築特點: 規模宏大、氣象雄偉

宮廷建築代表: 紫禁城

民間建築代表: 蘇州園林

歷史時間: 1368年-1644年

明代建築是指公元1368-1644年(明代)之間的建築形式,明代時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晚期,這一時期的建築樣式,上承宋代營造法式的傳統,下啟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無顯著變化,但建築設計規劃以規模宏大、氣象雄偉為主要特點。明初的建築風格,與宋代、元代相近,古樸雄渾,明代中期的建築風格嚴謹,而晚明的建築風格趨向繁瑣。[1]

建築簡介

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和宮殿建築均為後世所沿用,都城北京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於明代的規劃和經營,清代帝王的宮殿也是在明宮殿的基礎上不斷擴展完善而來的。這一時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礎上改建的,建後分為外城、內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繼續大力修築宏偉的防禦建築--長城,長城許多重要段落的牆體和城關堡寨都用磚砌,建築水平達到最高。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至甘肅嘉峪關,長達5660公里。山海關、嘉峪關等著名關城,是中國建築藝術中獨具風格的傑作;北京八達嶺長城、司馬台段長城等還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這一時期,建築方面進一步發展了木構架藝術、技術,官式建築形象較為嚴謹穩重,其裝修、彩畫、裝飾日趨定型化;裝修陳設上也留下許多磚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質的作品,磚已普遍用於民居砌牆。

明代,中國建築群的布置更為成熟。南京明孝陵北京十三陵是善於利用地形和環境形成陵墓肅穆氣氛的傑出實例。

此外,此時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園林建設非常發達,明式家具也聞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風水術在明代已達極盛時期,這一中國建築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現象,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

明朝的建立在中國歷史上又一次出現了強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明初,經過約半個世紀的整頓吏治、發展農業、興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使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經濟的繁榮促進了各類建築的發展。首先是南北兩京(南京、北京)和大規模宮殿、壇廟、陵墓和寺觀的建成,如兩京宮殿、十三陵、天壇、南京大報恩寺、武當山道教宮觀等,都是明朝有代表性的建築群。曲阜孔廟也在明朝中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明朝另外兩大工程是北方的軍事重鎮城堡體系和萬里長城,以及東部沿海的防倭城堡體系。明初,蒙古勢力雖然退居漠北,但仍力圖復辟,不斷伺機南侵。明朝遷都北京後,又三面鄰近塞外。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御駕親征中被蒙古瓦剌軍俘獲,引起京城危急,朝廷驚慌。北方之敵成了明朝的大患,因此,終明之世,對北邊防衛極為重視,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修築了一條延亘五千餘公里的長城,並分九段地區設置重兵防守,統稱"九邊"。沿着長城一線,還修築數以百計的城堡和數以千計的墩台和烽堠,組成一個點線結合的完整防禦體系。危害於東南沿海的倭寇源於日本海盜,以明初洪武間與明中葉嘉靖間為患最烈。為了消除倭患,明朝政府在南起廣西欽州灣北至遼寧金州灣的漫長海岸線上,設置了五十三座衛城和一百零三座所城,其間尤以浙江、福建兩省最為密集。這一百五十六座防倭城堡組成了明朝的東方防衛體系,有力地遏止了倭寇的進犯。

明代的地方建築也空前繁榮,各地的住宅、園林、祠堂、村鎮建築普遍興盛,其中江南經濟發達地區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諸省最為突出,直到今天,這些地區還留有眾多的明代建築。明代中晚期,各地的造園活動出現一個新高潮。江南富裕地區的村鎮多進行了有計劃的建設,出現了許多環境優美、設施良好的優秀村鎮實例。它們一般都有高質量的道路、橋樑、標榜本村傑出人士的牌坊、作為宗族聯繫紐帶的祠堂、教育子弟用的書院,以及公共使用的風雨橋、路亭、戲台、廟宇等建築。

明朝在建築技術上的進步主要有:第一,磚的生產技術改進,產量增加,各地建築普遍使用磚牆,府縣城牆也普遍用磚貼砌,一改元代以前以土牆為主的狀況。此外,還創造了一種用刨子加工成各種線腳作為建築裝修的工藝,稱之為"磚細",通常用作門窗框、牆壁貼面等。與之同時,磚雕也有很大發展。第二,琉璃製作技術進一步提高。琉璃塔、琉璃門、琉璃牌坊、琉璃照壁等都在明朝有所發展,琉璃瓦在各地廟宇上普遍使用,色彩品種增多,中國建築色彩斑斕、絢麗多姿的特點已達到成熟階段。第三,木構架技術在強化整體結構性能、簡化施工和斗拱裝飾化三個方面有所發展。例如宋代常用的用一層層木構架相疊而成樓閣的方法,被貫通上下樓層的柱子構成的整體式框架所代替;柱與柱之間增加了聯繫構件的穿插枋、隨梁枋,改善了殿閣建築結構;斗拱用料變小而排列越來越叢密,等等。這些都使明代建築的面貌產生了與宋代建築的明顯差異。

等級制度

明代在第宅等級制度方面有較嚴格的規定。一二品官廳堂五間九架,下至九品官廳堂三間七架;庶民廬舍不逾三間五架,禁用斗栱、彩色。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定製:六至九品官廳堂三間七架,正門一間三架;庶民正廳不得超過三間五架。洪武三十年重申:房屋可以多至一、二十所,但間、架不容增加。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稍作變通,架數可以加多,但間數仍不能改變。

明朝住宅的等級制度主要是限制間數和架數,至於建築層數,則可因地制宜。明代住宅均能表現明代建築特點,典雅穩重,做工講究,裝修精美,雕刻和彩畫細膩而雅淨。蘇南、浙東、皖南、山西襄汾都有明代的民居遺物。

