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智者的最後弱點(周國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智者的最後弱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智者的最後弱點》中國當代作家周國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智者的最後弱點

身為文人,很少有完全不關心名聲的。鄙視名聲,在未出名者固然難免酸葡萄之譏,在已出名者也未嘗沒有得了便宜賣乖之嫌。他也許是用俯視名聲的姿態,表示自己站得比名聲更高,真讓他放棄,重歸默默無聞,他就不肯了。名聲代表作品在讀者中的命運,一個人既然要發表作品,對之當然不能無動於衷。    誠然,也有這樣的情況:天才被埋沒,未得到應有的名聲,或者被誤解,在名滿天下的同時也遭到了歪曲,因而蔑視名聲之虛假。可是,我相信,對於真實的名聲,他們仍是心嚮往之的。    名聲的真偽,界限似不好劃。名實相符為真,然而對所謂"實"首先有一個評價的問題,一評價又和"名"糾纏不清。不過,世上有的名聲實在虛假得赤裸裸,一眼可以看穿。    例如,搞新聞出版的若干朋友聯合行動,一夜之間推出某人的作品系列,連篇累牘發表消息、訪問記之類,製造轟動效應,名曰"造勢"。可惜的是,倘若主角底氣不足,則反成笑柄,更證明了廣告造就不出文豪。

又有一種人,求名心切,但只善於接近名人而不善於接近思想。他從事學術的方式是結交學術界名流,成果便是一串煊赫的名字。帕斯卡爾曾經將這種人一軍道:"請把你打動了這些名流的成就拿出來給我看看,我也會推崇你了。"我的想法要簡單一些:就算這些名流並非徒有其名,他們的學問難道和傷寒一樣也會傳染嗎?    還有更加等而下之的,沽名釣譽,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出賣靈魂。叔本華把尊嚴和名聲加以區分:尊嚴關涉人的普遍品質,乃是一個人對於自身人格的自我肯定;名聲關涉一個人的特殊品質,乃是他人對於一個人的成就的肯定。人格卑下,用尊嚴換取名聲,名聲再大,也只是臭名遠揚罷了。

由於名聲有賴於他人的肯定,容易受輿論、時尚、機遇等外界因素支配,所以,古來賢哲多主張不要太看重名聲,而應把自己所可支配的真才真德放在首位。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就是這個意思。亞里士多德和霍布斯都認為,愛名聲之心在青少年身上值得提倡,尚可激勵他們上進,對於成年人就不適合了。一個成熟的作家理應把眼光投向事情的本質方面,以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品所帶來的聲譽為其創作的真正報酬。熱衷於名聲,哪怕自以為追求的是真實的名聲,也仍然是一種虛榮,結果必然受名聲支配,進而受輿論支配,敗壞自己的個性和風格。    名聲還有一個壞處,就是帶來吵鬧和麻煩。風景一成名勝,便遊人紛至,人出名也如此。"樹大招風",名人是難得安寧的。笛卡兒說他痛恨名聲,因為名聲奪走了他最珍愛的精神的寧靜。我們常常聽到大小知名作家抱怨文債如山,也常常讀到他們還債的文字貧乏無味如白開水。猶如一口已被汲乾的名泉,仍然源源不斷地供應名牌泉水,商標下能有多少真貨呢?

名聲如同財產,只是身外之物。由於輿論和時尚多變,它比財產更不可靠。但丁說:"世間的名,只是一陣風。"莎士比亞把名聲譬作水面上的漣漪,無論它如何擴大,最後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馬可·奧勒留以看破紅塵的口吻勸導我們:"也許對於所謂名聲的願望要折磨你,那麼,看一看一切事物是多麼快地被忘卻,看一看過去和未來的無限時間的混沌;看一看讚揚的空洞,看一看那些裝作給出讚揚的人們的判斷之多變和貧乏,以及讚揚所被限定的範圍的狹隘,如此使你終於安靜吧。"據普魯塔克記載,西塞羅是一個熱衷於名聲的人,但是連他也感覺到了名聲的虛幻。他在外省從政期間,政績卓著,自以為一定譽滿羅馬。回到羅馬,遇見一位政界朋友,便興沖沖打聽人們的反響,那朋友卻問他:"這一陣子你呆在哪裡?"

[1]

作者簡介

周國平,1946年生於上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