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曲沃碗碗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於山西省曲沃縣一帶的傳統戲劇,屬於皮影戲腔調,因其主要特色樂器為小銅碗而得名,又因其領奏樂器月琴舊稱「阮咸」,故也被稱為「阮兒腔」。一說叫「灣兒腔」,以產生流行於黃河灣處而稱謂。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報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碗碗腔原是陝西東部華陰、大荔一帶皮影戲[1]的唱腔。舊稱「時腔」,老藝人認為曲沃碗碗腔是由在陝西經商的商人引入,當地人喜歡並效仿,遂得以流傳;也有老藝人說是清同治、光緒年間陝西東部朝邑、大荔一帶逃荒至晉南的皮影藝人在曲沃演出時,當地人愛而效之,遂得以在曲沃及周邊新絳、聞喜、翼城、襄汾流傳。

1960年以前,曲沃碗碗腔還是皮影戲,以後逐漸過渡到由演員扮演角色表演,把碗碗腔搬上大戲舞台而成為一個新鮮劇種,並受群眾歡迎。其衍變過程是:1958年,曲沃、襄汾、新絳三縣,合併成立候馬市,將當時曲沃縣、新絳縣境內的三個皮影戲班,合併改組成「候馬市皮影劇團」。恰逢省委宣傳部黃志剛部長到候馬考察,觀看了皮影演出後,感到碗碗腔曲調優美,表現力強,但受皮影限制,不能充分發揮戲曲各個行當的特長,於是提出可以成立由演員登台演出的碗碗腔劇團。當即經候馬市黨政領導研究決定,於1960年首先成立了候馬市碗碗腔戲曲學校,招生79名,聘請唱腔、武功、音樂教師和琴師,進行訓練。三個月後,排練了《紅燈記》中的一折戲,參加了候馬夏季文藝會演,受到觀眾稱讚,並獲得演出獎。同年八月,候馬市蒲劇文工團和戲校正式合併,成立了「候馬市碗碗腔劇團」。1971年,候馬市撤銷,碗碗腔劇團劃歸曲沃縣,劇團又改名為「曲沃縣碗碗腔劇團」。

曲沃碗碗腔最盛時期曾經一年演出320場,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受電影、電視等娛樂形式的普及、觀眾需求轉移等因素的影響,和其他地方戲一樣,碗碗腔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衰落。上世紀80年代後期跌到低谷,演出少,演員發不了工資,紛紛改行。上世紀90年代後期情況才稍有好轉,演出以承擔政府的活動為主。

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報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曲沃縣晉韻碗碗腔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獲得曲沃碗碗腔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視頻

曲沃碗碗腔 相關視頻

曲沃碗碗腔《五花馬》
曲沃碗碗腔《打金枝》

參考文獻

  1. 皮影戲 ,中國政府網,2017-07-17
  2.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中國政府網,201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