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埈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埈鎔영선군 이준용,1870年6月25日-1917年3月22日),,字景極(경극),號石庭석정),又號松亭송정),本貫全州李氏,李載冕之子,朝鮮攝政公興宣大院君嫡長孫,第二十六代王高宗的姪子。朝鮮的貴族、軍人、政治家。

大院君曾想讓他取代高宗為朝鮮國王。東學黨起義時密謀兵變。

隆熙四年(1910年)7月,李埈鎔創建神宮,以天照大神置於中央,檀君李成桂配左右,親自執筆上樑文。《日韓合併條約》後永宣君封爵被取消,成為李熹公(李載冕)爵位繼承人。日本賜16.8萬元恩賜金。大正元年(1912年)9月,李熹公去世,李埈鎔世襲,改名李埈,稱「李埈公」。大正三、四年(1914、1915年)間為參與昭憲皇太后葬禮及其一周年祭與祝賀大正天皇加冕三度前赴日本。大正六年(1917年)3月22日因心臟病與腎臟病並發在雲峴宮逝世。葬禮「儀衛宏壯,觀者不勝雜沓,葬儀用明朝輔國公之例,日本天皇賜金萬元,龍出陸、海軍全部來衛,遠勝於李熹公葬時」。在晚年與其妾長孫氏僅生有一女李辰琬이진완(1916年5月18日[1] ~ 1997年),因此由堂弟李堈公之子李鍝過繼給他為養子並承爵位。

參考文獻

  1. 이왕직. 이희공계제1세이준공족보(李熹公系第壹世李埈公族譜). 1940. 

外部鏈接

參見

前任:
父親完興君李載冕
雲峴宮宗主(李公家
1912年-1917年
繼任:
養子李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