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江市龍湖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江市龍湖鎮,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下轄的一個鎮。龍湖鎮以湖得名,位於晉江市東南沿海,臨近石獅市深滬鎮。衙口村產品「衙口花生」是龍湖鎮著名的特產。龍湖鎮衙口村也是施琅將軍的故居,也是中國織造名鎮,並且也是晉江市著名的僑鄉,有許多旅菲華僑。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6355公頃,常住人口152827人。2019年10月,龍湖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中文名: 龍湖鎮

外文名: Longhu Town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晉江市

地理位置:晉江市東南沿海

面 積: 6355 公頃

下轄地區: 4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晉江市

電話區號:+86 (0)595

郵政區碼: 362241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52827人(2017年)

著名景點: 施琅將軍紀念館、衙口海灘

機 場: 晉江國際機場

火車站:晉江站

車牌代碼: 閩C

建制沿革

宋時屬安仁鄉弦歌里,元至清代屬十七八都,

1942年屬衙口鎮,

1944年改屬霞坡鄉;

1956年歸入西梧區,

1958年合併設龍湖公社,

1978年由公社改為鄉建制,

1991年經省民政廳批准,由龍湖鄉改為龍湖鎮建制。

地理環境

龍湖鎮位於晉江市東南部,毗鄰石獅市區和深滬、金井、英林、永和四個鎮,距深滬、圍頭萬噸級碼頭各6公里,距泉州晉江機場20公里。省道308線、大深線貫穿境內,是晉南的重要交通樞紐。下轄42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素有「僑鄉中的僑鄉」之美譽。境內龍湖水域面積達2800畝,其狀若巨龍,為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龍湖鎮便是因此湖得名。湖內生長的「龍湖鱉」、「龍湖鱸魚」、「龍湖鰻魚」等湖中「三寶」及衙口村生產的農特產品「衙口花生」是龍湖鎮久負盛名的特產。

基礎設施

交通網絡:境內主幹道路包括省道308線、龍英公路、大深線、龍永路段、東環路和西環路,總里程33.6公里;泉州市沿海大通道龍湖段北至杆柄村,南至前港村,全長6.4公里;現有村級水泥道路188公里,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供水工程:鎮級自來水廠日一期日供水1.5萬噸,二期日供水3萬噸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供電工程:境內有裝機容量為11萬千伏的晉南供電站、石龜變電站、百宏變電站等3座。

郵電通信:有1個郵電通信中心母局和2個模塊局。

亮化工程:在省道308線和大深公路龍湖段共架設路燈156枝,全長6.3公里,現已全部通電照明。

城鎮規劃

完成全鎮63.9平方公里總體規劃,鎮區7.8平方公里和龍玉、埭頭等15個行政村的規劃會審工作。完成新一輪城鎮規劃修編工作,修編後的鎮區總體規劃已經市政府批准。認真貫徹落實「兩大工程、三個結合」,委託規劃設計部門對鎮區段省道308線邊的楓林村及古盈村作舊村改造規劃設計,同時對鎮區規劃三橫三縱中的「三橫」作為重點進行改造。規劃建設前港湖現代居住小區,該區面積1000多畝,東鄰前港湖,南靠晉南醫院,西鄰省道308線,北鄰村莊住宅區。

人口

2017年,常住人口152827人。

經濟概述

龍湖鎮立足僑鄉人文地源優勢,打好「僑牌」,用足「僑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環境安定穩定。先後榮獲「福建省24強鄉鎮」、「省文明鄉鎮」、「省明星鄉鎮」等榮譽稱號。2004年12月,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織造名鎮」稱號。全鎮有晉南、燒灰和梧坑三個鎮級工業區,初步形成服裝紡織、五金拉鏈、塑料玩具三大支柱產業。全鎮共有鄉鎮企業932家,其中三資企業182家,有4家企業集團和1家股份制公司。全鎮企業獲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7家,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17家,獲泉州市知名商標3枚,獲福建省名牌產品企業5家,福建省著名商標7枚,獲食品安全QS認證1家,獲國家免檢產品企業1家,福興拉鏈獲中國拉鏈十大知名品牌。百宏紡織化纖、萬興隆集團、鑫華股份、南方織造等四家公司被泉州市政府列為2005年-2006年度百家工業重點企業,百宏集團、鑫華股份、福興拉鏈等8家企業被晉江市政府確定為2005年-2006年度產業集群核心企業。2000年以來,龍湖鎮招商引資、稅收增長幅度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名列全市各鎮(場)前茅,多次被晉江市委、市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2005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4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76.28億元,其中,工業產值74.88億元,農業產值1.4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79.28億元,三資企業產值60.0億元,社會出口交貨值24.0億元,招商引資9596萬美元,財稅收入18742.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371元。

特色物產

衙口村生產的農特產品「衙口花生」是龍湖鎮久負盛名的特產,享譽海內外。龍湖內生長的龍湖鱉、龍湖鱸魚、龍湖鰻魚等「龍湖三寶」,以其獨特美味和藥餌價值聞名遐邇。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全鎮現有中學4所,其中南僑中學為省一級達標中學,小學22所,幼兒園23所,其中,獨立幼兒園4所。

