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永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永平(1947年9月15日-2017年9月22日),出生在馬來西亞婆羅洲沙勞越邦古晉市,祖籍廣東省揭西灰寨鎮,客家人[1]。1967年留學台灣,就讀台灣大學外文系,開始發表創作,曾獲第19屆「國家文藝獎」。

拉子婦出版爭議

在台灣所發表的第一本書《拉子婦》,其實是李永平一輩子最大的痛。

他曾說過出版過程讓他非常生氣。他在台創作的第一篇小說是〈拉子婦〉,之後又陸續創作了〈圍城的母親〉、〈黑鴉與太陽〉等等,由於曾刊登在《現代文學》上,因此當時創辦華新出版社的賴阿盛希望出版李永平的作品,但李永平表示自己作品不多,只有五篇完整作品,其餘是不滿意的殘稿,賴阿盛仍堅持買下版權,以一萬元新台幣買斷完整五篇小說的版權,簽了合約,沒想到賴阿盛竟趁李永平不在系所辦公室時,擅自拿走殘稿,編成《拉子婦》一書出版,李永平在赴美念書前,曾經交代賴阿盛做好校稿,但最終他所收到的定稿,竟仍是錯別字一堆、語句不順,甚至脫落了一整段文章。日後李永平想重新整理那本書,賴阿盛卻不願意賣版權[2]。在2016年接受詹閔旭訪問時,李永平完整交代了這件事的始末。

經歷

出生成長於沙勞越古晉城,是個只有一條主要街道,望出去只有大山大河,盡頭有婆羅洲叢林的小城;小學念過四間學校,原為城裡的「中華小學第四校」,後家裡搬到鄉下種胡椒,轉學到馬當路中華公學,後又又搬回城裡,轉學到聖保羅小學,期間還就讀過一間山裡的小學。在古晉中華第二中學的初中時期,是他人生的轉捩點,他在校內圖書館大量閱讀,高中就讀英文學校古晉中學,開始寫作,曾發表在當地《華僑報紙》副刊。原本計畫高中畢業後至廣州中山大學,但發生文化大革命,他在小學神父的幫忙下,邊在聖路加中學教華文課,邊進行出國念書的計畫[2]

後來在20歲到台灣就讀台灣大學外文系,35歲在美國取得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回台後任教於中山、東吳、東華大學,32歲娶了台灣老婆,40歲放棄馬來西亞籍,入籍台灣[3]

2016年獲頒第19屆「國家文藝獎」,2017年確診大腸癌末期,動完腫瘤切除手術後仍持續創作小說《新俠女圖》,文壇友人並在紀州庵幫李永平舉辦了一場《月河三部曲》套書分享會,但9月15日剛慶祝70大壽的李永平,9月18日傍晚昏迷送入加護病房,於9月22日不幸病逝於淡水馬偕醫院[4],25日上午在淡水進行海葬。

文體

李永平曾表明他遠離當代華人日常口語的小說語言苦心操作,其實是一種復古運動—「為的是要治煉出一種清純的中國文體」[5]。他窮其一生,尋找自己的語言。他曾說過:「語言,是我身為小說家一輩子最大的痛。[6]

由於出身馬來西亞,出生在原為英國殖民地的砂勞越,中文其實並非他的母語,他曾說家中使用的語言複雜,因為父母親是廣東省揭陽縣人,是客家人,可是小孩並不會講客語,而是用華語、英文、一些馬來語,念初中時才開始堅持用華文寫作。而第一篇小說〈婆羅洲之子〉的前身,是在高二時所創作,當初投稿被退稿,並收到嚴厲的回信,信中說:「要成為真正的南洋作家,你一定要用我們婆羅洲使用的華語,來講婆羅洲的故事。」之後他重寫後再次投稿參加比賽,利用獲獎獎金來台灣就讀國立臺灣大學,並獲得系上老師王文興指導,創作了〈拉子婦〉,但因為系主任顏元叔的提醒,又再度修正自己的中文。他大量地閱讀在台灣可以看到的三〇年代作品,並從中國古典文學《紅樓夢》、《金瓶梅》《醒世姻緣傳》中萃取出他自己的文體,以他自己塑造出來的中國北方語言,創作小說《吉陵春秋》,沒想到在當初的戒嚴時代,竟被告發說是模仿茅盾的作品,雖然這個作品獲得好評,李永平因此走紅,但他卻始終認為自己用虛假的語言來描寫一個虛假。後來他又試圖創造另一種語言,創造了《海東青》,最終在他以童年故鄉為創作題材的月河三部曲《雨雪霏霏》、《大河盡頭》、《朱鴒書》找到一個平衡,一個折衷點[6]

他對文字的精琢細磨,被文壇譽為「文字煉金師」[3]

作品獲獎

  • 《吉陵春秋》被《亞洲週刊》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並曾譯成英文、日文出版。
  • 《大河盡頭(上卷:溯流)》獲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專家推薦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
  • 《大河盡頭(下卷:山)》獲《亞洲週刊》全球十大中文小說。

影片

台大為2016年台大傑出校友李永平所拍攝的影片

外部連結

李永平數位主題館

參考資料

  1. 胡金倫 何孟娟  . 想像大河者──李永平. 國藝會線上誌2016 第1期. 
  2. 2.0 2.1 詹閔旭,與文學結緣:李永平談寫作路──詹閔旭 人社東華,2016年5月5日。
  3. 3.0 3.1 黃文鉅,【一鏡到底】浪子回家 李永平 鏡周刊,2017.09.11。
  4. 黃文鉅,【訃聞】前往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小說家李永平辭世 鏡周刊,2017.09.22。
  5. 黃錦樹,《論嘗試文》,麥田,2016年8月9日,頁216。
  6. 6.0 6.1 李永平:我的故鄉,我如何講述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7/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