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時珍紀念館 |
中文名;李時珍紀念館 地理位置;蘄州鎮 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 占地面積;50000平方米 |
李時珍紀念館,位於蘄州城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雨湖之濱,占地80畝,由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墓地、李時珍醫史文獻館和藥物園四部分組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時珍紀念館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館名,為仿古(明代)建築群,氣勢恢弘,錯落有致。館內陳列大量珍貴的醫學資料、藥物標本和郭沫若、鄧穎超、方毅等同志的題詞,並珍藏中外《本草綱目》版本十餘種,以及古今中外介紹李時珍的醫藥書籍、文獻資料和報刊雜誌等等。紀念館自1981年4月對外開放以來,平均每年接待中外遊客40餘萬人次。
序言介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時珍墓坐落在蘄州鎮風景秀麗的雨湖畔。雨湖自明代以來就是"蘄陽八景"之一。在雨湖岸畔,一片古樸典雅,氣度恢宏,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仿明建築群在一條長500米的帶形地段巍然聳立,這就是李時珍紀念館。整個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紀念展覽、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五大部分組成。館內樹木茂盛,綠水環繞,坡崗起伏,鳥語花香,仿佛世外桃源。
李時珍熱愛雨湖,他瀕湖而居,瀕湖而葬。占地面積近80畝的李時珍陵園位於雨湖岸邊,與李時珍的誕生地瓦硝壩隔湖相望。遠在元代,"雨湖漁舫"就是"蘄陽八景"之一。1982年,國務院將李時珍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又對李時珍陵園進行了精心修葺、裝點,使之成為一個亭台錯落有致,藥園碑廊交相輝映,占地面積約80畝的仿明建築群。[1]
李時珍陵園由本草碑廊、紀念展廳、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五大部分組成。陵園仿古大門上的館名由鄧小平親筆題寫。進入陵園,第一重院落是本草碑廊,牆壁上嵌有96塊黑色大理石,石上刻有1983年著名畫家蔣兆和所畫李時珍像,明末清初文學家顧景星所撰《李時珍傳》,明代文壇巨匠王世貞的《本草綱目序》及從《本草綱目》中節選出來的128種本草藥圖。
李時珍紀念館始建於1980年,自對外開放以來,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賓客達30萬人次,為弘揚李時珍精神和民族優秀傳統的醫藥文化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鄧小平親筆為"李時珍紀念館、藥物館"題寫館名,胡耀邦、鄧穎超、王任重、回良玉、俞正聲1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先後親臨李時珍陵園視察並題辭題字,國內外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郭沫若、李約瑟、袁隆平等曾前來考察並題辭。
1982年2月李時珍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1995年3月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10月被教育部等六部委聯合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6月被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AA級旅遊景區(點);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重點博物館;同年12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第一批)。2009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基本陳列
《李時珍紀念展覽》 位於仿明建築的四合院內。由序廳和紀念展廳組成。序廳陳列了明代蘄州城的模型和復原的明代診所。紀念展廳由"偉大的一生"、"卓越的貢獻"和"深遠的影響"三部分組成。
《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 位於仿明代王府的樓中。由"中國古代十大名醫展"、"動植礦物藥標本展"、"繁榮昌盛的醫藥事業"三個展覽四個展廳組成。
珍貴藏品
李建元墓碑 李建元是李時珍第二個兒子,參加了《本草綱目》的編撰。
書業堂版
《本草綱目》
該版為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冬刻,蘇郡後學張雲中重訂,張青萬同參。萬方針線並刻。有吳太沖序,吳毓昌序,錢蔚起小引,李建元進書疏,蔡烈先自序,藥圖同武林錢衙本圖。
日文春陽堂版
《本草綱目》
昭和4年(1929年)東京春陽堂刊行(15冊)。《頭注國譯本草綱目》和《新注校訂國譯本草綱目》是目前國外僅有的兩種《本草綱目》全譯本。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李時珍紀念館全面升級改造! , 快資訊 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