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張軌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張軌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張軌,字士彥,安定烏氏人,漢常山景王耳十七代孫也。家世辛年,以儒學顯。軌少明敏好學,有器望,姿儀典則,與同郡皇甫謐善,隱於宜陽女幾山。

永寧初,出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於時鮮卑反叛.寇盜從橫.軌到官.即討破之.斬首萬餘級,遂威著西以宋配、陰充、把瑗、陰澹為股肱謀主,征九郡冑子五百人,立學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視別駕,春秋行鄉射之禮。

永興中,鮮卑若羅拔能皆為寇,軌遣司馬宋配擊之,斬拔能,俘十餘萬口,威名大震。惠帝遣加安西將軍,封安樂鄉侯,邑千戶。至是,張氏遂霜河西。

永嘉初,會東羌校尉韓稚殺秦州刺史張輔,軌遣中督護汜瑗率眾二萬討之。先遺稚書曰:「今天綱紛撓牧守宜戮力勤王適得雍州檄雲卿稱兵內侮吾董任一方義在伐叛武旅三萬駱驛繼發伐木之感心豈可言古之行師全國為上卿若單馬軍門者當與卿共平世難也。」稚得書而降。遣主簿令狐亞聘南陽王模,模甚悅,遺軌以帝所賜劍,謂軌曰:「自隴以西,征伐斷割悉以相委,如此劍矣。」之行師.全國為上.卿若單馬軍門者.當與卿共平世難也。」稚得書而降。遣主簿令狐亞聘南陽王模,模甚悅,遺軌以帝所賜劍,謂軌曰:「自隴以西,征伐斷割悉以相委,如此劍矣。」俄而王彌寇洛陽,軌遣北宮純、張基、 陰浚等率州軍擊破之,又敗劉聰於河東。帝嘉其忠,進封西平郡兮,不受。

遣治中張閬送義兵五千及郡國秀孝貢計、器甲方物歸於京師。令有司可推詳立州已來清貞德素者,具狀以聞。州中父老莫不相皮。光祿傅祗、太常摯虞遺軌書,告京師飢匱,軌即遣參軍杜勛獻馬五百匹、毯布三萬匹。帝遣使者進拜稹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封霸城侯,進車騎將軍、開府辟如、儀同三司。俄而王彌遂 逼洛陽,及京都陷,中州避難來者日月相繼,軌分武成置武興郡、晉興郡以居之。

建興二年,痠疾,遺令曰:「吾無德於人,今疾病彌留,殆將命也。文武將佐咸當弘盡忠規,務安百姓,上思報國,下以寧家。素棺薄葬,無藏金玉。善相安遜,以聽朝旨。」表立子定為世子。卒年六十。謹曰武公。 《晉書.列傳.第五十六章•張軌》有刪改 注:①別駕:宮職名。②安遜,張軌子張宴的字。

譯文

張軌,字士彥,安定烏氏人,是西漢常山景王張耳的第十七代孫。家族世代舉孝廉,以專攻儒學著名。張軌年少聰明好學,很有才能聲望,姿態儀表文雅端莊,與同郡人皇甫謐關係很好,隱居在宜陽的女幾山。

永寧初年,張軌出任護羌校尉、涼州刺史。當時鮮卑族反叛,盜匪縱橫州里,搶劫財物,張軌到任後,立即予以討伐,剿滅盜匪,斬首一萬餘人,於是張軌威名大顯涼州,教化施行於河西。張軌以宋配、陰充、汜瑗、陰澹為左右得力謀士,徵召九郡貴族子弟五百人,建立學校,開始設置崇文祭酒,其地位和別駕一樣,春秋兩季實行以射選士的禮儀。

永興年間,鮮卑貴族若羅拔能反叛騷亂,張軌派司馬宋配征討叛敵,斬殺若羅拔能,俘虜十餘萬人,張軌威名大震。晉惠帝派遣使者任命張軌為安西將軍,並封為安樂鄉侯.食邑一千戶。至此時,張氏便成為河西霸主。

永嘉初年,東羌校尉韓稚誅殺秦州刺史張輔,張軌派中督護汜瑗率領二萬兵馬討伐韓稚,先派人給韓稚送去一封信說:「當今朝廷綱紀混亂不堪,各方諸侯應併力勤王。適才得到雍州文書,說你興兵內訌。鄙人督察經略一方,義在討伐叛亂之徒,將士三萬,絡繹進發,朋友故舊受害之痛,心中怎可言狀!古人作戰,以保全國家為上,你若單人匹馬來軍門謝罪,你我尚可共事平定世難。」韓稚得到書信後向張軌投降。張軌派主簿令狐亞聘問南陽王司馬模,司馬模十分高興,將天子所賜之劍送給張軌,對張軌說:「自隴地以西,一切軍政大事皆委託於你,此劍如同權杖。」不久,王彌侵犯洛陽,張軌派北宮純、張纂、馬魴、陰浚等率領州軍打敗王彌,不久又在河東擊敗劉聰。晉懷帝司馬熾嘉獎張軌的忠誠,進封他為西平郡公,張軌推辭不接受。

張軌派治中張閬送五千義兵及郡國秀才孝廉、賦稅賬簿、器甲土產交付京師。命令主管官吏詳細察問涼州自建州以來,高潔純正保持節操的人,都用文狀呈報到州府。涼州父老莫不慶賀。光祿卿傅祗、太常摯虞送信給張軌,告訴京師饑荒匱乏,張軌馬上派參軍杜勛給朝廷獻馬五百匹、毯布三萬匹。晉懷帝派使者進拜張軌為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封霸城侯,又升張軌為車騎將軍、開府辟如、儀同三司。不久,王彌就兵臨洛陽,及至京師陷落,中州人紛紛逃到涼州避難,張軌分割武威一部分設立武興郡和晉興郡以收容流民。

建興二年,張軌臥病不起,臨終前留下遺言道:「我平生對他人無甚恩惠,今日疾病垂危,大概命將告終了。我死後,文武將佐都應盡忠盡義,務必安撫百姓,上報國家,下安家室。我死後以普通棺木從簡安葬,墓中不藏金玉。好好輔助我兒安遜,聽從朝廷旨意。」上表朝廷請求立其子張寔為世子。五月己丑日,張軌去世,終年六十,朝廷贈諡號為武公。[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