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未能免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能免俗,典故名,成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古時習俗,七月七日曬衣,阮咸家貧,無欺可曬之物,掛出犢鼻褲充數,自稱「未能免俗。」後遂用「未能免俗、俗未免」等稱沒能擺脫社會慣例,仍按習俗行事。

解釋

沒能擺脫開自己不以為然的習俗。

出 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例 句

倘使揭穿了這謎底,便是所謂「殺風景」,也就是俗人,而且帶累了雅人,使他雅不下去,「~」了。

典 故

魏晉時期有七位名士,他們是嵇(jī)康阮籍(ruǎn jí)、阮咸山濤向秀王戎(róng)和劉劍。這七人常在嵇康家附近的一大片竹林里遊玩飲酒,所以人稱」竹林七賢」。

這」七賢」在生活上都有一些怪脾氣:放任隨便,毫不注意儀容和身份。就拿其中的阮籍來說吧.他喝醉了酒就往地上一躺,也不管那地上乾淨不乾淨,往往好幾天不醒。

他聽說步兵校尉衙門能夠釀造美酒,就請求到那裡去任職,以便痛痛快快地喝酒。所以人們根據他的官街,也稱他」阮步兵」。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叔侄也還都愛好音樂。際籍 既能彈琴又能唱歌,阮咸琵琶彈得很好,又精通音律。

他特別喜愛一種形似月琴的拔弦樂器,這種樂器據說是他發明的,所以後來被稱 為」阮咸」,簡稱」阮」。

阮氏家族住在同一條街上。阮籍、阮咸叔侄倆在街的南面,阮氏其他兄弟住在街的北面。叔侄倆家境清貧,而街北面的阮氏兄弟卻大都是富貴人。

但是,阮籍和阮咸並不因人窮而志短。 根據當地的習俗,每年七月六月,家家戶戶都要翻箱倒筐,把所有的衣物都拿出來曬一曬,以防止發霉蟲蛀。

街北的那些阮氏兄弟富有,穿的是綾羅綢緞,因此曬出來的衣服光彩奪目,看得人們眼花繚亂。

阮咸看到對面庭院裡掛滿了衣服,便對叔叔說:」我們也拿些衣服去曬曬吧!」 可是,他倆找來找去找不到什麼衣服可曬,就把一條粗布的牛鼻褲子用竹竿串起來,高高地掛在庭院中。

鄰居見了,對阮咸說:」你還是不曬算了,這樣的衣服曬出去太寒酸了!」 阮咸回答說:」這是一種習俗,我們也不能不這樣做呀!就讓它這樣曬吧!」 [1]

視頻

成語故事:(未能免俗)不能擺脫自己不以為然的習俗

搜狐:

參考資料

  1. 【每日一典】未能免俗 ,搜狐,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