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蕾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蕾蕾 ,湖南衡陽人,1969年生,是一位旅遊學者。1986年9月考入中山大學,1990年7月在中山大學地理系主修自然地理專業。現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大學旅遊科學研究所、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教學與科研方向

所受教育跨 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 人文地理學專業,實際教學和科研涉及傳播學、廣告學、人文地理學以及旅遊和文化產業研究。多年以旅遊資源開發與區域旅遊規劃、區域發展戰略為主要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主題涉及 文化研究和城市研究,新文化地理學、景觀的符號學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空間與集群, 工業遺產和 工業旅遊、城市和 區域旅遊形象與傳播研究等。近期開設課程包括「傳播學」、 「 文化產業研究」、「文化地理學」等本科和碩士研究生課程。

科研項目情況

國際資助合作項目

2001年6-8月獲得並主持完成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資助的研究項目(資助號為A/01/05502,資助金額為DM11,400),在 德國科隆大學(Cologne university)與D.Soyez教授開展合作研究,項目名稱為「 德國魯爾區的 工業遺產旅遊開發與區域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3-2005年獲得並主持完成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為40201013,資助金額為RMB120,000),項目名稱為「文化產業空間研究:新文化地理學與深圳、廣州的案例」。

深圳大學資助項目

1999年獲得並主持完成深圳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資助項目(資助金額為RMB10,000),研究項目名稱為「旅遊景觀的符號-傳播研究」。

地方與社會委託項目

從1990年-2002年,參與涉及廣東 清遠、 江蘇海安、 泰州、河北 邯鄲、北京 平谷、 門頭溝、海南省、 汕頭市、北京市、蘇州市、 桂林市、 深圳市、深圳 寶安區、 東莞市、 長江三峽大壩、廣東焦嶺縣、 豐順縣、 平遠 陰那山、福建 龍巖 上杭 紫金山等多個省、市、區、縣以及 風景區、人工旅遊景點、 主題公園、礦山等項目的旅遊規劃、市場研究和形象推廣等政府和企業委託項目。

2003年9-12月參與完成 深圳市工商局委託項目《 深圳市廣告業發展規劃》(2004-2010年)。(總經費為35萬)

2005年5月-2006年12月主持完成 深圳市 寶安區旅遊局委託課題《深圳市寶安區旅遊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以及《深圳市 寶安區酒店業發展調研報告》(總經費為RMB180,000)。

2005年6-8月申報深圳市 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立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06-2010)》重點招標分課題,主持完成2個專項課題:《深圳傳統產業向文化產品製造業的轉型》、《深圳 主題公園文化旅遊和相關創意產業的關聯促進策略研究》(總經費合計為1.3萬元)。

2006年12月-2007年2月參與深圳市旅遊局委託項目《深圳市旅遊管理條例》及配套法規文件、《深圳市桑拿按摩行業管理規定》及配套法規文件的起草工作(項目總經費為27萬元)。

學術論著發表

1992年到2006年共發表學術論著60多篇(部)。

1999年出版專著《旅遊地形象策劃:理論與實務》,2005年該專著被評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2006年該專著又以《 旅遊目的地形象策劃:理論與實務》為書名重印。

2002年發表在《世界地理研究》第3期(57-65頁)論文《逆工業化與 工業遺產旅遊開發: 德國魯爾區的實踐過程與開發模式》,在2006年獲得 深圳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術論文類叄等獎。

科研人員

科研人員是具備一定的科學理論知識並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一類人[1]。科學可以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可以是調查研究或實驗,也可以是現象分析,從事工程技術開發、生命科學研究、社會調查[2]研究等等的人員都可以是科研人員。通常情況下,科研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自己所研究的某一學科研究具有一定的造詣。

視頻

李蕾蕾 相關視頻

自然地理學第一講
自然地理學第二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