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最美花城四月天(高朝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最美花城四月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最美花城四月天》中國當代作家高朝霞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最美花城四月天

早就聽聞羊城的繁華,帶着對英雄城的嚮往,我來到了廣州這座美麗城市。我來瞻望火紅的木棉樹,緬懷心中的英雄;我來採擷「春來發幾枝」的紅豆,寄我相思之情;我來探訪「容華艷桃李」的南國佳人,一睹她的芳華。「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獨特的景觀和文化。這裡林木秀郁,花團錦簇,四時如春,雨水充沛,除了沒有蘋果和梨,幾乎擁有所有的水果品種。

廣州樹多。這些美麗的南國的樹,向我這個北方人呈現出稀奇的亞熱帶植物景觀。我只認得芭蕉樹,其它的都是看了樹上的名片才知道。高大挺拔的王棕樹,樹形優美,樹幹是棕色的,在高高的樹頂上長出一根綠色的莖,在莖的上面分出許多枝和葉來,像一個身材修長的巨人,頭上戴了一頂綠色的奇特的帽子。葉子寬大像巨大的手掌一樣的是蒲葵樹,它的葉子可以做蒲扇;樹身兩頭細細的,中間鼓起來,樣子有點像棒槌,是「異木棉樹」,木棉樹的一個變種,別名美人樹。它的果實也很奇特,有點像北方的棉桃,但卻比棉桃大多了。樹身粗得幾個人也抱不過來的是大葉榕,而榕樹正是廣州的市樹。

廣州不僅樹多,花也多。不必說河邊草叢裡盛開的蝴蝶花,不必說橋邊花圃里綻放的君子蘭,不必說公園裡樹上開着的玫紅色花朵的羊蹄甲,也不必說黃色的帶着絨毛且花蕊很長的無憂花。來到廣州,木棉花是一定要看的,因為她是廣州的市花。古往今來,文人騷客們為木棉花題下無數詩篇,楊萬里寫過「卻是南中春色別,滿城都是木棉花」,屈大均寫過「廣州城邊木棉花,花開十丈如丹霞」,陳恭尹寫過「粵江二月三月天,千樹萬樹朱花開」。而我對於木棉花的情結,更緣於一種童年記憶。小時候經常聽母親哼過一首歌《火紅的攀枝花》,「你看那山嶺上一片紅霞,那不是紅霞,是火紅的攀枝花」,對它的旋律記憶猶新。攀枝花就是木棉花。廣州的朋友說我來得不巧,木棉花早已謝了。就在我深感遺憾的時候,在廣州塔附近的有軌電車上,看到了木棉花的圖案,鮮艷無比的花朵,紅得醒目,紅得驚心。

樹多,花多,鳥也多。在廣州的動物園裡,有個地方叫「飛禽大觀」,可以看到很多鳥類。畫眉鳥在枝頭千啼百囀,錦雞在草地上悠閒地踱着步,孔雀驕傲地打開五彩繽紛、色澤艷麗的尾屏,向人們展示着它的美麗。鴕鳥邁開雙腿在園子裡跑來跑去,像穿了一件羽毛做的超短裙。長相奇特、身體笨重的大犀鳥用笨拙的身姿在木杆上跳來跳去,尤其是它們的喙像犀牛的雙角。最美麗的要數火烈鳥,它們一般在水裡站着,有着兩條極其細長的肉紅色的腿,一身火紅或潔白的羽毛,彎曲的長頸,加上倒映在水裡的倩影,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廣州的地標,廣州塔是必去的,最好是晚上去。夜空下的廣州塔,塔身高聳入雲,曲線窈窕,腰肢纖細,身姿嫵媚,在夜幕下不停地變換着魅影,一會兒是紅的,一會是青的,一會兒又成了紫色,赤橙黃綠青藍紫,猶如一位絕代佳人,明眸善睞,舞姿翩躚,吸引了眾多遊人的目光。

「珠水煙波接海長,春潮微帶落霞光」。廣州塔的旁邊就是珠江。因為遊人很多,船票大多需要提前預約。坐在渡輪上夜遊珠江,是那種三層的豪華渡輪,一樓大得可以舉辦一場水上宴會。隨着渡輪緩緩啟動,人們紛紛來到甲板上,欣賞着兩岸的風光。珠江的江面非常寬闊,江上的風微微地吹着,兩岸霓虹閃爍,星光點點,高樓林立,燈火璀璨,一起倒映在江中。這些建築造型各異,高低不同,長的、方的,扁的、圓的,這裡是體育館,那裡是文化館,除了住宅區,沒有一處樓型是相同的,沒有一處燈火是一樣的,迤邐幾十公里,在夜空下顯得極為璀璨又壯觀,把夜晚的珠江點綴成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發出「疑是天河落人間」的感嘆。

