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普天之下》作者:(美)白詩朗,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副標題: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
書籍是知識[1]的源泉,只有書籍才能解救人類,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變成精神上堅強的、真正的、有理性[2]的人。唯有這種人能真誠地熱愛人,尊重人的勞動,衷心地讚賞人類永不停息的偉大勞動所創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內容簡介
在一定意義上,《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既是有關這種至關重要和引人入勝的對話是如何開始的歷史,同時也是對於如下問題的哲學和神學反省:1980年代早期來自世界各個地區的參與者們探討儒家和基督徒之間產生對話的可能性。參與儒耶對話的一個前提假定,當然是認為儒學和基督教一樣在現代世界中是有前途的。除了個別例外,大體來說,這兩個偉大的宗教和文化傳統一直是處在彼此隔離的狀態下各自運行的。這種相互隔離的局面如今已經改變了。對於如何解決環境危機、人權論爭、文化價值、經濟全球化以及神學對話和精神性的分享等各種各樣的論題,儒者與基督徒如今可以隨時互相討論。
目錄
導言
一 他者的差異
二 聽眾的差異
三 對話的階段
四 三重線索
五 原因何在
六 本書結構
第一章 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
一 雙向轉化
二 四種轉化中的遭遇
三 過程選擇與神學論說
四 神學重建的問題
五 儒家傳統
六 儒耶對話的容納
七 折衷主義與多元宗教參與的危險
第二章 宗教多元主義與神學的處境
一 歷史的反思
二 儒家學者和基督徒之間缺乏敵意
三 一些神學問題
四 方法學的考慮
五 比較神學
六 儒耶對話的脈絡
七 對話的各種定義:梵蒂岡和日內瓦
八 儒學的對話性
九 有關儒家代表的問題
十 與儒學對話的神學挑戰
第三章 儒家思想的宗教向度
一 儒家對超越性的反思
二 儒家傳統的根源
三 儒學的主旨
四 儒家的古代經典
五 儒學的各個時代
六 早期現代儒家論說的興起:朱熹的基元系統
七 朱熹之道的概要
八 朱熹道德形上學的價值論基礎
九 「理」的理論
十 「心」的能動性
十一 存在的樞紐:「命」與「太極」
第四章 牟宗三對儒家宗教性的辯護和杜維明對信賴社群的訴求
一 牟宗三對儒家宗教性的界定
二 牟宗三對儒家之道的分析
三 牟宗三的宗教理論及其與儒學的關聯
四 牟宗三對朱熹的批判
五 進入一種社會關懷的關係世界
六 中庸與相互感通性
第五章 過程神學與雙向超越性
一 超越性與內在性的問題
二 有關過程傳統的。一般觀察
三 過程宇宙論和神學的幾條原則
四 理性主義的希望
五 對話性的上帝與過程之道
六 雙向超越性與神學方法論
七 三參性的創造
第六章 雙重公民權:折衷主義的修正
一 前言:引入問題
二 雙重公民權的問題
三 牟宗三的儒家回應
四 基督教神學的挑戰
五 折衷主義的一成不變性
六 仍然是真理所有權的問題
附錄一 儒家宗教性研究的趨向
一 導論
二 儒家之道的六個階段
三 儒家研究的學術變革
四 儒學研究的類型
五 人道之教、宗教精神性和道德形上學
六 結論
附錄二 宗教對話中現代新儒家的精神性
一 背景
二 儒釋之遭遇
三 現代的聯姻
四 參與及借鑑
參考書目
譯後記
視頻
普天之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
- ↑ 理性,是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關鍵,搜狐,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