都城建築

明南京城

明朝開國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長江下游的南京。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後,南京成為明朝的留都。

南京地理條件優越,北倚長江,水源充沛,運輸便利,南有秦淮河繞城而過,是水運集散地。這裡自古就有"龍蟠虎踞"的美譽,鐘山龍蟠於東,石城虎踞於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從公元3世紀至6世紀曾有六個王朝建都於此,前後達三百餘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開始就舊城擴建,並建造宮殿。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皇帝位,南京成為明朝都城。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終於完成了南京作為明帝國首都的格局,全城人口達到百萬。南京是在元代集慶路舊城的基礎上擴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舊城區、皇宮區、駐軍區。後兩者是明初的擴展。環繞這三區修築了長達33.68公里的磚石城牆。

舊城區位於秦淮河與長江的交匯處,是城市對外交通的要衝地帶,居民密集,商業繁榮,為朝廷服務的大批手工業作坊也設置在這裡。由於地近皇城,大臣們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區,如徐達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鄭和宅在馬府街等。皇帝命令建造的十六處大酒樓則分布在商市匯集的舊城西南一帶。

皇城區設在舊城東側,北枕鐘山支脈富貴山,南臨秦淮河。既有水運方便,又和舊城緊密相聯,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風水術所追求的陽宅"背山、面水、向陽"的模式,唯一的缺點是地勢低洼。

明初,南京城內外駐軍約二十萬人,除一部分駐守皇宮和沿江外,大部分軍隊都駐紮在城內西北地區。這裡有大片營房、糧倉、庫房和各種軍匠工場,形成一個獨特的軍事區。

在上述三地區的中間位置,建有高大的鐘、鼓樓,作為全城報時之所,這顯然是接受了元大都的遺規。

南京的道路系統呈不規則布置,城牆的走向也沿舊城輪廓和山水地形屈曲繚繞,皇宮偏於一邊,使全城無明顯中軸線,一反唐、宋、元以來都城格局追求方整、對稱、規則的傳統,創造出山、水、城相融合的美麗城市景觀。

南京的城牆牆基用條石鋪砌,牆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磚壘砌兩側外壁,中實雜土,唯有皇宮區東、北兩側的城牆全部用磚實砌。南京城33.68公里長的城牆,所用之磚由沿長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個縣燒制後運抵南京使用,每塊磚上都印有監製官員、窯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質量責任制之嚴格可以想見。城牆沿線共辟十三座城門,門上建有城樓,重要的城門設有瓮城,其中聚寶門、通濟門、三山門是水陸交通要道,每門都設有三道瓮城以加強防衛。當初城牆上建有軍士宿衛用的窩鋪房二百座,雉堞一萬三千餘個。現城牆尚存21.35公里,窩鋪無存,雉堞有少數殘留。

在這座城牆之外,又修築了一座長達50餘公里的外郭城,把鐘山、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區都圍入郭內,並辟有外郭門十六座,從而形成保衛明皇宮的四道防禦線,即:外郭、都城、皇城、宮城。

明北京城

從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城為止,明朝共有二百二十四年建都於北京。明初的北京城沿用了元都舊城的基本部分,以後又多次擴建。城市的格局既有很強的繼承性,又有自身的特點。明初,徐達占領元大都後,為了便於防守,將城北縱深約2.8公里較冷僻的城區捨棄於城外,另築了一道北城牆,使城市面積縮小約百分之四十。在以後的半個世紀裡,這裡是一座地方性政治、軍事中心城市--北平府。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決定把首都從南京遷至北京,為了仿照南京皇宮的形制在宮前布置五部六府官衙,又將南城牆向南移了約0.8公里。到明代中葉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由於北方蒙古部族的軍事進犯威脅到北京城的安全,又仿照南京城的辦法,在城外加築一道外郭城以加強城防。但限於當時財力,這道外郭城牆只修築了南面8公里就從東西兩端折而向北和舊城城牆相接,使整個城市形成一個"凸"字形輪廓。這個格局一直保持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末。

從以上北京城牆三次向南移動中可以看到城市在逐步向南發展。造成這種趨向的原因是,城市對外交通以及居民的結集地,商肆、旅邸櫛比鱗次,人口異常稠密,加上通向南方的陸路交通,以及通惠河漕運重新開通後碼頭也匯集在前三門外,使這一帶格外繁華。為此,永樂十八年和嘉靖三十二年兩次向南擴城,把原來城外最熱鬧的居民區圍入城中,同時也把最重要的禮制建築天壇、山川壇等一併圍入。

經過明初到明中葉的幾次大規模修建,比起元大都來,北京城顯得更加宏偉、壯麗。首先,城牆已全部用磚貼砌,一改元代土城牆受雨水沖刷後的破敗景象;其次,城濠也用磚石砌了駁岸,城門外加築了月城,舊城九座城門都建有城樓和箭樓,城門外有石橋橫跨於城濠上(明初是木橋,1436~1445年全部改為石橋),橋前各有牌坊一座;再者,城的四隅都建了角樓,又把鐘樓移到了全城的中軸線上,從永定門經正陽門、大明門、紫禁城、萬歲山到鼓樓、鐘樓這條軸線長達8公里,軸線上的層層門殿,軸線兩側左右對稱布置的壇廟、官衙、城闕,使這條貫串全城的軸線顯得格外強烈、突出。但是,這種城市布局卻給市民帶來了不便。在明代,從大明門到地安門長達3.5公里的南北軸線被皇城所占有,一般人是不准穿越的,因此造成了東城與西城之間交通的不便,在古代運輸工具不發達的情況下,問題尤為嚴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