我們的船在夜色中依次行過獵德大橋、海心橋。從橋下穿過的時候,發出嘩啦嘩啦的水聲,猶如琴聲一般動聽。獵德大橋以貝殼形的塔和弧形的懸索造型而為人所知,猶如巨貝口含明珠屹立於珠江之上,和近處的廣州塔相映成趣。海心橋則像一架天琴,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度,橋上的懸索恰好是它的琴弦,兩道弧形的橋身是它的琴架,像四隻巨足伸進江里。

第二天去了越秀公園。順着山路,往越秀山上走,一路上綠蔭濃密,空氣清新,所有的樹木都顯得是那樣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好一個清幽靜謐的所在。走在山路上,總是聞到一股淡淡的幽香,略帶着一絲兒甜味兒,特別好聞,四處張望,卻找不到香味兒是從哪裡發出來的。

順着山路一直走,根據路標,來到鎮海樓。鎮海樓是廣州的另一個地標,又叫五層樓。廣州人素來有「不到五層樓,沒去過廣州」的說法。樓前種有丹桂,雖然沒到開花時節,卻香氣沁心脾,原來之前在山路上聞到的香氣是丹桂樹的香。鎮海樓巍峨壯觀,呈長方形,朱樓綠檐,檐角飾有彩釉鰲魚造型的花脊,頗有嶺南特色。樓內現在闢為廣州市博物館,從一樓、二樓到四樓、五樓,分別展現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現代等各個時期廣州的歷史,從三國時期吳設交、廣二州廣州由此得名,到嶺南開發第一人南越國創建者趙佗,一直到現在的世界商都,濃縮了一個城市的歷史風雲,興衰存亡史,盡在此樓中。陳恭尹在這裡寫下了「清樽須醉曲欄前,飛閣臨秋一浩然」,丘逢甲吟出「獨上層樓唱越風,尉佗城郭夕陽中」。廣州的另一處古蹟名勝越王台舊址也在越秀山上,已經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中了。

越秀公園裡有三個湖,北秀湖、南秀湖和東秀湖。從鎮海樓順着一段下坡路一路走下來,就來到北秀湖。湖邊林木青翠,奼紫嫣紅,湖中波光粼粼,遊船往來。

作為世界一線城市,在廣州的街道上,地鐵里,公園里,商店裡,隨處可見外國人的身影,他們攜家帶口,全家出行,已經融進了廣州的生活,也見證了廣州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繁榮。廣州的文明程度很高,雖然到處都是人,但並不擁擠,因為大家都會自覺排隊,遵守交通規則。初次來到廣州,在地鐵上就遇到一個年輕的學生模樣的姑娘給我讓座,我一邊道謝,一邊自嘲,可能我看起來真的有點老了。

來到廣州,不能不提在廣州吃的美食。在廣州的幾天裡,第一天品嘗了潮汕牛肉火鍋,食材新鮮的,牛肉都是現切的,配上葉類、菇類的蔬菜,有葷有素,營養健康;第二天去了祿鼎記,點了一份牛蛙戀上蝦, 又點了一道菜、一道湯,有吃有喝,美味可口,讓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晚飯去了木屋燒烤,吃了各種特色的燒烤,烤羊肉、烤雞肉、烤土豆、烤蘑菇、烤韭菜,真是「萬物皆能烤」。第三天因為就要離開了,「上車餃子下車面」,去了中華購物廣場,這裡的薄皮鮮蝦餃很有名,還要了一份煮排骨。在廣州其餘的時間裡,我還去吃了廣州的腸粉、炒粿條、沙河粉、叉燒包等小吃。

再說說住吧,雖說住的是公寓式酒店,卻有一種家的感覺。最裡面靠窗是一張床,床前掛着一道紗帳子,檯燈是掛在一根樹枝造型上的。中間是一張茶几,沙發上方還掛着幾幅畫,看上去古色古香,正是我喜歡的風格。關鍵是還有一張桌子,無論是寫東西、看書,都很方便。房間裡有衣櫃,可以用來掛衣服;衛生間裡還有洗衣機、吹風機,其他生活用品類小東西,也一應俱全,比如一次性馬桶墊。更貼心的是,如果需要指甲剪、針線、筆一類的小東西,在微信上給服務員說一聲,很快就會送到房間。

短暫的廣州之行,給我留下了極其[[美好]的體驗和印象。對我來說,這是一趟非常愉快的南國詩詞之旅。[1]

作者簡介

高朝霞,小學英語教師,業餘喜愛文字,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靈寶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2017年出版散文集《生命如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