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惠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本   名:楊惠之
所處時代:唐
出生地:吳郡(今蘇州)
主要作品:《塑訣》
原圖鏈接

楊惠之,[唐]開元時雕塑家。生卒不詳。出生地: 吳郡(今蘇州)。主要作品: 《塑訣》

吳郡(今蘇州)人創作活動於唐開元(713-741)年間。先曾學畫,和吳道子同師張僧繇筆法初與吳道子同學繪畫,師法張僧繇筆法,號為畫友。

後見吳名聲漸重,於是焚毀筆硯,後專攻雕塑,當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說。[1]

他在南北各地寺院,雕塑過許多塑像。他塑的倡優人留杯亭彩塑像,陳列於市中,人們從背面就能認出,可見雕塑技藝的高超。《五代名畫補遺》:「楊惠之不知何處人,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筆跡,號為畫友,巧藝並著。而道子聲光獨顯,惠之遂都焚筆硯毅然發奮,專肆塑作,能奪僧繇畫相,乃與道子爭衡。時人語曰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且惠之塑抑合相術,故為古今絕技。惠之曾於京兆府塑倡優人留杯亭像,像成之日,惠之亦手裝染之,遂於市會中面牆而置之,京兆人視其背,皆曰此留杯亭也」。惠之還著有《塑決》一書,惜已不存。被人們尊稱為「塑聖」。[2]

楊惠之尤其擅塑羅漢像,首創將人物安排在山石背景中的樣式-壁塑(亦稱「影塑」)。

楊惠之在肖像雕塑上造詣很深,相傳他曾為長安著名藝人留杯亭塑像,人們從像的後面就能認出是留杯亭。楊惠之還總結多年雕塑經驗,寫成《塑訣》一書,可惜自宋代後就失傳了。

中國塑聖

楊惠之擅長塑佛教與道教眾神像,也是一位多產的雕塑巨匠,他創作的雕像在數量、質量及種類等方面都是驚人的。僅從畫史記載來看,其作品就有長安長樂鄉北太華觀玉皇尊像、陝西臨潼驪山福嚴寺山水壁塑、鳳翔天柱寺維摩像、汴州安業寺(後改大相國寺)淨土院大殿佛像及枝條千佛像、東經藏院殿後三門二神像及當殿維摩像、洛陽廣愛寺三門上五百羅漢像及山亭院楞伽山、洛陽北邙山老君像、湖南彬州通惠禪師院九子母像、崑山慧聚寺毗沙門天王及侍女像等多種。

值得稱頌的是,楊惠之繼承了我國傳統的「影塑」與「浮塑」技法,還首創了「塑壁」的雕塑新形式,時人贊曰:「惠之之塑抑合相術,故為古今絕技。」塑壁,俗稱「海山」,即在牆壁上塑出雲水、岩島、樹石,以佛像等圓塑散置其間。楊惠之的「壁塑」藝術對後世影響極大,成為我國傳統雕塑藝術的一部分,為豐富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次,楊惠之對雕塑進行着色妝彩。他的畫技不輸於吳道子,故而對雕塑妝彩後,顯得更為生動逼真。他是唐代第一個把寫實風格引入雕塑藝術的人。

此外,楊惠之還總結自己多年積累的雕塑技藝與經驗,寫成《塑訣》一書。這部一直流傳至宋代的書是我國獨一無二的雕塑理論著作。遺憾的是,此著作後來失傳了。但由於楊惠之在雕塑史上有着與繪畫史上「畫聖」吳道子同等的地位,故後人譽他為「塑聖」,當之無愧。

令人慶幸的是,近代以來人們又在四川、雲南等處發現了楊惠之的雕塑作品,無一不精妙絕倫,其藝術價值無可估量。從此,人們再也不必為甪直保聖寺九尊羅漢為楊惠之僅存的實物作品而感到遺憾。

因古代對雕塑藝人的偏見,故而所有史志資料上都無這位中國古代十聖之一的「塑聖」楊惠之的生卒年月,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3]

人物作品欣賞

楊惠之作品圖片鏈接

參考資料

石雕-楊惠之