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高光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高光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高光,字宣茂,陳留圉城人,魏太尉柔之子也。光性敦厚,敏於學,而訥於言,少習家業,明練刑理,時人以為器材。初以太子舍人累遷尚書郎,出為幽州刺史、潁州太守。是時武帝置黃沙獄,以典詔獄,馴化囚者。以光歷世明法,用為黃沙御史,秩與中丞同。遷廷尉。

元康中,拜尚書,典三公曹。時趙王倫篡逆,迫上為太上,群臣莫敢言,唯命是從。光於其際,守道全貞,一時景仰,皆稱其賢。及倫賜死,齊王冏輔政,復以光為廷尉,遷尚書,加奉車都尉。後從駕討成都王穎有勛,帝悅之,封延陵縣公,邑千八百戶。

於時朝廷咸推光明於用法,故頻典理官。惠帝為張方所逼,幸長安,朝臣恐懼,莫有從者,光獨不去,侍帝而西。遷尚書左僕射,加散騎常侍。

光兄誕為上官巳等所用,歷徐、雍二州刺史。誕性任放無倫次,而決烈過人,與光異操。常謂光小節,恆輕侮之,光不以為意,事誕愈謹。帝既還洛陽,時太弟新立,重選傅訓,以光為少傅,加光祿大夫,常侍如故。及懷帝即位,加光祿大夫金章紫綬,與傅祗並見推崇。尋為尚書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贈司空侍中屬京洛傾覆竟未加諡 子韜字子遠,放佚無檢。光為廷尉時,韜受貨賕,有司奏案之,而光不知。時人雖非光不能防閒其子,以其用心有素,不以為累。初,光詣長安留台,以韜兼右衛將軍。韜與殿省小人交通,及光卒,仍於喪中往來不絕。時東海王越輔政,不朝觀。韜知人心有望,密與太傅參軍姜賾、京兆杜概等謀討越,事泄伏誅。 (節選自《晉書•高光傳》)

譯文

高光子宣茂,陳留圉城人(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西南圉鎮),是魏太尉高柔的兒子。高光性情敦厚,學習聰敏,但不善言語,他少時通曉家業,熟悉刑法理論,當時的人們認為他是人才。最初由太子舍人逐漸遷任尚書郎,出任幽川刺史、潁川太守。當時武帝設置黃沙獄【武帝太康五年(284 年)六月】,用法典詔諭監獄,來教育轉變囚犯。因為高光明曉歷代法律,就任命他為黃沙御史。傣祿與中丞相同。遷任廷尉。

元康年間,官拜尚書,主管三公曹。當時趙王司馬倫篡權叛逆,逼迫皇帝做了太上皇,大臣們都服從他的命令,不敢反對。唯獨高光在那段時間,堅守正道保全節操,當時的人們都景仰他,稱讚他賢貞。等到司馬倫被賜死,齊王司馬冏輔佐朝政,因為高光忠貞,又任命高光為廷尉,遷任尚書。加任奉車都尉。後來高光跟從皇帝討伐成都王司馬穎有功,皇帝對他非常滿意,封他為延陵縣公,封邑一千八百戶。

當時朝廷都推崇高光擅用法。因此多次出任法律官員。惠帝被張方逼迫,前往長安。朝廷大臣害怕恐懼,奔走離散,沒有跟從的人,唯獨高光沒有離開,侍奉皇帝西行。遷任尚書左僕射,加任散騎常侍。

高光的兄長高誕被上官巳等人任用,歷任徐、壅兩州刺史。高誕生性放縱沒有規矩,而果斷剛烈超過常人,與高光的品行不一樣。高誕常說高光拘於小節,總是欺侮他,高光從不放在心上,對待哥哥更加恭謹。皇帝回洛陽後,時值皇太弟剛剛確立,慎重地挑選輔佐人才,任用高光為少傅,加任光祿大夫,常侍的職位依舊。等到懷帝即位,加受光祿大夫金章紫綬,與傅祗一同受到推崇。不久任尚書令,原有官職依舊,因病去世,追贈司空、侍中。適逢京洛被顛覆,竟然沒有給他諡號。

他的兒子高韜字子遠,放縱不檢點。高光任廷尉時,高韜收受賄賂,有關官吏奏報此事,而高光不知道。當時的人雖然批評高光不能防備自己的兒子,但因為他平素用心,就不以這件事使高光受連累。起初,高光到長安留在官署,讓高韜兼任右衛將軍。高韜與宮廷與台省的小人勾結,等到高光去世時,仍在服喪中來往不斷。當時東海王司馬越輔佐朝政,不朝見皇帝。高韜知道人心埋怨,暗中與太傅參軍姜賾、京兆杜概等人謀劃討伐司馬越,事情泄露被殺。[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