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廣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廣鎮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地處通海縣東北部,東與華寧縣分界,南與里山彝族鄉及九龍街道接壤,西與里山彝族鄉及接壤,北與杞麓湖相連,鎮人民政府距縣城3.5千米,區域面積99.2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楊廣鎮有戶籍人口52328人。

明代時期,楊廣鎮境域名永清鄉。2002年4月,所轄城郊、黃龍、東村3村劃歸秀山鎮。截至2020月6月,楊廣鎮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楊廣社區南街8號。

2011年,楊廣鎮財政總收入3309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219億元,比上年增長4.6%,農民人均純收入5218元。2019年,楊廣鎮有工業企業49個,規模以上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1]

建置沿革

明代時期,楊廣鎮境域名永清鄉。

清前期名東路,後期叫東區。

民國初年,為第二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為東華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第二區。

1955年4月,興義鄉從華寧縣劃歸通海縣。

1956年,改名五區。

1958年,改為楊廣公社。

1984年,改楊廣區。

1987年10月,撤區建鄉

1997年4月,撤鄉建鎮。

2002年4月,所轄城郊、黃龍、東村3村劃歸秀山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楊廣鎮轄楊廣1個居民委員會,雲龍、古城、大新、鎮海、義廣哨、興義、馬家灣、楊梅溝、五垴山、落鳳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6個村(居)民小組有61個自然村。

截至2020月6月,楊廣鎮下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楊廣社區、雲龍村、古城村、大新村、鎮海村、義廣哨村、興義村、馬家灣村、楊梅溝村、五垴山村、落鳳村; 鎮人民政府駐楊廣社區南街8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楊廣鎮地處通海縣東北部,東與華寧縣分界,南與里山彝族鄉及九龍街道接壤,西與里山彝族鄉及接壤,北與杞麓湖相連,鎮人民政府距縣城3.5千米, 區域面積99.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楊廣鎮地勢東南較高,西部平坦。地形分為盆地、中山,境內平均海拔1800米,最高點位於五垴山村(五垴山),海拔2355米;最低點白石岩位於落鳳村,海拔1740米。

氣候

楊廣鎮多年平均氣溫15.2℃,極端最高氣溫29.9℃(6月9日),極端最低氣溫1.0℃(1月13日)。無霜期年平均276天,最短為17天。年均日照時數2286.3小時,日照率52%,年總輻射128.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123.4毫米,最大日降水量134.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水文

楊廣鎮境內河道屬珠江流域,主要河道有大興河條,河流總長度4.5千米,屬季節性河流。

自然資源

2011年,楊廣鎮有耕地面積27247畝,林地面積40189.5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楊廣鎮轄區總人口50636人。總人口中,男性25075人,占49.52%;女性25561人,占50.48%。總人口中,以漢為主,達48829人,占96.4%;有彝、哈尼、傣、回、蒙古等15個少數民族,共1807人,占3.6%。超過100人的少數民族有彝、哈尼、傣3個民族,其中彝族1085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60%;哈尼族395人,占21.9%,傣族170人,占94%。

截至2017年末,楊廣鎮常住人口50475。

截至2019年末,楊廣鎮有戶籍人口52328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楊廣鎮財政總收入3309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219億元,比上年增長4.6%,農民人均純收入5218元。

2019年,楊廣鎮有工業企業49個,規模以上企業5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2011年末,楊廣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27.68億元,比上年增長16%,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生產糧食0.51萬噸,其中玉米3039.2噸,小麥15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蔬菜、花卉等,烤煙種植面積1.36萬畝,產量0.19萬噸;蔬菜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5.34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花、白菜,花卉種植面積629畝。

2011年,楊廣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生豬年末存欄1.8萬頭,羊年末存欄2739隻,牛年末存欄2569頭,生產肉類5878.3噸,其中豬肉3172.8噸,牛肉253.1噸,禽蛋9087噸;畜牧業總產值1.4534億元,2011年末,主要樹種有雲南松、華山松、滇油杉、柏樹、早冬瓜、桉樹等,還有少部分竹子。漁業以養殖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等魚類為主,養殖水面全為淡水水面,大中型農用拖拉機830戶;名優特農產品有楊廣麵條、洋蔥、蔬菜、花卉等系列產品。

工業

2011年末,楊廣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6.11億元,工業增加值2.81億元。銷售收入達到15.89億元,工業利稅總額6571萬元,工業企業20家,職工15152人。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

商貿

2011年,楊廣鎮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5億元。

金融

2011年末,楊廣鎮有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5.55億元,比上年增長18.7%;人均儲蓄10953元;各項貸款餘額3.15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郵政電信業

2011年末,楊廣鎮郵政業務收入67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49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楊廣鎮幼兒園8所,在園幼幾438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9所,在校生377人,專任教師2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45人,專任教師12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楊廣鎮有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2個,藏書0.36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86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風山藝術團。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楊廣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9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8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93萬人,參合率97.4%;孕產婦死亡率68.7/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9.62‰、7.9‰、5.98‰。

社會保障

2011年,楊廣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0戶人數130人,支出21.885萬元,比上年增長15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12戶,人數1450人,支出143.529萬元,比上年增長5.1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5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7人,共支出21.7710萬元,農村醫療救助97人次,支出10.8277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45人次,支出5.547萬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臨時救濟154人次,支出2.72萬元,比上年減少42.3%,自然災害支出15.55萬元,救濟糧食45225千克。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0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763萬元,比上年增長18.5%。社區服務設施1個,床位35張。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872萬人;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314人。[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楊廣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7千米,投遞點1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13萬門,固定電話用戶3184戶,比上年增加189戶,電話用戶普及率6.3%,移動電話用戶4187戶,移動電話普及率8.3%,寬帶接入用戶2515戶。

給排水

2011年末,楊廣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5千米,生產能力1000噸/日,生活用水0.06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11.9噸。

供電

2011年末,楊廣鎮有鎮區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綜合電壓合格率98.3%,供電可靠率99.5%。

交通

2011年末,楊廣鎮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1條,運營總里程達4千米,公交運營車輛25輛。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楊廣鄉志》載古名風橋石,圍湖水時漲潮,便種柳為屏,更名楊廣。

風景名勝

有龍興寺,三聖宮、法明寺、慈濟寺、龍興寺、朱氏宗祠等景點。

小新村三聖宮

三聖宮位於小新村,始建於元朝末期,因供奉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而出名,據清乾隆《重修三聖宮碑》記載:歷經明清歷代重修重建,現為清代的建築。三聖宮為"船形"三進式兩院布局,由大殿、後東西兩廂、中殿、前東西兩廂、前殿及前、中、後六個垛間組成,外設圍牆呈"船形",牆外雙溪環繞而過。六扇木雕格子門,每扇木門為一整塊紫椿木,鏤空五層立體雕刻,以《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等故事為主。

法明寺

通海五中的法明寺,始建成於元朝。

大新村

大新村,位於大新村後的富春山慈濟寺,坐東向西,一進院加配由殿前(大門)、兩相(樓)、大殿,大殿後有慈雲閣、文昌宮、祖師殿,占地約3000平方米。寺始建於元代,據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龍興寺

龍興寺,位於大新東華山,始建於明代,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年間,該寺右側有一天生溶洞,洞中長年流淌着20寸管粗的泉水。

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位於小新村,坐東向西,面積1236平方米,一進兩院由大門、中殿、大殿、兩相十二耳和六躲間組成,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成,是朱尊故居。[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