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苟崧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苟崧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苟崧,字景猷,潁州臨潁人,崧志操清純,雅好文學。齠齔時,族曾祖見而奇之,以為必興家門。弱冠,弱冠,太原王濟甚相器重,以方其外祖陳郡袁侃,謂侃弟奧曰:「近見荀監子,清虛名理,當不及父,德性純粹,是賢兄輩人也。」其為名流所賞如此。與王敦、顧榮、陸機等友善,趙王倫引為相國參軍。 王彌入洛,崧與百官奔於密,未至而母亡。賊追將及,同旅散走,崧被發從車,守喪號泣。賊至,棄其母屍於地,奪車而去。崧被四創,氣絕,至夜方蘇。葬母於密山。服闋,族父籓承制,以崧監江北軍事。

元帝踐阼,征拜尚書僕射,使崧與協共定中興禮儀。從弟馗早亡,二息序、廞,年各數歲,崧迎與共居,恩同其子。太尉、臨淮公荀顗國胤廢絕,朝庭以崧屬近,欲以崧子襲封。崧哀序孤微,乃讓封與序,論者稱焉。

敦表以崧為尚書左僕射。及帝崩,群臣議廟號,王敦遣使謂曰:「豺狼當路,梓宮未反,祖宗之號,宜別思詳。」崧議以為:「禮,祖有功,宗有德。元皇帝天縱聖哲,光啟中興,德澤侔於太戊,功惠邁於漢宣,臣敢依前典,上號曰中宗。」既而與敦書曰:「承以長蛇未翦,別詳祖宗。先帝應天受命,以隆中興;中興之主,寧可隨世數而遷毀!敢率丹直。詢之朝野,上號中宗。卜日有期,不及重請,專輒之愆,所不敢辭。」初,敦待崧甚厚,欲以為司空,於此銜之而止。

蘇峻之役,崧與王導、陸曄共登御床擁衛帝,及帝被逼幸石頭,崧亦侍從不離帝側。賊平,帝幸溫嶠舟,崧時年老病篤,猶力步而從。咸和三年薨,時年六十七。贈侍中,諡曰敬。 昇平四年,崧改葬,詔賜錢百萬,布五千匹。

譯文

荀崧,字景猷,是潁州臨潁人,荀崧志向操行清純,一向愛好文學。七八歲時,同族的曾祖看到他,認為他很奇特,必定使家門興盛。剛成年時,太原王濟對他很器重。把他與他的外祖陳郡袁侃相比,對袁侃的弟弟袁奧說:「近日看見荀監的兒子,若論清淨無為辨析名理,應當不如他的父親,若論人品德行的純粹,則與賢兄相當。」他就是這樣的受到名流的賞識。與王敦、顧榮、陸機等友善,趙王司馬倫引薦任相國參軍。

王彌進入洛陽,荀崧與百官逃奔到密,途中母親去世。賊人追趕將到,同行的人都四散逃走,荀崧披髮跟在車後,守在母親遺體旁號哭。賊人來了後,把他母親的屍體扔在地上,搶走了車子。荀崧受了四處傷,昏了過去,到晚上才甦醒。把母親葬在密山。服喪完畢,族父荀籓承帝旨,任命荀崧為監江北軍事。

元帝登基,任命荀崧為尚書僕射,讓荀崧與刁協一起擬定中興禮儀。堂弟荀馗早死,兩個兒子荀序、荀廞,年紀都只有幾歲,荀崧把他們接來,一起居住,關愛如同自己的兒子。太尉、臨淮公荀顗沒有後人,朝廷認為荀崧在親屬中最近,想讓荀崧之子繼承封爵。荀崧哀憐荀序孤苦貧賤,就讓封號給荀序,人們都稱讚他。

王敦上表人荀崧為尚書左僕射。皇帝去世後,群臣商議確定廟號,王敦派信使說:「現在豺狼當道,皇帝的棺木還沒有迎回,祖宗之廟號,宜另外從長計議。」荀崧認為:「依禮,祖先有功,同宗之人都有恩惠。元皇帝是上天賦予的聖哲,開創中興國運,恩澤與太戊相等,功德超過漢宣,臣大膽依照前典,上廟號叫宗。」不久又寫信給王敦說:「正當天下頑凶之人還未消滅,另外再商定祖宗廟號。先帝應天受命,以興盛中興之業;中興之主,能因世系輩數而改毀呢!我出於忠誠赤城之心。詢問朝野之人,上廟號中宗。選擇吉日有一定的期限,來不及重新請示,專擅之罪,不敢推辭。」當初,王敦對荀崧很器重,想任他為司空,這時因懷恨而中止。

蘇峻之戰時,荀崧與王導、陸曄一起登上御床保衛皇帝,及帝被逼前往石頭,荀崧也侍從不離開皇帝身邊。賊黨被平定後,皇帝登溫嶠的船,這時荀崧年老病重,還是努力步行跟從。咸和三年去世,享年六十七歲。追贈侍中,諡號敬。 昇平四年,荀崧改葬,詔令賜錢百萬,布匹五千匹。[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