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鄭默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鄭默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鄭默,字思元。起家秘書郎,考核舊文,刪省浮穢。中書令虞松謂曰:「而今而後,朱紫別矣。」轉尚書考功郎,專典伐蜀事,封關內侯,遷司徒左長史。武帝受禪,與太原郭奕俱為中庶子。朝廷以太子官屬宜稱陪臣,默上言:「皇太子體皇極之尊,無私於天下。宮臣皆受命天朝,不得同之籓國。」事遂施行。出為東郡太守,值歲荒人飢,默輒開倉 振給,乃舍都亭,自表待罪。朝廷嘉默憂國,詔書褒嘆,比之汲黯。班告天下,若郡縣有此比者,皆聽出給。入為散騎常侍。

初,帝以貴公子當品,鄉里莫敢與為輩,求之州內,於是十二郡中正僉共舉默。文帝與袤書曰:「小兒得廁賢子之流,愧有竅賢之累。」及武帝出祀南郊,詔使默驂乘,因謂默曰:「卿知何以得驂乘乎?昔州里舉卿相輩,常愧有累清談。」遂問政事,對曰:「勸穡務農,為國之基。選人得才,濟世之道。居官久職,政事之宜。明慎黜陟,勸戒之由。崇尚儒素,化導之本。如此而已矣。」帝善之。

後以父喪去官,尋起為廷尉。是時鬲令袁毅坐交通貨賂,大興刑獄。在朝多見引逮,唯默兄弟以潔慎不染其流。遷太常。時僕射山濤欲舉一親戚為博士,謂默曰:「卿似尹翁歸,令吾不敢復言。」默為人敦重,柔而能整,皆此類也。

及齊王攸當之國,下禮官議崇錫典制。博士祭酒曹志等並立異議,默容過其事,坐免。尋拜大鴻臚。遭母喪舊制既葬還職默自陳懇至久而見許遂改法定令聽大臣終喪自默始也服闋為大司農轉光祿勛。 太康元年卒,時年六十八,諡曰成。 注釋:陪臣,古代諸侯卿大夫對天子自稱陪臣。(選自《晉書•列傳第十四》)

譯文

鄭默字思元。初為秘書郎,考訂舊文,刪除多餘浮穢的話。中書令虞松對他說:「從今以後,紅紫有區別了。」改任尚書考功郎,專管討伐蜀國之事,封關內侯,升任遷司徒左長史。晉武帝接受魏帝禪讓時,鄭默與太原郭奕同為中庶子。朝廷認為太子官屬應當稱陪臣,鄭默上書說:「皇太子體現帝王的高貴,對天下無私。王公大臣都從朝廷接受命令,不能與封國等同。」建議被採納。出任東郡太守,正碰上年成不好,鬧饑荒,鄭默開倉賑濟百姓,然後住在郡縣治所,上表請求處分。朝廷認為這是憂國之舉,下詔書褒獎他,把他比作汲黯。朝廷還布告天下,如郡縣有這種情況的,都照此辦理。召入任散騎常侍。

當初,武帝認為宗室子弟應當定等級,鄉里人不敢與他們為同等級,向州里尋求,於是十二郡中正都共同推舉鄭默。文帝給鄭袤寫信說:「小兒得以躋身賢德之流,實在慚愧。」等到武帝在南郊祭天時,下詔讓鄭默陪乘,對鄭默說:「你知道為什麼讓你陪乘嗎?原來州中推舉你同等級,常愧連累公正的評價。」於是問到政事,鄭默說:「勤耕務農是國家的根本,選用賢才是救世之道。任職期限長,有利於政事。慎重進退,以利勸戒。推崇儒家真義,是教化和引導的根本。如此而已。」武帝很贊同。

後來因為父親的喪事辭官,不久起用為廷尉。 當時朝廷因鬲令袁毅犯有勾結、串通賄賂的罪,大力發動刑獄。在朝官員多受牽連,只有鄭默兄弟因潔身自好(廉潔謹慎)而沒有事(不受濁流污染)。升任太常。當時仆 射山濤想舉薦一個親戚任博士,對鄭默說:「你好像是尹翁歸,讓我不敢 再說。」鄭默為人敦厚莊重,柔中有剛,事情大都如此。

齊王司馬攸將去封國時,讓禮官議論崇賜的典章制度。博士祭酒曹志等違背司馬攸的意思,鄭默沒有深究,因牽連有罪而免官。不久任大鴻臚。趕上母親去世,舊制,葬後就要回來供職,鄭默陳述懇請不回(懇至,誠懇而殷切),很久才獲批准。於是改定法令,聽任大臣服喪期滿,這是從鄭默開始的。服喪期滿,任大司農,改任光祿勛。 太康元年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諡號成。[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