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綏抗日根據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綏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敵後抗日軍民創建的19個重要抗日根據地之一。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下旬,遵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賀龍與關向應等率八路軍第一二0師主力挺進抗日前線,進入晉西北管涔山脈地區。到1938年12月,開闢了以大青山為依託的綏西、綏南、綏中三塊游擊根據地,並逐步同晉西北根據地連成一片,構成晉綏抗日根據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綏遠(今併入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廣大地區。

晉綏抗日根據地,在陝甘寧邊區的門戶上給敵人豎起一道難於逾越的屏障,使日軍始終未能越過黃河進犯陝甘寧邊區,保衛了延安和黨中央,並確保了黨中央與敵後各根據地聯繫的交通線。[1]

情況介紹

1937年9月,八路軍第120師師長賀龍率部開赴晉西北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為配合國民黨軍在忻口、太原作戰,第120師在雁北的井坪、平魯、雁門關等地連續打擊日軍,並組織地方工作團深入各縣,協同中共山西地方組織及其領導的抗日武裝,發動群眾,改造舊政權。

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組成中共晉西北臨時省委(不久改稱晉西北區委),趙林任書記,羅貴波任副書記;11月,又組成綏遠(今內蒙古中部)省委,白如冰任書記(不久改稱綏遠區委),領導晉西北和綏遠南部地區的工作。至1937年底,第120師在以國民黨著名抗日將領、暫編第1師師長續範亭為主任的第二戰區總動員委員會(簡稱動委會)的配合下,在晉西北的14個縣內組織起游擊隊和脫產民兵、自衛隊1.1萬餘人,第120師亦由東渡時的8000餘人至翌年1月發展到2.5萬餘人,開闢了以管涔山為中心的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1938年2~4月,日偽軍1萬餘人對晉西北發動首次圍攻,國民黨軍未作有效抵抗即行撤退。第120師奮起反擊,連續收復7座縣城,保衛並擴大了根據地。

8月,第120師大青山支隊2000餘人挺進綏遠,於當年冬開闢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晉西北抗日根據地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陝甘寧邊區的屏障,又是中共中央與敵後戰場聯繫的通道,與晉察冀、晉冀豫抗日根據地鼎足而立。

1938年12月~1939年1月,第120師主力開赴冀中地區作戰。至1940年1月,留在晉西北地區的第120師第358旅和駐晉西北的山西新軍青年抗敵決死隊第4縱隊、暫編第1師、由山西工人武裝自衛總隊改編的工衛旅等部協同作戰,多次粉碎日軍進攻,並打退了閻錫山部舊軍製造的十二月事變(又稱晉西事變),保衛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1940年1月,中共中央指示第120師和中共晉西北區委,成立以賀龍為書記的晉西北軍政委員會,同時,晉西北和晉西南兩個區黨委合併組成中共晉西區委,以林楓為書記,趙林為副書記,統一領導晉西北和晉西南以及綏遠南部地區的工作。

2月初,第120師主力由晉察冀邊區回到晉西北。與此同時,晉西北成立行政主任公署(後改為晉綏邊區行政公署),轄第2、第3、第4、第8專員公署,相繼建立晉西抗日武裝自衛隊總隊和臨時參議會等,並教導工人、農民、婦女、青年抗日救國聯合會等群眾團體,創辦了區委機關報《抗戰日報》和區文協分會主辦的《西北文藝》等報刊。

2月下旬,中共中央派出代表同閻錫山談判,解決新舊軍衝突問題,並達成協議,以汾陽經離石至軍渡公路為界,路南為舊軍活動區域。4月,中共綏遠和雁北地區的組織合併組成中共晉綏區委,白如冰任書記(後高克林)。8月,大青山地區的抗日政權晉綏邊區辦事處(後改為綏察行政公署)成立,轄綏西、綏中、綏東三個專員公署和綏東遊擊區。同月,晉綏抗日根據地軍民參加百團大戰,並粉碎了日軍的報復「掃蕩」。此時,抗日根據地面積已有23個完整縣和34個縣的部分地區,人口150萬。

11月,晉西北軍區成立,賀龍、關向應分別兼任司令員、政治委員,續範亭任副司令員。統一了全區武裝力量的指揮,加強了軍事建設,推進了地方部隊和人民武裝的發展。至年底,根據地各縣都發展了100~200名中共黨員。

1941~1942年,晉西北抗日根據地處於極端困難時期。日偽軍千人以上「掃蕩」達19次,累計400餘天。由於日軍對抗日根據地分割、封鎖、「蠶食」和在「掃蕩」中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加上連年的自然災害,抗日根據地面積縮小1/3,人口減少2/3。

1942年9月,建立中共中央晉綏分局,關向應任書記(由副書記林楓代理);晉西北軍區改稱晉綏軍區,賀龍任司令員(1943年冬呂正操接任),續範亭任副司令員。為戰勝困難,堅持抗戰,抗日根據地實行共產黨的一元化領導,精兵簡政,減租減息,自上而下實行「三三制」政權。同時,開展整風運動,在黨政軍民中進行普遍的馬列主義教育;開展大生產運動,開荒種地,發展紡織業,基本解決了抗日根據地人民的吃飯穿衣問題;並且發展軍工生產,至1942年底,生產步槍1700多支、機槍58挺、擲彈筒24具、手榴彈3.1萬餘枚。

自1943年起,抗日根據地的困難局面開始好轉。主力軍、地方軍和民兵、自衛隊三結合武裝力量體製得到加強,反「掃蕩」、反「蠶食」鬥爭不斷取得勝利。

至1943年底,抗日根據地軍民挫敗日偽軍「掃蕩」13次,攻克或擠走日偽軍據點58處,收復大片國土。

1944年,抗日根據地軍民抓住日軍收縮兵力加強重點守備的有利時機,連續向日偽軍發動攻勢作戰,拔除據點176處,解放人口40餘萬,切斷離石至嵐縣、忻縣(今忻州)至靜樂、汾陽至離石和靜樂至寧武的公路交通,迫使日偽軍退守公路沿線的縣、鎮據點。1945年,晉綏抗日根據地軍民發起春、夏季攻勢作戰,打通了日偽軍控制的離石至嵐縣、忻縣至靜樂、神池至五寨三條公路,收復沿線據點,把日偽軍壓縮到同蒲鐵路(大同―風陵渡)和太原至汾陽公路附近的據點內。

從8月起,抗日根據地軍民進行全面反攻,地方黨政幹部和廣大民眾積極支援前線。同時,開展群眾性參軍參戰運動,萬餘民兵組成參戰隊開赴前線。晉綏抗日根據地軍民勝利進軍,逼近歸綏(今呼和浩特)、太原兩城和平綏(今北京―包頭)、同蒲鐵路,對拒絕投降的日偽軍發動猛烈進攻,解放城鎮53座,奪取了晉綏邊區抗戰的最後勝利。八年全國抗戰中,晉綏抗日根據地軍民作戰2.8萬餘次,斃傷日偽軍10.7萬餘人,俘2萬餘人。部隊由8200餘人發展到4.5萬餘人,地方武裝發展到4萬餘人,民兵、自衛隊發展到66萬餘人。根據地東起同蒲鐵路和平綏鐵路,西至黃河,南迄汾離公路,北到包頭、百靈廟、武川、陶林之線,共有46縣,面積33.1萬餘平方千米,人口達322萬。

視頻

晉綏抗日根據地 相關視頻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紅色足跡|我的家在晉綏抗日根據地
走進呂梁晉綏革命根據地,回顧歷史,重訪革命者的征程

參考文獻

  1. 紅色記憶:晉綏抗日根據地,央視網,2007-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