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劉毅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華廙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劉毅,字希樂,彭城沛人也。曾祖距,廣陵相。叔父鎮,左光祿大夫。毅少有大志,不修家人產業,仕為州從事。

桓玄篡位,毅與劉裕、何無忌等起義兵,密謀討玄。毅等軍至蔣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張旗幟玄不之測益以危懼謙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懾伏裕莫敢出斗。裕與毅等分為數隊,進突謙陣。時東北風急,義軍放火,煙塵張天,鼓譟之音震駭京邑,謙等諸軍一時奔散。玄既西走,裕以毅為冠軍將軍、青州刺史,與何無忌等躡玄。毅乘風縱火,盡銳爭先,玄眾大潰,燒輜重夜走。 及玄死,桓振、桓謙復聚眾距毅於靈溪。玄將馮該以兵會振,毅進擊,為振所敗,退次尋陽,坐免官,尋原之。劉裕命何無忌受毅節度,無忌以督攝為煩,輒便解統。毅疾無忌專擅,免其琅琊內史,無忌遂與毅不平。毅唯自引咎,時論韙之。

初,毅丁憂在家,及義旗初興,遂墨絰從事。至是,軍役漸寧,上表乞還京口,以終喪禮,曰:「弘道為國者,理盡於仁孝。訴窮歸天者,莫甚於喪親。往年國難滔天,故志竭愚忠,靦然苟存。今皇威遐肅,海內清盪。乞賜余骸,終其丘墳,庶幾忠孝之道獲宥於聖世。」不許。初,桓玄於南州起齋,悉畫盤龍於其上,號為盤龍齋。毅小字盤龍,至是,遂居之。俄進拜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毅剛猛沈斷,而專肆很愎,與劉裕協成大業,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及居方岳,常快快不得志,嘗云:「恨不遇劉項,與之爭中原。」眾咸惡其陵傲不遜。

初,江州刺史庾悅曾至京口。毅時甚屯窶,先就府借東堂與親故出射。而悅後與僚佐徑來詣堂,毅告之曰:「毅輩屯否之人,合一射甚難。君於諸堂並可,望以今日見讓。」悅不許。既而悅食鵝,毅求其餘,悅又不答,毅常銜之。義熙中,故奪悅豫章,解其軍府,使人微示其旨,悅忿懼而死。

譯文

劉毅,字希樂,彭城郡沛縣人。曾祖父劉距,做過廣陵相。叔父劉鎮,(官至)左光祿大夫。劉毅從小(就)有大志向,不治家財產業,最初做官擔任州從事。

桓玄篡位,劉毅與劉裕、何無忌等起義兵,暗中謀劃討伐桓玄。劉毅等率軍到蔣山,劉裕讓瘦弱兵士登山,多樹旗幟(作為疑兵),桓玄不能判斷軍情,更加恐慌。桓謙等的士卒大多是北府兵,向來懾服劉裕,不敢出戰。劉裕與劉毅等分成幾隊,沖入桓謙陣中。當時東北風颳得迅疾,義軍(乘機)放火,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戰鼓聲喊殺聲震撼京城,桓謙等人所率軍隊頃刻間(倉皇)逃散。桓玄西逃後,劉裕任命劉毅為冠軍將軍、青州剩史,與何無思等人(一同)追擊桓玄。劉毅乘風勢放火,把所有的精銳部隊派出作戰,(拚死)爭先,桓玄部眾大敗,燒毀輜重連夜逃跑。

等到桓玄死後,桓振、桓謙又聚集部眾在靈溪抵抗劉毅。桓玄部將馮該率兵與桓振會合,劉毅發兵攻擊,被桓振打敗,退守尋陽,因(戰敗)獲罪免去職務,不久(又)讓他官復原職。劉裕命令何無忌受劉毅節制,何無忌認為監督攝理地方政事很繁瑣,就(自行)解除了統轄之權。劉毅痛恨何無忌專權擅斷,(就)免去了他琅琊內史的職位,何無忌便與劉毅不和。劉毅自己承認過失,當時的輿論認為他做得對。

當初,劉毅在家遵制守孝服喪,等到(劉裕)初舉義旗,(劉毅)便身穿黑色喪服跟從征戰。到這時候,戰事逐漸平息,(劉毅)就上表請求返回京口,來完成喪禮,說:「用大道治國(一類)的事,(最重要的)理在於仁孝。向上天訴說困厄痛苦(一類)的事,沒有比失去親人更嚴重的了。往年國難深重,所以愚臣盡忠(報國),慚愧苟活於世。現在皇威遠揚,海內清平。請求聖上允許我辭職還鄉,終老於親人墳前,希望能(符合)忠孝兩全之道以得到當世(之人)的寬恕。「朝廷未許。當初,桓玄在南州興建齋房,在齋房上全都畫上盤龍圖案,號稱盤龍齋。劉毅小名叫盤龍,到這時,(劉毅)就住進盤龍齋。不久被封為衛將軍、亞府儀同三司。

劉毅剛猛沉勇果敢,然而獨斷專行剛愎自用,與劉裕共同完成恢復大業,而功居其次,特別(愛)居功自誇,不願推重佩服劉裕。等到(劉毅)做一方諸侯,(因)不得志常常心裡不痛快,曾說:「遺憾我不能生在劉邦、項羽之世,與他們爭奪天下。」眾人都厭惡他傲慢不遜。

當初,江州刺史庾悅曾到京口。劉毅當時十分窮困貧寒,先到公府借用東堂與親友(在其中)習射。但後來庾悅與同僚佐吏徑直來到東堂,劉毅告訴他說:「我等是困頓之人,會集一處習射很難。您到其他堂房都行,希望今日讓我借用東堂。「庾悅不答應。後來庾悅吃鵝,劉毅請求得到未吃完的,庾悅又不答應,劉毅(因此)常懷恨在心。義熙年間,(劉毅)故意剝奪庾悅在豫章的權力,解散他的軍府,派人暗中向庾悅表露自己的用心,庾悅氣憤憂懼而死。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