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詩命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詩命意》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六。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原文

杜公詩命意用事①,旨趣②深遠,若隨口一讀,往往不能曉解,姑記一二篇以示好事者。如:「能畫毛延壽③,投壺郭舍人④。每蒙天一笑,復似物皆春。政化平如水,皇恩斷若神。時時用抵戲,亦未雜風塵。」第三聯意味頗與前語不相聯貫,讀者或以為疑。按杜之旨,本謂技藝倡優,不應蒙人主顧眄賞接,然使政化如水,皇恩若神,為治大要既無可損,則時時用此輩,亦亡害也⑤。又如:「亂後碧井廢,時清瑤殿深。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側想美人意,應悲寒甃沉。蛟龍半缺落,猶得折黃金。」此篇蓋見故宮井內汲者得銅瓶而作,然首句便說廢井,下文翻覆鋪敘為難,而曲折宛轉如是,他人畢一生模寫⑥不能到也。又一篇云:「鬥雞初賜錦,舞馬既登床,簾下宮人出,樓前御柳長。仙遊終一,女樂久無香。寂寞驪山道,清秋草木黃。」先忠宣公在北方,得唐人畫《驪山宮殿圖》一軸,華清官居山巔,殿外垂簾,宮人無數,穴簾隙而窺,一時伶官戲劇,品類雜沓⑦,皆列於下⑧。杜一詩真所謂親見之也。

注釋

①命意用事:構思和所用的典故。

②旨趣:宗旨趣味。

③毛延壽:西漢元帝時的宮廷畫師。元帝選妃時,根據毛延壽的畫像來定奪,因此許多宮娥向他行賄,唯獨王昭君沒有。毛延壽便將王畫得極丑,使王獨居宮中,一直未被寵幸。後匈奴議和,元帝依照畫像,將王昭君嫁給匈奴王。待看清王昭君的面容時,元帝後悔不迭,於是在王昭君出塞之後,下詔殺死了毛延壽。

④郭舍人:漢武帝身邊的戲子,深受武帝寵幸。

⑤亦亡害也:也沒什麼害處。

⑥模寫:通「摹寫」,模仿。

⑦雜沓:眾多雜亂。

⑧下:大殿之下。

譯文

杜甫的詩構思和所用典故,宗旨深遠,如隨口一讀,往往不能通解,姑且記一二篇以告示於好事情的人。如:「能畫毛延壽,投壺郭舍人。每蒙天(子)一笑,復似物皆春。政化平如水,皇恩斷若神。時時用抵戲,亦未雜風塵。」該詩第三聯的意味略微與前面不相連貫,讀的人或許會產生疑惑。按杜甫的宗旨,本來是說樂舞戲謔的藝人,不應當承蒙皇上回視賞接,但使政教風化平靜如水,皇恩如神,是治國要旨既不可缺少,則時時任用此輩之人,也沒有什麼害處。又如:「亂後碧井廢,時清瑤殿深。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側想美人意,應悲寒甃沉。蛟龍半缺落,猶得折黃金。」這篇大概是杜甫見到舊宮殿內汲水的人得到銅瓶而作的詩,但頭一句便說廢井,就下文反覆鋪敘實存很難,而曲折婉轉如此,是別人用畢生精力模仿也不能做到的。又有一篇說:「鬥雞初賜錦,舞馬既登床。簾下宮人出,樓前御柳長。仙遊終一,女樂久無香。寂寞驪山道,清秋草木黃。」早先洪皓在北方時,得到唐人畫《驪山宮殿圖》一軸,華清宮在山頂,殿外垂着帘子,宮人無數,從簾縫中往裡窺視,一時樂官戲劇,品種眾多雜亂,都排列於殿下。杜甫的這一首詩真和他親眼見到的一樣。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視頻

杜詩命意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