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木偶戲 |
中文名稱:木偶戲 地理標誌:遼寧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等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批准時間:二00六年 遺產編號:Ⅳ-92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申報地區:泉州市,晉江市,漳州市等 |
木偶戲( Puppetry ),又叫木偶劇、傀儡戲、人偶戲,是一種不以真人演出,而以操控傀儡的方式演出的戲劇,有許多種類。
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1]。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2]。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
歷史
亞洲
根據出土文物與歷史資料顯示,傀儡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具有表演功能的戲劇。據說古代葬禮中用來殉葬的「俑」,與傀儡戲有直接而深遠的關係。《通典》則云:「《窟礌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本喪家樂也。漢末始用之於嘉會。」《樂府雜錄》以為起於漢高祖被冒頓圍於平城,平城正西是冒頓的閼氏把守,謀臣陳平知閼氏愛忌妒,製造了會動的美人木偶來解圍。唐代謝觀為此作了《漢以木女解平城圍賦》。杜佑《筆麈》中的記載:「傀儡子,漢末使用於嘉會,北齊高緯尤好之」,「今俗懸絲而戲,謂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幃帳之上(外)。」「郭郎」與「鮑老」是傀儡戲史中對傀儡的兩個稱謂。《後山詩話》載宋楊億《傀儡詩》:「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若教鮑老當筵舞,轉覺郎當舞袖長。[4]」 《都城紀勝·瓦舍眾伎》中提到了4種傀儡:「弄懸絲傀儡(起於陳平六奇解圍)、杖頭傀儡、水傀儡、肉傀儡(以小兒後生輩為之)。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故事、鐵騎公案之類,其話本或如雜劇,或如崖詞,大抵多虛少實,如巨靈神朱姬大仙之類是也。」
在亞洲不少地區,傀儡戲原本最重要的功能是驅除邪煞,這種習俗一直延續下來。到現在驅除邪煞變成民間傀儡戲主要的功能之一。這種特殊的社會功能,使傀儡戲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這也是傀儡戲跟其他種類的戲劇非常不同的地方。
種類
- 中國大陸:皮影戲、懸絲傀儡、水傀儡、布袋戲、藥發傀儡、杖頭傀儡等
- 台灣:皮影戲、布袋戲、懸絲傀儡
- 越南:水傀儡(越南文:Múa rối nước)
- 日本:文樂(日語:文楽,平假名:ぶんらく)又稱人形淨琉璃(日語:人形浄瑠璃,平假名:にんぎょうじょうるり)
- 朝鮮半島:郭禿角試戲
- 泰國:Hun Krabok
- 越南:水上木偶戲
- 爪哇:wayang kulit(皮影戲的一種)
特攝
木偶戲被攝製後,用於電視、電影放映,一般被歸入特攝。
傳承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木偶戲的表演更加豐富多彩。除了演出傳統的戲曲節目外,還表演話劇、歌舞劇、連續劇,甚至出演廣告等。與此同時,木偶戲也面臨着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激烈競爭。傳統的木偶戲蘊藏着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和審美意識,應加以扶持和保護。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瀕危狀態
內容來源於非遺大數據平台
1、由於社會政治環境、意識形態等觀念的巨大變化,泉州傀儡戲介入本地區民間宗教、民俗活動的機會銳減,與民眾人生禮儀的關係日趨疏淡。民間班社生存艱難,所剩無幾。傳承任務基本上只由泉州市木偶劇團[5]獨力擔當。民間生存土壤的日漸喪失,民間性的日漸淡化,終將導致劇種生命力的弱化,並危及泉州傀儡戲的永續生存與發展。 2、由於影視、網絡等新興藝術與外來文化,來勢兇猛,形成雙重夾擊之勢,而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兒童)的審美趣味與審美傾向,明顯朝不利於民族民間文化生存發展的方向發展。泉州傀儡戲的主要傳承者泉州市木偶劇團從業人員面對經濟待遇偏低,劇團經濟拮据的現實壓力,人心躁動。觀眾群的萎縮與內部事業心與創造力下降,已形成泉州傀儡戲生存發展的雙重隱憂。 3、由於從業人員生存狀況不良,泉州傀儡戲發展前景不明,因而對社會人才與青少年後繼人才吸引力不足。泉州傀儡戲主要傳承者、泉州市木偶劇團目前主創人員缺崗現象嚴重(導演、作曲己缺崗多年),演員、演奏員、美工人員平均年齡已有40歲,急需培養接班人才。但公開招生,應者寥寥(僅8人應試),無法成班。人才斷代,事業不繼的危險,已迫在眉睫。
視頻
提線木偶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為了木偶戲的未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 中國傳統木偶戲的種類和發展流變,才府
- ↑ 傳統非遺手工技藝——提線木偶,搜狐,班墨空間,2018-03-26 10:03
- ↑ 《後山詩話》:楊大年《傀儡詩》云:「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若教鮑老當筵舞,轉更郎當舞袖長,國學大師
- ↑ 泉州木偶劇院,秀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