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庾翼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晉書·庾翼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庾翼字稚恭。風儀秀偉,少有經綸大略。京兆杜㐅、陳郡殷浩並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見桓溫總角之中,便期之以遠略,因言於成帝曰「桓溫有英雄之才,願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壻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濟艱難之勛。」
蘇峻作逆,翼時年二十二,兄亮使白衣領數百人,備石頭。亮敗,與翼俱奔。事平,如辟太尉陶侃府。在公府,雍容諷議。頃之,除西陽太守,撫和百姓,甚得歡心。及邾城失守,石城被圍,翼屢設奇兵,潛致糧杖。石城得全,翼之勛也。及亮卒,授都督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諸軍事、安西將軍,假節,代亮鎮武昌。翼以帝舅年少超居大任遐邇屬目慮其不稱翼每竭志能勞謙匪懈戎政嚴明經略遠數年之中公私充實人情翕然稱其才幹 由是自河以南皆懷歸附,石季龍汝南太守戴開率數千人詣冀降。
又遣使東至遼東,西到涼州,要給二方,欲同大舉。慕容皝,張駿並報使請期。翼雅有犬志,欲以滅胡平蜀為己任,言論慷慨,形於辭色。時東土多賦役,百姓乃從海道入廣州,刺史鄧岳大開鼓鑄,諸夷因此知造兵器。翼表陳東境國家所資,侵擾不已,逃逸漸多,夷人常伺隙,若知造鑄之利,將不可禁。康帝即位,翼欲率眾北伐,於是並發所統六州奴及車牛驢馬。時欲向襄陽,慮朝廷不許,故以安陸為辭。帝及朝士皆遣使譬止,車騎參軍孫綽亦致書諫。翼不從,遂違詔輒行。翼時有眾四萬,詔加都督征討軍事。師次襄陽,大會僚佐,曰:「我之行也,若此射矣。」
遂三起三疊,徒眾屬目,其氣十倍。胡賊五六百騎出樊城,翼遣冠軍將軍曹據追擊於撓溝北,破之,獲馬百匹。翼綏來荒遠,務盡招納之宜,繕修軍器,欲圖後舉。永和元年卒,時年四十一。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節選自(晉書•庾翼傳》)
譯文
庚翼,字稚恭。風度儀態俊秀奇偉,年輕時便有經世大略。京兆杜㐅和陳郡殷浩都才名為世之冠,但是庾翼卻不看重他們,每每對人說:「這些人應該被擱置一邊,等天下太平,再考慮他們的職務吧。」看到未成年的桓溫,就以深謀遠慮期待他,於是對成帝說:「桓溫具備英雄的才能,希望陛下不要用對待常人的禮節對待他,不要像對待尋常的女婿一樣對待他,應當委派給(桓溫)像方叔、邵虎(那樣)的重任,他必能建立救世濟時的功勳。」蘇峻叛亂,庚翼此時二十二歲。他的兄長庾亮派遣庚翼以平民身份率領數百人守備石頭城。庾亮失敗,與庚翼一起逃走。叛亂平定後,庾翼才被太尉陶侃府徵召任職。
在公府時,(庚翼)態度雍容,含蓄委婉地發表意見。不久,被授予西陽太守的官職(在任內)(庚翼)安撫百姓,與他們和睦相處,很得百姓擁戴。等到邾城失守,石城被圍,庚翼多次暗中(給石城)送去糧食軍需。石城得以保全,是庾翼的功勞。等到庚亮去世,他被授予總管江、荊、司、雍、益六州軍事事務以及安西將軍的職務,加授符節,接替庾亮鎮守武昌。庾翼憑藉成帝的舅舅的身份,年紀輕輕就躍居高位,遠近的人都關注,擔心他不能稱職。庾翼常常竭盡心力,勤勞謙恭一點也不懈怠,軍務和政務都很嚴明,籌劃得很長遠。數年之間,官府和私人(資用)充實,人際關係和睦(眾人)都稱讚他的才能。因此黃河以南(的人民)都有歸附之心,石季龍和汝南太守戴開率領數千人前來歸降庚翼。
庚翼又派遣使者東到遼東,西到涼州,打算聯合這兩個地方,一起起兵。慕容皝,張駿一起派使者商量(起兵)日期。庚翼平素有遠大志向,想把攻滅胡虜、平定蜀地作為自己的責任,言辭激昂(內心活動)表露在臉上和言辭間。當時東邊的州郡賦稅徭役繁重,百姓於是由海路進入廣州,刺史鄧岳大肆冶煉金屬,鑄造兵器,那些少數民族的人因此知道如何製造兵器。庚翼上表陳述東境是國家的依靠,(如今這裡)備受侵擾,逃走的人逐漸增多,夷人常常窺測可乘之機,如果讓他們知道冶煉金屬、鑄造兵器的利益,(冶煉、鑄造)將不能控制。康帝繼位後,庚翼想率兵北伐,於是同時發動自己統領的六州隸屬及車牛驢馬。
庚翼想移鎮襄陽,擔心朝廷不答應,所以用移鎮安陸為藉口。康帝和朝臣都派使者勸阻他,車騎參軍孫綽也寫信勸阻庚翼。庚翼不聽,便違背詔令擅自行軍。庚翼當時擁有兵眾四萬人,(皇帝)下詔讓他總管征討的各項軍事事務。軍隊駐紮襄陽,大會幕僚、輔臣,說:「我這次出征,就像這次射箭一樣(一定能成功)。」於是三發三中,士卒注視着他,士氣高漲十倍。後趙騎兵五六百人馬奔出樊城,庾翼派冠軍將軍曹據率軍追擊到撓溝北,打敗了他們,繳獲戰馬百匹。庚翼安撫招徠荒遠地區的人,竭盡招納賢士的事宜,修繕兵器,想要打算日後起兵。永和元年逝世,享年四十一歲。朝廷追贈他為車騎將軍,諡號「肅」。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 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