衛生醫療:境內的晉南醫院為一級甲達標醫院,有64個村級衛生所。

廣播電視:有線電視進村入戶紮實推進,實現有線電視光纜與市台聯網並實現了有線電視和有線廣播電纜同纜傳輸。

其他社會事業:境內有施琅將軍紀念館、施氏大宗祠、真如殿、錢江典公陵園、龍宮、定光庵、福林寺等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鎮級福壽堂已於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全鎮村村建有老人活動中心,共有固定座位燈光籃球場73處,普通籃球場145處,門球場5處,非標準運動場所12處,室內運動房(館)27所。

農業產業

全鎮有8個「四五」高優基地,126個農業綜合開發場(戶),重點扶持建設的基地有7000畝蔬菜基地,3800畝龍眼基地,3000畝淺海養殖基地,50畝柑桔基地、1萬畝甘薯基地、6000畝玉米基地。侖上蔬菜基地百畝節水灌溉示範項目是省計委掛鈎單位,6000畝國家立項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和節水灌溉蔬菜基地已初具規模。主要農業水利設施包括1個小一型水庫、5個小二型水庫、5個大型水閘、3個大型抽水站和2條渠道。全鎮有全鎮承包100畝以上規模場戶17家,新成立農場3家,農業股份公司1家。農業產業化企業8家,其中泉州市、晉江市農業龍頭企業各1家。其中,閩南水產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風景名勝

境內的深滬灣(施琅將軍紀念館)是「泉州十八景」的40個候選景點之一。深滬灣位於晉江東南海濱,從石獅的永寧到龍湖衙口、深滬形成一個秀麗的海灣,其間沙灘綿延數公里,猶如一條銀色的項鍊鑲嵌在藍天碧海之間。灘前碧波萬頃,灘面金黃開闊,景色蔚為壯觀。沙灘清一色的細純沙粒,如銀屑布地,質細坡緩,沙軟潮平。灘床寬闊,舒展廣拓,潮漫灘上,濤聲柔和。海水潔淨,水溫適中,是沙灘休閒、踏浪嬉水和開展各種海上、沙灘活動的理想場所。沿岸而來,施琅將軍紀念館等人文、自然名勝掩映其中。明代倭亂,這裡曾經是抗倭前沿,清初為了統一祖國,施琅曾經在這裡牧馬練兵,現為全國著名僑鄉,風俗淳,人情美,是遊客觀光的勝地,是海外僑親和台港澳胞尋根謁祖的故地。

境內的魯東村旅遊景點

魯東文暉書堂門生齋舍「十八士」石雕群(村西南)

魯東耆士陳鵠先生故宅(村西)

魯東耆士陳鵠先生門生同朝十八士(岩山泉州府學耆士陳鵠先生門生讀書處)陳洪謐(1600-1668年,青陽陳厝)、蔡肱明(1598-1644年,東石蔡厝)、盧若騰(1598-1660年,龍湖內坑遷金門盧厝)、張朝綖(1598-1658年,東石潘徑)、吳韓起(1600-1660年,安海靈水)、黃錫袞(1621-1707年,晉江潘湖)、辜胤奇(1602-1665年,永和辜厝)、丁胤甲(1605-1670年,陳埭岸兜)、梁玉蕤(1607-1672年,晉江象山遷官橋岩頭)、郭符甲(1610-1649年,龍湖後溪遷南安水頭)、楊明琅(1612-1675年,羅山芙蓉遷台灣淡水)、沈佺期(1615-1673年,安平沈厝遷石井後圍)、許吉璟(1618-1695年,石龜許厝遷台灣澎湖)、何運亮(1619-1679年,大埔何厝)、史贊聖(1620-1698年,安平史厝)、蘇國瓓(1620-1697,陳埭蘇厝)、王命岳(1610-1668年,金井柄洲)、施顯(1598-1651年,龍湖衙口)。泉州府學耆士——魯東陳鵠,本名陳文暉,字光夏。明萬曆庚子舉人,官至戶部主事,明天啟初,因不滿魏忠賢閹黨操縱朝政陷害忠良,遂棄官歸里,隱名陳鵠執教於晉江十七八都盧塘村,後因其門生同朝十八士,而欽賜其村為魯東。入祀泉郡名宦祠。其生平曾應邀到鄰里授徙講學。埔頭村正覺堂講學處有堂聯記載;也曾到石廈村講學,有以其字命名的歷史悠久的「光夏學校」,以緬懷其興學倡教之偉績。

著名人物

龍湖鎮是明清之際歷史爭議人物施琅及其子施世綸;2013年國際旅遊小姐福建賽區總冠軍,中國總決賽時尚之星冠軍、漢口北旅遊形象大使總冠軍施珊珊的故鄉;電影《馬尾辮》《向日葵花開》《燃情歲月》《青春無肥》製片人劉清水的故鄉。

所獲榮譽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龍湖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視頻

僑鄉中的僑鄉——晉江龍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