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映泉禪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映泉禪寺位於台灣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該寺鄰近大武山麓下,是民國十年創建,日據時代開山,到現在寺中還有濃厚的日本風情。經過開專、開照法師從大陸召來建廟名師開創,近十年各方善士大力支持,映泉禪寺金碧輝煌,建築雄偉,庭院有日本宮燈、噴泉,廣場保留近百年挖掘的古井。禪寺建築充滿濃味的傳統日式風格。映泉禪寺因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及歷史意義,也成為萬巒鄉推薦景點之一,和知名的萬巒吊橋五溝村劉氏宗祠等,形成了遊覽當地的串聯旅遊景點,值得前往一探究竟。 [1]
 

歷史沿革

大政四年(1915)有一位「開基」老和尚,為弘揚佛法來莊,一面傳教,一面構築「禪祠」,所蓋「禪祠」之位置倚畔於泉湧不斯清澈河旁,每當月明之夜,禪祠之軀影風貌投映於河溝水面上,因此老和尚悟以該祠取名「映泉禪祠」。 後於大正十年(1921)間,再由開山祖師「開專」老和尚率眾弟子傳承開基。老和尚為擴大興建「廟寺」心願,接掌為第一代住持,工程未完成住持圓寂,再由大崗山舊超峰寺「開昭」老和尚接第二代住持,於興建寺務不久又回超峰寺。於昭和十二年間由第三代住持「開成」完成興建「廟寺」工作,於是將原「映泉禪祠」於落成時改為「映泉禪寺」。 後由「開昌」接任第四代、「心容」第五代,一代一代的延續直到民國七十四年(1985)釋圓本(俗名陳修)接任住持,眼看大殿廂房的棟樑腐蛀不堪,為了安全起見,民國七十八年(1989)十一月領眾拆除舊禪寺,重建至今仰賴十方善男信女愛心布施,致滴水成河來完成巍巍雄壯的「三寶殿」。[2]

禪寺介紹

映泉禪寺內部一景照片來自玩全台灣旅遊網

映泉禪寺位於台灣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的村北地區,為五溝村中廟宇之始。因早期在日據時期,五溝村地區的建築形式因受日本殖民影響,都帶有濃濃的日系風格的展現,包括萬巒鄉知名的劉氏宗祠的花園、觀海山房都加上了巴洛克的裝飾。映泉禪寺在當時儼然成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只是後期由於殖民政府的管理政策,祭祀公業存在受到壓迫,逐漸萎縮,加上戰後後土地放領,宗族向心力消失,每個分支的家族祖堂取代成為宗祠之核心,並逐漸形成有當地的祭拜風格及特有慎終追遠文化的展現。[3]

視頻

【連假走一走 屏東萬巒一日遊-民視新聞】

【萬巒親水營造規畫 水岸綠廊新亮點】客家新聞20170701


參考文獻

  1. 映泉禪寺萬巒鄉公所
  2. 映泉禪寺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3. 五溝水 國家文化資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