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是一所全寄宿制綜合性中校,高中部是職業高中[1],初中部是普通中學(既嘎灑鎮中學)。

學校現有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900餘人,教職工206人(其中專任教師150人) 。

高中部

它的職業高中部,1992年成為雲南省「合格學校」,1998年成為雲南省「示範性學校[2]」,2002年成為雲南省「重點職業高中」,更為輝煌的是2003年,在上級的關懷下,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成為省級重點職業高中僅僅一年之後,就晉升為中國職業學校的最高級別「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初中部

自從1993年之後,參加歷年的中專高中升學考試,成績年年優異,一直處於全州同類學校的先進行列,特別在2003年,創造出歷年來的最佳成績,有7人的中考總分突破了600分,並且開出了一朵瑰麗的花朵——學生劉迎歡取得當年全州中考最高分,成為西雙版納州中考狀元!這對於一所鄉鎮中學來說簡直就是奇蹟。

獲得榮譽

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現在是雲南省「文明單位[3]」、雲南省「文明學校」、雲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雲南省「民族教育先進單位」、西雙版納州「文明學校」、景洪市「文明學校」。

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乘着改革的東風,循着時代的航道,一路破浪前進,它靠的是什麼動力呢?政策?方法?領導?……,確實,這些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條件,但是,取得這些成績,職中人更依靠是一種集體的團結,靠的是全體教職員工的同心協力。團結,這是一個很容易說的詞語,但卻是非常不容做到的事情,就讓我們來看看職中人是怎麼做的吧。 黨政協作,把好前進的方向

辦學規模

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之所以能順利前進,首先是領航人的團結協作。黨支部把好政治方向,不讓它偏離目標。行政找准辦學的方向,讓它在正確的航道航行。黨政一起共同研究航行的辦法,使它高效地前進。1994年,黨政共同決策,提出了「立足景洪,面向全州,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為社會主義現在化培養人才」的辦學方針,實現了學校發展質的飛躍,辦學規模不斷擴大,1000人,2000人,3000人,在校學生人數成倍增長;合格學校,示範學校,省級重點學校,國家級重點學校,辦學層次不斷提高;市級先進,州級先進,省級先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伴隨到來的是設施設備的不斷完善,贏得的是良好的社會聲譽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在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黨政協作,黨支持着行政工作,行政毫無後顧之憂奮力前進。

師資力量

在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的發展歷程中,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不是領導,不是設備,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在一線工作的教職員工,正是他們的勤奮和堅定,正是他們團結和奮進,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着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這艘航船一路前行。他們提出的口號是「學校是我家,人人都有責」,這種高度的主人翁態度,形成了全校教職員工的互助、互學、互比的工作作風。首先,是教師之間的互助。學校有一個習慣,就是在每個新學年開學的時候,新教師都要接受一堂特殊的課,那就是和老教師進行交流,在這堂課上,老教師和新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結成幫扶對子,這一幫就是一年、兩年…,直到新教師可以「單飛」為止,這種風氣保持了多年,成為學校培養教師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成為形成教師之間團結協作的基礎。教師之間的這種協作精神再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2003年中考之後,由於初中部成績突出,為了總結經驗,表彰先進,特意開了一個總結會,當時,市政府的領導也前來參加,在總結過程中,市政府領導問初中三年級組長,你們是靠什麼取得這樣好的成績的,年級組長毫不猶豫地說:團結!再次,是職工的互助。學校有3000多師生員工,但是,後勤的設備設施卻與辦學規模很不相稱,特別是食堂,這麼多住校生,食堂面積是不到200平米的簡陋平房,困難可想而知。但是職中的後勤工作人員並沒有等和靠,而是自己動手,解決困難。沒有設備,自己買;沒有房子,自己蓋。設備簡陋,就用勤奮的工作彌補,就用高度的責任心彌補,大家共同努力,互幫互助,保證了學校前進的「能源供給」。完善教代會制度,促民主管理。教代會制度是以法治校,民主治校的重要體現。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長期堅持這一制度。學校的管理制度、獎懲制度、改革方案等等一系列事關學校前途的大計方針,都是通過集體的智慧決定,真正把學校辦成大家的學校。

視頻

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 相關視頻

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開學典禮
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中75班畢業紀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