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河晨行(龔保彥)
![]() |
《月河晨行》是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月河晨行
晨光熹微中,我早早起床,告別愛妻和蝸居,浴着緩緩撲面而來的颯颯秋風,沿一條綠樹掩映、碧草扎織的小徑,向月河走去。
早起的各種鳥兒,像一個個大自然的歌手,抑制不住自己對新來的一天的欣喜,在遠山、近岡、村舍、樹林引吭高歌。那優美如仙樂的聲音,攜着秋的爽朗,山的空靈,花草樹木的芬芳,將沉睡在崇山峻岭中的月河喚醒。蜿蜒悠長的月河啊!頓時宛如一位年方二八的妙齡女子,輕睜睡眼,輕舒玉臂,從昨夜香甜酣暢的睡夢中醒來。那籠罩在河面上的淡淡霧靄,是她搖曳多姿的素色裙裾,那汩汩流淌的粼粼清波,是她溫柔多情的雙眸靈氣的閃光……
河邊灘地上,花生、芝麻、紅薯、辣椒等農作物,已經成熟。花生茂密油綠的橢圓形葉片間,開着一朵朵金黃的小花,那花呈五角星狀,與綠葉互相映襯,點染得綠葉分外金貴;芝麻高高的枝稈上,結滿一個個鼓鼓飽飽的莢,那莢一律向天裂開尖尖的小嘴,仿佛頑皮的孩童在這象徵收穫的季節,掩飾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動,向天開懷大笑。而莢中那一粒粒玲瓏精巧的白色籽粒兒,就是他們一顆顆潔白如玉的小牙齒;紅薯長長的藤蔓和綠葉,互相交織,編織成一片片翡綠的地毯,東一片,西一片,將土地遮蓋得蓬蓬嚴嚴,酷似哪位畫家用畫筆塗抹在大地這張巨幅畫紙上的油畫,賞心悅目;辣椒秧的枝頭上,垂吊着一個個或紅或綠或紫的辣椒,紅、綠、紫三種顏色,在晨光映照中,格外醒目。徐來的晨風吹過,它們搖來擺去,如火苗閃爍,似翡翠搖盪,把月河的秋色渲染得分外鮮亮……
前面的山坡上,是一片橡樹和板栗樹雜生的樹林,厚實而茂密的橡樹、板栗樹葉,經過春的萌芽,夏的歷練,已褪去稚嫩及衝動,呈現出深沉靜穆的色調。如一個人經過童年和青年,進入中年的成熟,進入生命的睿智。它是月河在用一種無言的哲思啟迪我們人類,讓芸芸眾生在日復一日永無休止的滾滾紅塵跋涉中,思考生命的意義,從而篳路藍縷,自強不息,完成一次生命從春到秋的升華,使自己平凡的人生最終擺脫庸俗的困擾,名利的束縛,得失的牽累,愛恨的羈絆,進入一種超凡脫俗、高華豪邁的大境界。
緊偎河邊的一戶戶人家,有的粉牆黛瓦,有的灰牆紅瓦,房前屋後的樹木上,柚子逐漸變黃,柿子逐漸變紅,屋檐下,樹杈上,或懸掛着一串串金黃的玉米穗,或垂吊着一串串火紅的辣椒。這一切都顯示着勤勞質樸的月河兒女生活的殷實。而那緩緩從錯落有致的房頂升起的裊裊炊煙,從雞舍牛欄羊圈傳出的雞鳴牛哞羊咩,則昭示着月河千百年生生不息、延續不輟的人間煙火。而一條沿河岸通入村中的水泥馬路,則酷像一條生命的臍帶,把月河同外面大千世界聯繫在一起,使月河衝出大山,走出封閉,走向正在巨變的中國社會日新月異、精彩紛呈的火熱生活,走向日思夜念的夢境。
遠處水流喧譁的河面上,飛虹般架着一座騰空而起的嶄新橋樑,接通南北,平坦寬闊,車流來往,美觀漂亮。那是三年前才通車的十(十堰)天(天水)高速公路專用橋樑,既以雄宏威武的氣勢向人們彰顯着人類的聰明智慧,傳達着大時代一日千里的行進速度,又為古老的月河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融入深厚豐沛的人文風采。
月河是漢江一級支流,發源於漢陰縣鳳凰山主峰鐵瓦殿北麓,流經漢陰平梁、城關、澗池、永寧、蒲溪、雙乳等地,一路穿山跨谷浩浩蕩蕩向東,在漢濱區馬坡嶺以西許家台子紅蓮村,匯入洶湧澎湃的漢江。其水流奔走流淌形成的一塊塊沖積扇平原,土地肥沃,稼禾茂盛,一年四季瓜果稻菽飄香,是安康市重要的產糧地。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她會更加日新月異,煥發出愈發迷人的光彩。
河流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親密夥伴,還是人類文明發祥的母體。千百年來,人類為了繁衍生息,總是逐水而去,依河而居,不同民族因此才得以發展壯大,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明成果,孕育出無數思想、文化、科學、藝術、文學巨人,給這個本來單調枯燥的世界增添無窮魅力。萊茵河不僅養育了德意志民族,還造就了托馬斯·曼這樣的文學巨匠;塞納河不僅養育了法蘭西民族,還撫育了巴爾扎克這樣的文學泰斗;密西西比河不但養育了美利堅,還培養了威廉·福克納這樣的文學大師;頓河不僅養育了俄羅斯,還薰陶出米哈伊爾·肖洛霍夫這樣的偉大作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上作家所創作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人間喜劇》、《喧譁與騷動》、《靜靜的頓河》等在全世界有着廣泛而深遠影響的鴻篇巨著,永恆經典,亦是河流的產物,河流的結晶。
我慶幸自己是月河的子民,在與她日復一日朝夕相處中,不但得到她母親般的滋養,還得到她靈感的啟發。在我生命的原野上,不斷開放出一朵朵屬於自己的絢麗多彩的鮮花,它們給生活以色彩和芳香,給世界以文明和思想。
我願月河那源遠流長的粼粼清波,永生永世,在我寬厚博大的心靈的沃壤上流淌、流淌、流淌……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