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高崧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高崧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高奮,字茂琰,廣陵人也。父悝,少孤,事母以孝聞。年十三,值歲飢,悝菜蔬不饜。每致甘肥於母。撫幼弟以友愛稱。寓居江州,刺史華軼闢為西曹書佐。及軼敗,悝藏匿軼子經年,會赦乃出。元帝嘉而宥之,以為參軍,遂歷顯位,至丹陽尹、光祿大夫,封建昌伯。

崧少好學,善史書。總角時,司空何充稱其明惠。充為揚州,引崧為主簿,益相欽重。轉驃騎主簿,舉州秀才,除太學博士,父艱①去職。初,悝以納妾致訟被黜,及終,崧乃自系廷尉訟冤,遂停喪五年不葬,表疏數十上。帝哀之,乃下詔曰:「悝備位大臣,違憲被黜,事已久判。其子崧求直無已。今特聽傳侯爵。」由是見稱。拜中書郎、黃門侍郎。

簡文帝②輔政,引為撫軍司馬。時桓溫擅威,率眾北伐,軍次武昌,簡文患之。在曰: 「宜致書喻以禍福,自當反旆。如其不爾,便六軍整駕③,逆順於茲判矣。若有異計,請先釁鼓④。」便於坐為簡文書草曰:「寇難宜平,時會宜接,此實為國遠圖,經略大算。能弘斯會,非足下而誰!但以此興師動眾,要當以資實為本。運轉之艱,古人之所難,不可易之於始而不熟慮。苟患失之,無所不至。或能望風振擾,一時崩散。如此則望實並喪,社稷之事去矣。皆由吾暗弱,德信不著,不能鎮靜群庶,保固維城,所以內愧於心,外慚良友。吾與足下雖職有內外,安社稷,保家國,其致一也。天下安危,系之明德。先存寧國,而後圖其外,使王基克隆,大義弘著,所望於足下。區區誠懷,豈可復顧嫌而不盡哉!」 溫得書,還鎮。

崧累遷侍中。是時謝萬為豫州都督,疲於親賓相送,方臥在室.在徑造之,謂曰:「卿令疆理西藩,何以為政?」萬粗陳其意。崧便為敘刑政之要數百言。萬遂起坐,呼崧小字曰:「阿酃!故有才具邪!」哀帝雅好服食,崧諫以為「非萬乘所宜。陛下此事,實曰月之一食也」。後以公事免,卒於家。 (選自((晉書》「列傳」第四十一卷,有刪節) 註:①艱,舊時指父母親喪事。②簡文帝,即司馬昱。晉元帝少子。被崇德人後和桓溫立為皇帝,在位2年,病死。本文中,司馬昱尚未即位,只是輔政的大臣。③整駕,備好車馬,準備出發。④釁鼓,古代戰爭時,殺人或殺牲以血塗鼓行祭。

譯文

高崧,字茂琰,廣陵(今揚州)人。其父高悝,年少時便失去了父親,侍奉母親十分孝順,名聞鄉里。高悝十三歲時,遇到了荒年,自己連野菜都吃不飽,卻常常想方設法弄來美味給母親吃。照顧年幼的弟弟,以友善著稱。寓居江州時,江州刺史華軼授予高悝西曹書佐的職位。等到華軼兵敗後,高悝將華軼的兒子藏匿了一年時間,趕上天下大赦才讓他出來。晉元帝讚許高悝的德行,寬恕了高悝,並讓他出任參軍之職,其後一直擔任高級官職,官至丹陽尹、光祿大夫,封為建昌伯。

高崧年輕時熱愛學習,精通史書。小時候,司空何充誇獎他聰明。何充主政揚州,安排高崧擔任主簿,更加看重高崧。此後,高崧轉任驃騎主簿,又被推舉為秀才,授太學博士之位。因父親的喪事而辭去官職。當初,高悝因為納妾而遭遇訴訟被貶退,等到高悝去世,高崧就到廷尉處自請囚禁,為父申訴冤屈,並停喪五年不下葬,上了幾十篇表疏。皇帝可憐他的孝心,於是下詔說:「高悝擔任大臣的職位,因違背法令被貶退,案子早已判定。現在他的兒子高崧不停地申請重審,只能依順他,恢復高悝爵位並允許承襲。」因為這件事,高崧備受稱讚。官拜中書郎、黃門侍郎。

簡文帝執政時,安排高崧擔任撫軍司馬。當時桓溫專權,率軍北伐,大軍駐紮在武昌,簡文帝很是擔心。高崧說:「您應該致信桓溫,向他說明利害得失,他自己就應當率兵返回了。如果他不這樣做,就整率六軍人馬出征,對立或和順由此可以分辨。假如桓溫有其他想法,就祭旗出兵(討伐他)。」於是他就坐下來替司馬昱起草書信說:「寇賊發難,應該平定,有時機,應該承接。這確實是為國家着想的長謀遠慮,奪取天下的宏圖大略。能夠弘揚光大這種時運的人,除了足下還能有誰!但因此興師動眾,重要的是應該以雄厚的實力為根本。輾轉運輸的艱難,正是古人最頭疼的事,不能從一開始就認為它容易而不加以認真地考慮。假若擔心失去什麼,就用盡一切手段,或許就能容易看到紛亂,很快崩潰逃散。這樣(您的)威望和實力全都會喪失,國家的大業也就完了。都是由於我昏庸懦弱,品行確實不高,不能使眾百姓沉着安定,憑藉險勢連城固守,以保衛國家,這就是我於內問心有愧,於外對不起好友的原因。我與足下,雖然任職有內外之分,但安定國家,保衛皇帝,這個目標是一致的。天下的安危,寄托在您這樣的明德之人的身上。(您宜乎)先考慮使國家安寧,然後再圖謀那外部(的戰事),以使帝王的基業興隆昌盛,道義弘揚彰著,這就是我對閣下的期望。一點真誠的想法,怎能再顧慮疑忌而不坦誠盡言呢!」桓溫見信後,率軍返回了原來鎮守的地方。

高崧數次升遷,官至侍中。此時謝萬為豫州都督。(一天),謝萬因迎送賓朋而疲乏,正躺在屋裡休息,高崧直接來拜訪他,對他說:「您受命治理西藩之地,準備怎麼樣處理政務?」謝萬粗略地說了自己的想法。高崧便對謝萬講述了執政的關鍵點,洋洋數百言。謝萬於是起身(致謝),喚着高崧的乳名說:「阿酃!原來你這麼有才華啊!」晉哀帝喜好服食丹藥,高崧諫言認為「不是皇帝應有的行為。陛下這件事,實在就像日食月食一樣(犯了過失)」。此後,高崧因為公事而被免,終老於家中。[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