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城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城鄉

中文名 :木城鄉

所屬地區:龍陵縣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隸屬龍陵縣,屬于山區,位於龍陵縣南部怒江下游北岸,東與平達鄉、鎮康縣相連,西與潞西市中山鄉相鄰,北與象達鄉相連,南與緬甸果敢縣幕太鄉隔江相望,有國境線19.71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53公里,全鄉國土面積226平方公里。 [1]

基本情況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隸屬龍陵縣,屬于山區,位於龍陵縣南部怒江下游北岸,東與平達鄉、鎮康縣相連,西與潞西市中山鄉相鄰,北與象達鄉相連,南與緬甸果敢縣幕太鄉隔江相望,有國境線19.71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53公里,全鄉國土面積22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21米,最低海拔535米,年平均氣溫18攝氏度,年降雨量1100至14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包穀、甘蔗、烤煙、咖啡、木薯等農作物。全鄉耕地總面積25111畝,人均耕地3.1畝;有林地208575畝,全鄉轄5個村民委員會,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005人,2302戶,其中農業人口2019戶,8598人,勞動力5294人。2009年全鄉經濟總收入38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44元,木城鄉屬於邊境少數民族貧困鄉。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烤煙、甘蔗、養豬、養羊為主。

自然資源

木城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適宜種植多種糧食作物,是糖料、烤煙生產基地。全鄉植蔗面積已達1.3萬畝,良種覆蓋率達98%,蔗區公路已達450公里,水利化程度達45%,建構成了蔗區公路四通八達的蔗糖產業發展格局。

老產業魅力依舊,新產業異軍突起。在鞏固咖啡、茶葉、烤煙產業的同時,着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種植甘蔗13000畝,木薯2000畝,核桃16216畝。

全鄉有耕地總面積25111畝。其中:水田6911畝,旱地13349畝,輪歇地3592畝,臨時性耕地1259畝,人均耕地3.1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烤煙、甘蔗、木薯、茶葉、咖啡等作物;擁有林地208575畝,其中經濟林12138畝,主要種植核桃、柚木等;有草山地15000畝,荒山荒地3000畝,森林覆蓋率達64%。

木城鄉立體氣候明顯,雨量充沛,物種豐富。適宜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豆類、小麥等,經濟作物有茶葉、甘蔗、咖啡、烤煙、木薯、香料煙等;經濟林木有柚木、核桃、台杉、禿杉、西南樺、雲南松、果松等。

經濟發展

木城鄉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15萬元,其中種農業收入2278萬元,占總收入的59%;畜牧業收入510萬元,占總收入的13.3%;林業收入135萬元,占總收入的3.5%,第二、三產業收入531萬元,占總收入的13.9%;漁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0.4%;工資性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1.6%,農民人均純收入264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烤煙、甘蔗、茶葉、木薯、養豬、養羊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6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67人,(占勞動力的8.7%),在省內務工389人,到省外務工78人。

木城鄉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農產品烤煙銷售往省內,甘蔗、糧食、木薯、肉豬、肉羊等銷售往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鄉銷售總收入163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木城鄉目前正在發展烤煙、甘蔗、木薯、養豬、養羊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擁有個私企業3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