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文公(王冠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朱文公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朱文公》中國當代作家王冠群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朱文公

朱文公對侄兒諸郎寫詩寄志,希望他們學習積極入世的儒家正統道理,不要去迷戀佛教出世的空諦意識,或者道宗的逸世的求仙把戲…可謂旗幟顯明,立場堅定,詩意已經入木三分了,不必再議!嘿嘿,多有文化,又有詩的藝術一一這碟碗詩菜色香味俱全,僅供試品!

冬至是讀書的好時節,如果從朱熹的《次韻四十叔父白鹿之作》的詩意,去證明朱子理學主旨在反對'求仙'或'拜佛',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南宋那個年代,官方仍然承缽漢朝董仲舒的'獨尊儒術,罷絀百家'的正統。但正統自孔孟之後,所承缽東西已經老朽不堪,剩下一具食古不化的骷髏而已。朱子如何把'正統'儒學集大成而形成新儒學一一理學,實際上需要借鑑道家文化與佛學般若。他明的寫詩反佛排道,卻早已經把道宗與佛禪之文化精華注入儒家,進行融會貫通、升級改造為新儒學一一'理學',這是中國哲學對世界哲學的鏈接與補台。廣東省社科院黃明同研究員撰文認為,世界哲學史從'柏拉圖一一朱熹理學一一黑格爾',朱熹理學是不可或缺的鏈條…關鍵點在朱子把'佛禪般若'成功引進儒家道統,化腐朽為神奇吧了!

福建省文史館原研究員黃超雲先生,著有《螺殼齋四集》很有文化底蘊。其中《朱文公的理學根柢》一文,揭示了朱子的理學,也是「援禪入儒而成理」的,原文摘錄如下;

「唐沙門慧宛《華嚴經音義》卷四:「歸人志弱,故籍三護:幼小父母護,適人女婿護,老邁兒子護」。其實「三綱」之目出自漢《白虎通.三綱六紀》。《禮記.樂記》雖也有「然後聖人作為父子君臣以為紀綱」,唐孔穎達疏引《禮緯含文嘉》「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妻為綱」。皆漢繼秦專製法令之後益以懺緯迷信之言以強封建帝王之統治,原非儒家之說也。儒家混淆於漢宋懺緯禪宗之學而面目全非。朱熹之學受禪宗之說特多,於真際法藏慧苑三例可見。後來,宋代理學家把「三從四德」升華到天理綱常。

唐法藏(即賢首大師、華嚴宗三師)為武則天講解《華嚴金師子章》,提出一多相容,無礙又互相區別之說,如金子可塑成獅子種種形相。為後來朱熹一本萬殊之根本。上述慧宛即法藏弟子。以上三人皆是唐僧,對朱熹都有重大影響。亦即理學的根柢是佛學也。明呂坤有鑑於此,特在他所著《呻吟語》中有言異端有兩種:(一)佛道二教為異端之異端;(二)理學為儒者之異端。他指斥方巾闊袖之道學先生非偽即腐,「偽者,行不顧言,腐者學不適用」(《去偽齋集.楊晉庵文集序》),他認為理學是「叛儒入釋」。他更指出儒者之異端危害於異端之異端,痛乎其言也。他主張學術應以「國家之存亡,萬姓之生死,身心之邪正」為鵠的,反對「開口便講學脈,便說本體」(《呻吟語》卷一)。呂坤這番議論,對當時理學情況「無事神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批判是有進步意義的。朱之瑜(1600-1682),號舜水,抗清學子,後因軍事失敗,乞師復明不就,遂長期流寓江戶(今東京)20餘年,至死不返。他反對理學坐而論道,空談心性的荒疏學風,甚至歸咎明延亡與理學空談有關,主張「為學當有實功,有實用」。(《答(日本)安宅生順問》),朱舜水為明未實用派之一。」

[1]

作者簡介

王冠群,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