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渡燒酒作坊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李渡鎮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內,又稱李渡無形堂元代燒酒作坊遺址,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遺蹟最全、遺物最多、延續時間最長的古代燒酒作坊遺址,對燒酒(白酒)的起源有重要研究價值,2002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4月,原江西李渡酒廠被香港某公司收購,成立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6月在改造老廠車間時在水泥路面下發現一個古井,隨即向相關文物部門報告。同年7月~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約300平方米。2002年11月21日,考古成果正式對外公布。
發掘顯示該遺址的文化堆積可分為六個時期,從南宋、元、明、清延續至近代、現代,其中南宋層未發現釀酒遺蹟,其它各時期的釀酒遺蹟都非常豐富,有水井、爐灶、晾堂、酒窖、蒸餾設施、牆基、水溝、路面、灰坑和磚柱等。出土的遺物有石器、陶器、瓷器、木器、鐵器等,以陶瓷為主,其中酒器有73件之多。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元代酒窖的發現,證實了《本草綱目》的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創其法」,同時證明了中國至遲在元代已出現了固態發酵製作蒸餾酒。該遺址中明清時代的釀酒遺蹟顯示其白酒生產工藝屬小曲工藝,是中國首次發現使用小曲工藝的燒酒作坊遺址。到近代,開始改用大曲工藝生產。因此該遺址是研究燒酒釀造工藝的起源和演變的重要實物資料。
考古價值
在以澱粉質為原料釀酒的各種方法中,特別是糖化、酒化同時進行和半固態發酵方法的運用以及這兩項技術的巧妙結合,在釀酒工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科學價值,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李渡酒正是運用此法從民間釀酒中發展起來的。本次發掘證明,李渡釀造蒸餾酒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歷經明清,連續不斷,發展至今,是繼四川成都水井坊之後我國發現的又一處時代最早、延續時間最長且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燒酒作坊遺址。它為中國蒸餾酒釀造工藝起源和發展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
該遺址是中國年代最早、遺蹟最全、遺物最多、時間跨度最長且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白酒作坊遺址,也是中國酒業的國寶,酒文化的重要代表。
李渡燒酒作坊的發現,為中國元代已生產蒸餾酒的論斷提供了最具說服力的實物依據[2],證實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關於李的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創之。」
視頻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酒行業的國寶,歷史跨度近800年,曾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搜狐,2019-05-02
- ↑ 比五糧液窖池年代更久遠,這口至今還能釀酒的窖池在李渡!,搜狐,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