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曹操殺楊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曹操殺楊修》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二。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原文

曹操殺[楊修]]之後,見其父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操為之改容。《古文苑》載操與彪書,數修之罪,以為「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將延足下尊門大累」,便令刑之。且贈彪錦裘二領,八節角桃杖一枝,青氂牛二頭,八百里驊騮馬一匹,四望通七香車一,驅使二人。又遺其妻裘、靴,有心青衣二人,錢絹甚厚。卞夫人與袁夫人書云:「賢郎有蓋世文才,闔門欽敬。明公性急,輒行軍法。」以衣服、文絹、房子官錦、香車送之。彪及袁夫人皆答書引愆致謝。是時漢室將亡,政在曹氏,袁公四世宰相,為漢宗臣,固操之所忌,彪之不死其手,幸矣。嗚呼,危哉!

譯文

曹操殺了楊修以後,見到楊修的父親楊彪,問他說:「您為什麼瘦得這麼厲害?」楊彪回答說:「我羞愧自己沒有金日磾那樣的先見之明,又仍然懷着老牛舐犢的愛心。」曹操為此變了臉色。《古文苑》記載了曹操寫給楊彪的書信,數落楊修罪狀,認為「他依仗着父親的勢力,常常不跟我同心,這將會使您的家門遭受牽累」,於是就處死了楊修。曹操還贈給了楊修錦繡皮裘兩件,八節角桃杖一支,青色母牛兩頭,八百里驊騮駿馬一匹,四望通幰七香車一輛,奴僕兩人。另外又贈送給楊彪妻子皮裘、靴子,以及有能力的女僕兩人,贈送的錢和絹帛都很厚重。卞夫人也給袁夫人寫了信,信中說:「您的兒子有蓋世的文才,我們家都很欽佩敬重他;曹操性子急躁,斷然對他執行了軍法。」並且送給袁夫人衣服、紋絹、房子,縣產官錦以及香車。楊彪和袁夫人都回信承認罪過表示謝意。這時候漢朝將要滅亡,政權在曹氏手中,袁紹四代當過宰相,是漢朝的宗臣,因此被曹操忌恨;楊彪沒有死在曹操手中,已經是幸運了,可也非常危險哪!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3]。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曹操殺楊修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