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李熹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李熹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李熹字季和,上黨銅靼人也。熹少有高行,博學研精,與北海管寧以賢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復辟熹為太傅屬,固辭疾,郡縣扶輿上道。時熹母疾篤,乃竊逾泫氏城而徒還,遂遭母喪,論者嘉其志節。

景帝輔政,命熹為大將軍從事中郎,熹到,引見,謂熹日:「昔先公辟君而君不應,夸孤命君而君至,何也7」對日:「先君以禮見待熹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轉司馬,尋拜右長史,遷御史中丞。 當官正色,不憚強御,百僚震肅焉。薦樂安孫璞,亦以道德顯,時人稱為知人。尋遷大司馬,以公事免。


司馬侑為寧北將軍,鎮鄴,以熹為軍司。頃之,除涼州刺史,加揚威將軍、假節,領護羌校尉,綏御華夷,甚有聲績。羌虜犯塞,熹因其隙會,不及啟聞,輒以便宜出軍深入,遂大克獲,以功重免譴,時人比之漢朝馮、甘焉。拜冀州刺史,累遷司隸校尉。及魏帝告禪於晉,熹以本官行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

皇太子立,以熹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後,久曠東宮,制度廢闕,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諸官並未置,二傅並攝眾事。熹在位累年,訓道盡規。以年老遜位。初,熹為僕射時,涼州虜寇邊,熹唱義遣軍討之。朝士謂出兵不易,虜未墨為患,競不從之。後虜果大縱選,涼州覆沒.朝廷深悔焉。熹自歷仕,家無儲積,親舊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嘗私以王官。及卒,追贈太保,諡日成。 (節選自《晉書•李熹傳》,有刪改)

譯文

李熹字季和,上黨銅靼人。李熹年輕時有高尚的德行,他廣博地學習,精深地研究,與北海管寧因賢良被徵召,不去。他幾次被征入三府,不去就任。宣帝又徵召李熹為太傅屬,他以有病為藉口,堅決推辭,郡縣扶他登車上路。當時李熹母親病重,李熹於是偷偷翻越泫氏城牆徒步回家,於是趕上母親的喪事,議論此事的人讚美他的志氣節操。

景帝輔政時,任命李熹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李熹到任,被引見,景帝對李熹說:「過去先公徵用你而你不答應,如今我任命你你就來了,為什麼呢?」李熹回答說:「先君以禮對待我,我得以依照禮決定進仕或退身。明公用法律來約束我,我害怕法律就來了。」景帝很器重他。他轉任司馬,不久官拜右長吏,升任御史中丞。他居官正直,不畏強權,百官因懾於其威猛之政而風氣肅然。他舉薦的樂安人孫璞,也因為有道德而顯揚,當時的人稱讚他能識別人才。不久他遷任大司馬,因公事被免官。

司馬仙為寧北將軍,鎮守鄴地,以李熹為軍司。不久,李熹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加任揚威將軍、假節,兼任護羌校尉,安定華夏,抵禦蠻夷,很有聲望業績。羌人進犯邊塞,李熹趁着這個機會,來不及奏報,就見機行事出兵深入,於是取得大勝,因為功勞大免遭責罰,當時的人把他比作漢朝的馮奉世、甘延壽。他被授予冀州刺史,逐漸升遷至司隸校尉。等到魏帝向晉禪讓時,李熹以司隸校尉的官職代理司徒的職務。泰始初年,他被封為祁侯。

立皇太子後,任命李熹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後,太子之位長久空置,制度荒廢缺損,官員不完備,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等官職都沒設置,太傅、少傅共同代理眾事。李熹在位多年,教訓道義盡心謀劃。因年老退位。當初,李熹任僕射時,涼州的敵人入侵邊境,李熹倡導大義派兵討伐他們。朝廷官員認為出兵不易,敵人不足以造成禍患,最終不聽李熹的提議。後來敵人果然極端放肆,涼州覆沒,朝廷很後悔。李熹自從做官,家中沒有積蓄,親朋好友甚至共享衣食,未曾利用朝廷官員身份謀私。等到他死後,被追贈為太保,諡號成。[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