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詩·青草長沙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昔游詩·青草長沙境》是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姜夔的作品之一。姜夔(1154年~1221年),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姜夔的詞境獨創一格,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也別出心裁[1]。他善於用聯覺思維,利用藝術的通感將不同的生理感受連綴在一起,表現某種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於側向思維,寫情狀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畫,而是側面着筆,虛處傳神。
“ |
青草長沙境,洞庭渺相連。 洞庭西北角,雲夢更無邊。 復有白湖沌,渺莽里數千。 豈惟大盜窟,神龍所盤旋。 白湖辛已歲,忽墮死蜿蜒。 一鱗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白身青鬐鬣,兩角上梢天。 半體臥沙上,半體猶沈淵。 里正聞之官,官使吏致虔。 作齋為禳禬,觀者足闐闐。 斂席覆其體,數里聞腥膻。 一夕雷雨過。此物忽已遷。 遺蹟陷成川,中可行大船。 是年虜亮至,送死江之壖。 或雲祖龍識,詭異非偶然。 近日山陽人,采菱不知還。 望見三龍浮,目若電火燃。 見龍多見尾,少見四體全。 一龍已為異,三者亦罕傳。 又因魚湖側,水中忽生煙。 煙中一驢出,繞身步蹁躚。 俄隨霹靂去,欲詰無由緣。 我聞語此事,乘舟往觀焉。 徑往枯葭蒲,白鷺爭相先。 湖有劉備廟,實司浩渺權。 裴回無所見,歸棹月明前。 |
” |
— [南宋]姜夔 |
詞風特色
姜夔詞具有"清空"和"騷雅"的特色。姜夔的清空出自蘇軾,騷雅脫胎於辛棄疾[2]。蘇、辛都是無意為詞的,他們的清空、騷雅都是通過詩歌化的途徑實現的。姜夔在引詩濟詞方面和蘇、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為詞,將詞的音律、創作風格和審美理想納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將原來並無必然聯繫的清空、騷雅聯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南宋江湖詞派理論和創作就是闡釋和普及這種清空騷雅詞風的。
書法創作
姜夔也是一位書法家。他的《續書譜》仿效孫過庭的《書譜》而撰寫[3],但並非《書譜》之續。全卷分總論、真書、用筆、草書、用筆、用墨、行書、臨摹、方圓、向背、位置、疏密、風神、遲速、筆勢、情性、血脈、書丹等十八則,所論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面,實自抒其心得之語。是南宋書論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學術著作。姜夔"崇晉貶唐",反對俗書,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對"唐法"並非不問青紅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對"法"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並從肯定和解釋引申了"晉韻"古法。
主要作品
姜夔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代表作《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鬱鬱不平之情。其《揚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實內容之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後揚州的殘破景象,表現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他晚年受辛棄疾影響,詞風有所轉變,如《永遇樂·雲隔迷樓》、《漢宮春·雲日歸歟》等,呈現出豪放風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並注有旁譜。姜夔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對後世影響較大。其詩初學黃庭堅,後學晚唐陸龜蒙,雖精心刻意詞句,但較少纖巧之痕,詩風清妙秀遠,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等。所著《詩說》頗有獨到見解。生平詳見夏承燾《姜白石編年箋校》等。卒年據《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書譜》和琴曲《古怨》。
視頻
昔游詩·青草長沙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略論姜夔詞的藝術特色,豆丁網,2020-10-28
- ↑ 人間別久不成悲|姜夔詞精選,個人圖書館,2019-10-14
- ↑ 南宋文學家姜夔的書法作品有哪些,學習啦,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