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朝鮮槐

朝鮮槐(Maackia amurensis Rupr. et Maxim. ),為豆科馬鞍樹屬植物,又名山槐,高麗槐,懷槐,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莖皮有毒。其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等地,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朝鮮也有分布。民間用於治療肝臟疾病和膽囊炎很有效果,其樹皮能祛風濕、消炎、鎮痛、健胃、止血;樹皮喊鞣質,可作鞣料;花期6-7月,果期9-10月,皮色秀麗、外形較美,可作觀賞。

目錄

基本內容

:植物界

薔薇目

: 豆科

: 馬鞍樹屬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通常高7-8米,胸徑約60厘米;樹皮淡綠褐色,薄片剝裂。枝紫褐色,有褐色皮孔,幼時有毛,後光滑;芽稍扁,芽鱗少,外面無毛。羽狀複葉,長16-20.6厘米;小葉3-4(-5)對,對生或近對生,紙質,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長卵形,長3.5-6.8(-9.7)厘米,寬(1-)2-3.5(-4.9)厘米,先端鈍,短漸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幼葉兩面密被灰白色毛,後脫落,稀下面中脈下部有疏長毛;小葉柄長3-6毫米。總狀花序3-4個集生,長5-9厘米;總花梗及花梗密被銹褐色柔毛;花蕾密被褐色短毛,花密集;花梗長4-6毫米;花萼鍾狀,長、寬各4毫米,5淺齒,密被黃褐色平貼柔毛;花冠白色,長約7-9毫米,旗瓣倒卵形,寬3-4毫米,頂端微凹,基部漸狹成柄,反卷,翼瓣長圓形,基部兩側有耳;子房線形,密被黃褐色毛。莢果扁平,長3-7.2厘米,寬1-1.2厘米,腹縫無翅或有寬約10毫米的狹翅,暗褐色,外被疏短毛或近無毛;果梗長5-10毫米,無果頸;種子褐黃色,長橢圓形,長約8毫米;無胚乳。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也有分布。

生長環境

一般多生長在小河溪流旁濕地或潤濕肥沃的闊葉林中,有時亦可生長于山坡灌叢或山坡雜木林中,海拔300-900米。喜和水曲柳(Fraxinus mail-dshurica Rupr.)伴生,多散生,少有成片生長。[1]

視頻

參考文獻

  1. 朝鮮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